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分析

-

2022年4月22日发(作者:福善美)

维普资讯

现代医院2007年9月第7卷第9期Modem Hospital Sep 2007 Vol 7 No 9 

61 

80 ̄Ud\J L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分析 

彭海珍 

CLINICAL ANALYSIS OF 80 CASE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 IN CHILDREN 

PENG Haizhen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osma pneumonia,MP)是近年来 

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学龄儿童多见,以咳嗽、发热为主要 

症状。由于婴幼儿MP临床表现与差异很大,肺部体征 

很不典型,最易造成误诊或漏诊,病程长者影响儿童生长发 

育。对2005年6月一2006年12月我院住院的80例支原体 

肺炎患儿进临床诊治,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 

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44例,女36例。年龄1.5—12岁, 

1.5—3岁14例(17.5%),一6岁20例(25%),一12岁46 

例(57.5%);病程3天一1月,其中<1 W 22例,2—3 W 54 

例,>3周6例。80例中有72例病初应用不同抗生素,如青 

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治疗无效。 

1.2症状及体征本组发热80例(100%),体温<38℃共 

8例,38—39 ̄C共19例,>39℃共13例;咳嗽80例(100 

%)。首为刺激性于咳,以后为顽固性剧咳26例,阵咳42例, 

百13咳样咳嗽12例;咳白粘液痰3O例,黄粘痰12例;憋 

喘6例;双肺呼吸音粗10例,哮鸣音4例,于哕音12例,有 

湿哕音38例,6例无阳性体征。 

1.3 X线表现双侧肺门阴影增粗6例,右侧呈斑点状、片 

状阴影38例,左肺10例,双肺下野12例,云絮状阴影14 

例。胸腔积液4例,胸膜反应2例,肺不张2例,肺门淋巴结 

肿大4例。胸片示肺部阴影明显和肺部体征缺乏为本病的 

临床重要特征。 

1.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0 X 10 /L 66例。 

>(10—12)X 10 /L 14例;ESR检测36例,其中>100 mm/h 

4例,20—60 mm/h 28例;冷凝集试验:>1:64者18例, 

1:128者10例,1:256者26例;80例患儿均作血清肺炎支原 

体抗体检测,阳性率为31.7%。 

1.5治疗与转归8O例患儿均采用阿奇霉素治疗,阿奇霉 

素剂量为10 mg/(kg・13),每13 1次。加入250 ml或500 ml 

的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连续静滴4 d,停药3 d 

为1个疗程。治疗过程中患儿注意休息、护理、饮食,必要时 

予以退热、止咳,平喘,祛痰等治疗措施。治疗过程中观察患 

者体温变化、咳嗽改变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其中6例出现 

明显胃肠道反应,8例治疗无效经改换先锋霉素V静滴而获 

满意效果,其余病例均经阿奇霉素治疗痊愈出院。 

2讨论 

本组以年长儿发病率高,与文献报告相符 。年长儿 

彭海珍: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500 

发病率高是因为婴幼儿时期隐性感染时获得并蓄积的抗体 

对再感染的免疫反应【2]。临床上以咳嗽、发热为主要症状, 

初为刺激性千咳、阵咳及顽固性剧咳多见;部分表现喘憋、百 

13咳样咳嗽、紫绀,少数咳血丝痰或肺门淋巴结肿大,应与病 

毒性肺炎、肺结核、军团菌肺炎或其他肺炎区别。肺部体征 

轻或不明显。曹玉璞等∞ 报道肺部湿罗音仅占50%。本组 

资料与文献相似47.5%。胸片示肺部阴影明显和肺部体征 

轻或不明显为本病的临床重要特征。结合辅助检查,可考虑 

支原体肺炎。目前冷凝集试验仍为国内外学者所倡导的早 

期诊断方法,尤其效价≥1:32或4倍升高时具有诊断意 

义 】。本组幼儿大多为阴性,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未 

完善,部分免疫功能低下,在支原体感染后抗体生成不足,从 

而影响检出率;故血清免疫学方法成为重要的确诊MP感染 

方法之一 ]。本实验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为31.7%, 

与国内报道的MP感染率相近 。 

另外,临床治疗效果反应如何,对临床诊断亦有帮助。 

本组80例中有72例曾应用不同抗生素治疗无效,改用阿奇 

霉素治疗效果满意。结合临床诊断,我们认为,凡具有长期 

咳嗽并发热;肺部体征不明显而胸片肺部阴影明显;曾用青 

霉素或其他抗生素无效、改用阿奇霉素或其他能抑制蛋白质 

合成的药物(白霉素、乙酞螺旋霉素)治疗效果满意,应先考 

虑到本病。本组80例选用阿奇霉素治疗,除8例无效、6 

例明显胃肠道反应外,其余病例均获痊愈。阿奇霉素为代 

表的第一代人环内酯类抗菌药,具有更强的抑制蛋自质合 

成作用和细胞膜穿透性,且半衰期长达70 h,又具有抗生素 

的后效应作用,常规使用3~4 d有相当于7—8 d疗程的特 

点,病人有较好的依从性,且胃肠道不良反应较红霉素明显 

减少。 

参考文献 

[1] 曹玉璞.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 

行病学杂志,1986,7(3):157. 

[2]胡皓夫、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机制[J].实用儿科杂志. 

1993.8(3):198. 

[3] 曹玉璞.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学诊断及临床应用[J].中华 

内科杂志,1984。23:540. 

[4] 戴银菊.4",JL支原体肺炎115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 

1993,l1(6):373. 

[5]史瑞明,雷春莲.肺炎支原体感染免疫进展[J].国外医学。妇 

幼分册,2002,13(2):94. 

[6]郭育溉,王丽红,曹兰华,等.肺炎患儿支原体感染的调查[J]・ 

实用儿科杂志,1993,8(3):225.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