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企业新闻 >

乳糜泻肠道症状背后的异常表观遗传调控

坦佩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导致乳糜泻和结肠直肠癌畸变的机制。

坦佩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调节肠道稳态的调节机制。这种机制的紊乱与乳糜泻和大肠癌有关。该研究为乳糜泻小肠上皮分化缺陷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新的信息。

乳糜泻肠道症状背后的异常表观遗传调控

乳糜泻是遗传易感人群中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小麦和其他谷物中发现的一种麸质蛋白触发。在乳糜泻中,摄入的饮食面筋会引起肠粘膜损害,并伴有绒毛萎缩和隐窝增生。在细胞水平上皮细胞分化程度较低,过度增殖,导致营养吸收不良。

研究人员发现,某种特定的表观遗传机制(Polycomb)控制着隐窝中的肠干细胞与绒毛中分化的上皮之间的稳态。Polycomb通过甲基化包装DNA的组蛋白使表观遗传上的基因沉默。

“梳是众所周知的它的功能调节胚胎发育。我们发现,梳也能够调节的动态平衡小肠于成年人。肠道平衡的调节是一个巨大的任务,因为肠道上皮必须每4-5天就完全补充一次。”芬兰科学院博士后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Keijo Viiri说。

这项由芬兰科学院资助的研究表明,在乳糜泻中,膳食面筋会引起Polycomb的过度活性,从而导致绒毛上皮分化所必需的基因异常沉默,并导致乳糜泻中伴随的分化缺陷。另外,该研究表明,Polycomb靶基因在大肠癌中也失调,这表明异常Polycomb活性是肠道疾病的共同属性,导致肠道上皮细胞发生分化缺陷。

这项工作是在坦佩雷大学坦佩雷儿童健康研究中心进行的,并发表在《干细胞》杂志上。

从临床角度来看,这项工作阐明了乳糜泻中肠损伤的发病机理,并为该疾病提供了诊断标志。由于Polycomb仅调节发育必不可少的基因,因此这项工作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肠道稳态的生物学特性。这项研究由坦佩雷大学的Keijo Viiri博士研究小组完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