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茵栀黄注射液联合微生态调节剂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8例疗效观察

-

2022年4月18日发(作者:夫妻同房后出血)

2009年1月第6卷第3期 ・中医中药・ 

茵栀黄注射液联合微生态调节剂佐治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1 28例疗效观察 

张奕梅,黎燕玲,黄翎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产科,广西南宁530011) 

『摘要1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联合微生态调节剂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对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 

断的128例新生儿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联合微生态调节剂治 

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3天、第5天测胆红素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有 

显著性f尸<0.051。观察期间未见有任何不良反应。结论:用茵栀黄注射液联合微生态调节剂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能降低胆红素值,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1微生态调节剂;茵栀黄注射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中图分类号】R722.1 f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 1(2009)O1(c)一063—02 

2结果 高胆红素血症是儿科急症之一,如任其发展易导致胆红 

素脑病,对早期新生儿致死率及致残率较高,即使未发生胆 

红素脑病.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智力、听力及神经系统的 

发育也有伤害『l_。因此,对新生儿高胆红素治疗尤为重要,我 

两组治疗后第3、5天用黄疽仪测定,发现用茵栀黄注 

射液联合微生态调节剂组胆红素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 

表2。 

表2两组治疗前后胆红素值比较(x ̄s,umoFL) 

科采用茵栀黄注射液联合微生态调节剂佐治新生儿高胆红 

素血症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新生儿室2003年8月一2008年5月收治诊断高胆 

红素血症f符合实用新生儿的诊断标准 新生儿128例,随机 

分成两组。治疗组66例,对照组62例。两组问一般资料无显 

著性差异f尸>0.05),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治疗前两组临床资料比较(x ̄s J 

经t检验,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3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研究表明血清胆红素在较低水平即可引起听力及神经通道 

功能损害¨引,故及早、有效地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预防 

脑损害极为重要。新生儿胆红素代谢有其特点,再加之出生 

时肠道内无细菌,结合胆红素不能被还原成尿胆原随粪便排 

出.在某些疾病及致病因素影响下.新生儿肠道摄人食品不 

足,肠蠕动减少或开奶延迟,肠道正常菌建立晚,均可使肠 

1.2方法 

道结合胆红素排泄减少,又因葡萄糖醛酸苷酶分解结合胆红 

1.2.1治疗方法入院后两组均予常规治疗f抗生素、蓝光照 

射采用单面光疗间歇照射、足够液体、热卡几对症治疗),治 

素,还原成未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为脂溶性物质。易被 

小肠重吸收,进入血循致使胆红素增加 ,黄疸进一步加重。 

因此,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减少其重吸收是治疗新生儿黄疸 

的另一方法。 

疗组在常规退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联合微生态 

调节剂(双歧三联活菌1,微生态调节剂每包1 g,每天2次,每次 

半包,用凉开水溶解后VI服,连服5 d,用茵栀黄注射液1 m]/kg 

加入10%葡萄糖静脉滴注射,每天1次,连用5 d。 

1.2.2检测方法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5天采用婴幼儿经皮 

黄疽测试仪,测胆红素,每次测两处额(两眉之间)和胸(胸骨 

本资料用微生态调节剂f双歧三联活菌),本品中三联活 

菌都为肠道微生态三联活菌制剂,属于正常菌人 

员,能够调整肠道菌平衡,服后在体内可于短时间内建立 

柄),得出数值取平均值(单位mg/d1),再换算成血胆红素值 

(单位 ̄mol/L) 

正常肠道菌。其作用机制主要有:①通过产生酸和醋酸 

使肠道pH值呈酸性,从而降低葡萄糖醛酸酶活性。竞争性 

阻止结合胆红素分解为未结合胆红素,减少胆红素吸收;② 

还可通过产酸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从而增加胆红素排出: 

1.2.3统计方法所有资料用均值±标准差 ±s)表示,组间差 

异比较用t检验 

【作者简介】张奕梅,女,主治医师,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产科。 

黎燕玲,女,副主任医师,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产科。 

黄翎,女,中西医结合硕士研究生。 

⑧双歧杆菌通过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乙酸、酸,分解 

肠道结合胆酸为游离胆酸,从而形成“化学屏障”减少结合胆 

酸在肠壁的主动重吸收,即所谓“胆汁酸肠肝循环”有助于清 

除胆汁淤积,协助结合胆红素排泄到肠道;④定植双歧杆菌还 

(下转第67页) 

CHINA MEDICAL HERALD巾国医药导报63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