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细菌感染47例临床分析

-

2022年4月17日发(作者:温江区人民医院)

・74・ 浙江预防医学2011年第23卷第9期Zheiiang Preventive Medicine,Sep.2011,Vol 23,No.9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细菌感染47例临床分析 

杨丽军潜丽俊方静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0931(2011 J 09-0074—02 中图分类号:R725.6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是儿童及青年常见的一种肺炎, 

Nelson儿科学称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e,CAP)中肺炎支原体 

(Mycoplasma pneumoniae,MP)病原可占70%,近 

年来发现婴幼儿亦不少见,而且好发年龄有提前趋 

势。研究及临床证实MP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 

乱u J。现将丽水市中心医院2002年2月_20o7年 

5月收治的47例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细菌 

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进行报道。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临床诊断为肺炎的婴幼儿患者47 

例中,男童2O例,女童27例,年龄≤3月12例, 

4—6月15例,7月一2岁20例。47例患儿查血清 

IgM抗体为阳性(滴度>1:80),且取咽拭子用 

PCR检测MP—DNA阳性,摄胸部x片提示肺炎改 

变,符合MPP诊断 J。 

2 II缶床表现47例患儿均以咳嗽起病,25例有 

发热,其中l4例轻中度发热,l1例高热;23例表 

现喘息,其中有l6例≤6月;47例患儿均表现为 

病情迁延不愈,其中19例肺部症状及体征好转后 

再次出现病情加重;早期23例肺部听诊有湿哕音, 

17例伴哮鸣音;后期均有明显痰鸣音及哕音。 

3 胸部x线与实验室检查(1)胸片表现:肺门 

阴影增浓15例,支气管肺炎改变20例,间质性肺炎 

改变5例,大叶性肺炎改变7例;(2)血常规检查: 

WBC计数(4—10)×109/L 5例,(11—20)×lO9/L 

34例,>20×109/L 8例;(3)CRP≤10 mg/L 8例, 

l1—30 mg/L 32例,31~50 mg/L 7例;(4)血沉≤ 

02 mm/h 7例,21—30 mm/h 35例,3l一50 mm/h 5 

例。 

4 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47例患儿均于人院 

作者单位:丽水市中心医院,浙江丽水323000 

时行深部痰培养。痰标本采集方法:采集前喂患儿 

适量的温开水以除去口腔中大部分杂菌,接着用 

0.9%NaCI溶液雾化吸入,出现咳嗽时停止雾化, 

然后用压舌板向后压舌,看到咳嗽时喷出的痰液, 

立即用一次性密闭痰培养管伸入咽部吸痰并送检, 

并经痰涂片证实为合格痰培养标本:鳞状上皮细胞 

<IO/LP,多核白细胞>25/LP,或两者比例<1: 

2.5。痰培养阳性判断标准采用半定量法,其中≤6 

月患儿感染金黄葡萄球菌5例(均为≤3月), 

肺炎链球菌3例,流感嗜血杆菌5例,肺炎克雷伯 

杆菌8例,大肠埃希菌6例;7月一2岁患儿感染 

金黄葡萄球菌1例,肺炎链球菌9例,流感嗜血 

杆菌5例,肺炎克雷伯杆菌3例,大肠埃希菌2 

例。痰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见表1。 

表1 痰培养结果及药敏情况(株) 

敏感菌株数 

病原菌 株数 

头孢 头孢阿莫西林一亚胺培南一 万古 

呋辛 他啶 舒巴坦 西司他丁 霉素 

肺炎链球菌 5 l1 9 10 7 

金黄葡萄球菌 2 2 0 2 6 

流感嗜血杆菌 4 10 7 10 2 

肺炎克雷伯杆菌 1 8 5 11 2 

大肠埃希菌 1 8 6 8 0 

5 治疗和转归47例患儿针对支原体感染予大环 

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10 mr,/(kg・d)×3 d, 

后停用7 d,10 d为1个疗程,后改口服治疗2~4 

个疗程。另据痰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结合临床用 

药特点,针对不同细菌依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 

素进行相应时间的抗感染治疗(治疗时间除金黄 

葡萄球菌疗程4—6 W外,一般治疗7—10 d,并 

结合症状、体征消失、痰培养复查阴性),其中2 

例合并金黄葡萄球菌感染病情未好转,自动出 

院,其余均治愈出院。 

浙江预防医学2011年第23卷第9期Zheiian ̄Preventive Medicine.Sep.2011.Vol 23.No.9 ・75・ 

讨论 

月以金黄葡萄球菌为主,1~2岁肺炎链球菌逐 

渐增多,这与文献报道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细菌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旧称原发陛非典型肺 

