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外研究 >

小鼠研究揭示了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关节炎的潜在药物靶点

科学家在一项新的PLOS病原体研究中报道,一种名为颗粒酶A的免疫系统蛋白酶似乎可以促进感染基孔肯雅病毒的小鼠的关节炎症。该研究还表明,颗粒酶A可作为新药治疗人类基孔肯雅病毒和相关病毒性关节炎的潜在靶点。

小鼠研究揭示了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关节炎的潜在药物靶点

基孔肯雅病毒是由蚊子传播的,最近的流行病导致全球数百万病例。虽然它很少致命,但基孔肯雅病可引起严重的慢性多关节炎(多关节炎症)和/或多关节痛(多关节疼痛)。目前标准的抗炎药物治疗可以缓解这些症状,但它们通常不是特别有效。

为了帮助研究潜在的新疗法,简·威尔逊和QIMR Berghofer医学研究所,澳大利亚和同事的娜塔莉船头利用成年野生型小鼠模型的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和疾病以前由小组开发。在这项新研究中,他们使用RNA-Seq技术详细检查了小鼠对感染的炎症反应。他们发现,在小鼠模型中激活的基因与已知在感染人体中激活的基因密切相关,从而为模型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验证。

在RNA-Seq分析中特别突出的是许多颗粒酶的上调,一组由免疫细胞分泌的蛋白酶最初被认为参与杀死(通过细胞凋亡)病毒感染的细胞或其他靶细胞。然而,新的PLOS病原体研究支持的一个新兴共识是,一些颗粒酶(特别是颗粒酶A和K)在促进炎症中起作用。

进一步探索,科学家们发现,当感染基孔肯雅病毒时,小鼠遗漏了颗粒酶A基因,它的足部肿胀和关节炎显着减少。此外,用颗粒酶A抑制剂治疗小鼠也显着减少足部肿胀和关节炎。

他们还发现,从感染了基孔肯雅热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以及人类基孔肯雅病人的血液样本中,颗粒酶A水平升高。总体而言,研究结果表明,颗粒酶A可以作为基孔肯雅炎的抗炎治疗的潜在药物靶点,也可能用于其他炎症性疾病。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索这种潜力,并确定新发现从小鼠到人类的延伸程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