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维D在动物生产中的影响

-

2022年4月19日发(作者:北京医院)

维D在动物生产中的影响

院系:动科院班级:牧医111姓名:刘安民学号:09

摘要:维生素是一类动物代谢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体细胞一

般不合成维生素,必须由日粮提供或提供其前体物。其中维生素D

在动物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合理利用维生素D以保证机体

组织器官的细胞结构功能的正常,调控物质代谢,达到维持动物健康

和各种生产活动。缺乏维生素D或过多摄入维生素D可引起机体代

谢紊乱,影响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此篇文章中主要针对维生素D

的功能缺乏症和过量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预防方法。

关键词:维生素D功能缺乏过量软骨症佝偻症

前言:为了更好的协助畜牧业发展,这篇文章将针对维生素D在动

物生产中的影响进行深层了解,将从维生素存在形成及理化性质、维

生素D生理功能、维生素D缺乏带来的不良影响与症状、维生素D

过量带来的不良影响与症状、维生素D的毒性、维生素的吸收与代

谢等方面着手。通过此研究,来提高动物机体对疾病和外界有毒有害

因素的抵抗能力,降低其并发率和死亡率,保证动物的健康和提高生

产水平,提高动物产品的质量,最终保证人类食品安全。

正文:

1、维生素D定义

维生素D为固醇类衍生物,具抗佝偻病作用,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

维生素D家族成员中最重要的成员是D2和D3。维生素D均为不同

的维生素D原经紫外照射后的衍生物。植物不含维生素D,但维生

素D原在动、植物体内都存在。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有

五种化合物,对健康关系较密切的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它们有

以下三点特性:它存在于部分天然食物中;受紫外线的照射后,

内的胆固醇能转化为维生素D。

2、发现过程

维生素D的发现是人们与佝偻症抗争的结果。早在1824年,就有

人发现鱼肝油可在治疗佝偻病中起重要作用。1930确定了维生素D

的化学结构,1932年经过紫外线照射麦角固醇而得到的维生素D2的

化学特性被阐明。维生素D3的化学特性直到1936年才被确定。

3、化学结构

维生素D是环戊烷多氢菲类化合物,可由维生素D原经紫外线

270~300nm激活形成。动物皮下7-脱氢胆固醇,酵母细胞中的麦角固

醇都是维生素D原,经紫外线激活分别转化为维生素D3及维生素

D2量少,但人工照射者多为此型。维生素D的最大吸收峰为265nm,

比较稳定,溶解于有机溶媒中,光与酸促进异构作用,应储存在氮气、

无光与无酸的冷环境中,油溶液加抗氧化剂后稳定,水溶液由于有溶

解的氧不稳定。双键系统还原也可损失其生物效用。

4、生理代谢

从食物中得来的维生素d,与脂肪一起吸收,吸收部位主要在空肠

与回肠。胆汁帮助其吸收。脂肪吸收受干扰时,如慢性胰腺炎、脂肪

痢及胆道阻塞都会影响他的吸收。吸收的维生素d与糜微粒相结

合,由淋巴系统运输,但也可与维生素d运输蛋白(α-球蛋白部分)

相结合在血浆中运输。有些与β-脂蛋白相结合,口服维生素d与糜

微粒结合,比从皮肤中来的与蛋白结合者易于分解。当维生素d运

到肝脏中,在微粒体中经单氧酶系统作用,将其25位羟基化形成25

(oh)d,肝外的其他组织也可吸取维生素d及25-(oh)d3,因此组

织中维生素d及25(oh)d3及其总量比血浆中多,如果靶组织需要,

可将其释放出来,他们在脂肪组织中最多,释放速度最慢,当体重减

轻,脂肪减少时,他们也可释放出来。静脉注射维生素d,较快的由

血浆进入到组织中。血浆中25(oh)d3在注射后1~3天达到高峰,

其浓度可达到20~40ng·ml-1,最高可达80NG·ml-1。浓度与摄入量有

一定的关系,小于4NG·ml-1,临床上可发生佝偻病及骨质软化。25

(oh)d3在肾线粒体单氧酶作用下(酶系统包括细胞素p450、铁

硫蛋白及黄素蛋白),经羧基化,转变为1,25(oh)2d3,他是维生素

d的生物作用形式,现将其作为激素。其作用方式与其他固醇类激素

相似。在靶组织中都有其受体,1,25(oh)2d3与受体形成复合物

内,与细胞核或染体相结合,通过DNA转录作用合成信使RNA

(,并转译为蛋白质,1,25(oh)2d3在血浆中由分子量为52,00

的蛋白质输送至靶组织(如小肠、骨、肾等),在这些组织中既有1,

25(oh)2d3的受体,又有需要VD的钙结合蛋白,说明1,25(oh)