炎,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MPP全年均可发生, 

占tbJL肺炎的10%一20%,流行年份可达30%【3]。 

以往好发于学龄儿童及青年,但近10年来,5岁以 

病原体构成一致 J。 

综合以上,我们认为对于诊断MPP的婴幼儿, 

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病情反复迁延不愈、体温持续 

不退,要注意是否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特别是 

细菌感染),应积极痰培养,对于合并细菌感染选 

用敏感的抗生素联合治疗。 

下zbJL MPP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好发年龄明显提 

前 。目前肺炎支原体(MP)已成为tbJL呼吸道感 

染的重要病原之一。 

MPP发病机制多倾向于MP直接侵入呼吸道上 

皮细胞与免疫损伤,目前MP感染的免疫机制已引 

起广泛关注。研究证实婴幼儿MPP不仅造成体液免 

参考文献 

[1]Lee KY,Lee HS,Hong JH,et a1.Role of prednisonlone 

treatment in severe mye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疫功能损伤,还引起T细胞亚功能紊乱 ]。在细 

胞因子研究方面,IL一1O、IL一6、IL一8、IL一18 

children[J].Pediatr Pulmonol,2006,41(3):263—268. 

[2]袁壮,陆权,万莉雅,等.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J].中 

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3(8):561—572. 

[3]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杜。2008:280. 

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细胞调节 

因子。文献报道MPP患儿急性期血清IL—lO水平 

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其缺乏导致炎症持续和 

不可逆组织损伤,又有研究发现IL一6、IL一8、 

IL一18在MPP急性期分泌亢进 J,这些因子能使 

免疫炎性细胞在炎症部位聚集,也能诱导T细胞 

[4] 董宗祈.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致病机制与治疗的关系[J].实 

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4):243—245. 

[5]程燕.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免疫反应与临床[J].中国小儿急 

救医学,2006,13(8):387—388. 

[6]常健,赵红霞,鲁继荣,等.不同表现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 

血浆白细胞介素一6、8和18水平变化的意义[J].实用儿 分化及B细胞生长、分化和分泌免疫球蛋白,而 

过度分泌,可造成患儿免疫功能紊乱。导致患儿肺 

内或肺外损害(如脑炎、肾炎、心肌炎、肝脏损 

科临床杂志,2006,21(16):1062—1063. 

[7]Hassan J,Irwin F。Dooley S,et a1.Mye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in a pediatric population:Analysis of solubleimmune 

害、血小板减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现在 

markel ̄a8 risk factors for asthma[J].Human Immunology, 

2008。69(12):851—855. 

许多临床及基础研究证实,MP也可诱导许多炎症 

因子参与哮喘的发病机制 。婴幼儿由于其本身 

免疫功能尚不健全,加之MP的免疫损伤,故婴幼 

儿MPP易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临床亦证实CAP 

患儿可以多种病原体感染同时存在。关于合并细菌 

感染方面,本文发现病原菌以G一为多见,而≤3 

[8]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 

会.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上)[J].中 

华儿科杂志,2007,45(2):83—90. 

(收稿日期:2011—05—09) 

(上接第73页) l069. 

笔者采用开塞露灌肠联合福松口服的方式治疗 

产后便秘患者,短期疗效较佳,可促进产妇迅速排 

便,缓解痛苦,并且长期有效,极大减少产妇便秘 

的复发,绝大多数产妇不再出现便秘。该种方式也 

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上开展使用。 

[2] 刘诗,谢小平,候晓华.福松对慢性功能性便秘门直肠运 

动的作用及疗效观察[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3,15 

(2):71—72. 

[3]王宝西,王茂贵,江米足。等.福松治疗儿童便秘的多中心 

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5): 

429—432. 

[4] 陆元汉.莫沙比利联合福松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l临床观 

参考文献 

[1]宫巧云,田素芳,王军,等.治疗产后便秘的方法研究 

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3):113—115. 

(收稿日期:2011—05—18) 

[J].中华临床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12(5):1067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