2d3的影响。最近,报道胰脏内有1,25(oh)2d3,二者均存在于分

泌胰岛素的β细胞内,在维生素d空竭情况下,可以阻止胰岛素的分

泌,也有人证明1,25(oh)2d3对于干细胞的生长与分化有关。在

肾中1位羧基化酶与24位羧基化酶相抑制,为血钙水平所控制。在

正常血钙浓度下(9.5mg%)肾中1α羧基化酶与24位羧基化酶都有

活力,所以既能合成1,25(oh)2d3也能合成24,25(oh)2d3,

血清钙低时,刺激1位羧基化酶,钙多时抑制此酶。由此以调节1,

25(oh)2d3合成之量。1,25(oh)2d3合成量多,24,25(oh)2d3

合成量少,除血钙外,尚有其他因素影响1,25(oh)2d3如甲状旁

腺素、降钙素(calcitonin,ct)、催激素都可使其增多。肾为2个羧

基化的主要组织,但在体外试验已证明骨、胎盘、肠及蛋黄均有此功

能。1,25(oh)2d3的分解代谢与24,25(oh)2d3的途径相

类似。24位羧基化后可进一步氧化成24位氧络物,然后23位羧基

化,侧链分裂。26-c,27-c可氧化co2水溶性代谢物有维生素d3-23

羧酸,也可产生内酯及酸酯,维生素d的分解代谢主要场所在肝内,

并将其代谢物排入到胆汁中,口服维生素d比从皮肤中得来的易于分

解。25(oh)2d3及1,25(oh)2d3也可以葡糖苷酸形式通过胆肝

形成肝肠循环或从大便中排出。口服生理剂量48h后,30%的剂量从

大便中排出,仅2-~4%从尿中排出。

5、动物维生素D功能

(1)促进肠道钙、磷吸收。

(2)促进肾小管对钙、磷重新收。

(3)增强成骨细胞功能,使血中钙、磷向骨质生长部位沉着,形成

新骨;促进破骨细胞活动,使旧骨中骨盐溶解,运到血中的钙、磷增

加,从而使细胞外液中钙、磷浓度增高。

(4)维持血清钙磷浓度的稳定血钙浓度低时,诱导甲状旁腺素分

泌,将其释放至肾及骨细胞。在肾中除刺激1位羧化酶与抑制24位

羧基化酶外,还促使磷从尿中排出,钙在肾小管中再吸收。在骨中与

1,25(oh)2d3协同作用,将钙从骨中动员出来。在小肠中1,25

(oh)2d3促进钙的吸收。从这三条途径使血钙恢复到正常水平,又

反馈控制分泌及1,25(oh)2d3的合成。在血钙高时刺激甲状腺c

细胞,产生降钙素,阻止钙从骨中动员出来,并促使钙及磷从尿中排

出。小肠吸收磷为主动吸收,需要能量,钠、葡萄糖、1,25(oh)

2d3及血清磷低时(8mg%以下),刺激1,25(oh)2d3的合成,促

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由于不参加反应,所以钙从尿中排出而磷不

排出,从而使血钙略有上升,而磷上升较多,使血磷恢复正常值。

6、动物维生素D缺乏症

缺乏维生素D,肠道钙、磷吸收减少,血中钙、磷下降。临床上产生

一系列骨骼症状和血生化改变。严重者致骨骼畸形,致佝偻症,软骨

症,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并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易并发各种感染。不

同的动物,引起佝偻症的钙、磷和维生素D的值不一样。母畜孕期

维生素D过度缺乏会造成新生幼畜先天骨骼畸形,母畜身骨也受损

害。家禽缺乏维生素D可降低产蛋量和孵化率,使蛋壳薄而脆。

7、来源与需要

维生素D2主要存在于辐照过的酵母和青干草中。维生素D3经日光

照射后在人和动物的皮肤内形成。动物的肝和禽蛋含有较多的维生素

D3,特别是某些鱼类的肝中含量很丰富。大量太阳光照射是维生素D

最廉洁的来源方式之一。牧草在收获季节通过太阳光照射,维生素

D2含量大大增加。人和动物皮肤的分泌物中也含有7——脱氢胆固

醇,经照射可转变成维生素D3的活性形式,而且可被皮肤吸收。

牛每天能够由皮肤合成3000~10000IU维生素D3,猪每天可合成维

生素D31000~4000IU。禽类等体表覆盖羽、毛较厚的动物,通过光照

获得维生素D2的能力较差。动物机体也能贮藏相当的维生素D。孕

期食入丰富的维生素D,可使新生幼畜有较多的储备,例如,羔羊可

由此获得能维持6个月所需的维生素D。因此饲粮中维生素D的补

充需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工厂化封闭饲养条件下可适当增加维生

素D。繁育母畜需要也较多。禽类及某些鱼类对维生素D的需要一

般在每千克饲粮1000~2000IU之间。

8、维生素D的过量

维生素的过量会产生过多症状,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连续饲喂超

过需要量4~10倍以上的维生素D3可出现中毒症状。鸡每千克饲粮

中含400000IU维生素D,猪每天每头摄入25000IU并持续30d,会

使早期骨骼钙化加速,后期钙从骨组织中转移出来,造成骨质疏松,

血钙过高,致使动脉管壁、心脏、肾小管等软组织钙化。当肾脏严重

损伤时,常死于尿毒症。短期饲喂,多数动物可耐受100倍的剂量,

维生素D3的毒性比维生素D2大10~20倍,由于中毒剂量很大,故

生产中少见。

9、合理供应维生素D

动物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用国际单位IU表示。1IU维生素D相当

于0.025ug维生素D3。为保证动物对维生素D的需要:一是饲喂富

含维生素D的饲料。动物性饲料如鱼肝油、肝粉、血粉、酵母中都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经阳光晒制干草也富含维生素D。二是加强动

物的舍外运动。三是对病畜也可注射骨化醇。

参考文献:

《饲料工业》

《饲料卫生》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基础》

《动物营养与饲料》

《饲料配方手册》

《家禽饲料手册》

《饲料分析与检测》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