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和法治脾胃)

-

2022年4月21日发(作者:新冠肺炎检测阴性是什么意思)

全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

结业论文

“和法”治脾胃

继承人白天春

指导老师李建国

学科专业中医内科

带教单位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

完成日期2013年10月

1

目录

【关键词】……………………………………………………....1

【摘要】………………………………………………………….1

【正文】………………………………………………………….1

【体会】…………………………………………………………..17

【参考文献】……………………………………………………..17

6【致谢】………………………………………………………….17

7【个人简历】…………………………………………………….18

2

“和法”治脾胃

作者:白天春作者单位:榆中县马坡乡卫生院

【摘要】胃纳脾运,纳运互助。有纳才有运,有运才得以纳,无纳

则无以为运,无运则不得纳也。纳运相辅相承,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

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关键词】和法脾胃病应用

【正文】

一、和态下中医脾胃运动观

中医学认为脾之与胃,同居中焦,脾者“为胃行其津液”而主运

化,胃者“水谷之海”而主受纳,即“脾为之使,胃为之市”;脾主

升清,胃主降浊,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性湿,胃性燥,脾喜燥恶湿,

胃喜润恶燥,两者纳运互助,升降相因,燥湿相济,阴阳相合,相辅

相成,共同行使对饮食物的受纳、腐熟和运化功能,为气血生化之源,

后天之本。纳运互助:纳,接受、容纳也。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

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运,运化也,即转运输送、

消化吸收之意。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

生理功能,故曰脾主运化。饮食入胃后,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

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同样,也有赖于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才能把

3

水谷精微“灌溉四旁”和布散至周身。正如《素问·经脉别论》言: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水谷之精微,化生气血、津液,全赖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此即是

《素问·厥论》所言“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机体水液的吸收、

转输和布散,亦有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是脾主运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机体的水液,通过脾的运化,适时地转输至肺、肾,继之通过肺、肾

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尿排出体外,以维持机体水液代谢的正常进行,

防止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形成。

胃纳脾运,纳运互助。有纳才有运,有运才得以纳,无纳则无以

为运,无运则不得纳也。纳运相辅相承,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升降相因:脾为阴土,其气主升,脾气上升靠脾阳的鼓动;胃为

阳土,其气主降,胃气下降赖胃阴的濡润。黄元御谓曰:“脾为阴体

而抱阳气,阳动则升,胃为阳体而含阴精,阴静则降。”又谓:“胃以

弛阳而含阴气,有阴则降,脾以纯阴而含阳气,有阳则升。”升和降

是脏腑气机的一对矛盾运动。脾之升者,清也;胃之降者,浊也。脾

升胃降是脾胃纳运功能的活动形式,形象地概括了机体整个消化系统

的生理功能。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

糟粕才得以下行,两者不可偏废,所以张锡纯说:“脾主升清,所以运

津液上达;胃主降浊,所以运糟粕下行。”脾升胃降,相互为用。脾气

之升有赖于胃气之降,胃气之降亦依托于脾气之升,二者是密切相关,

相因不失。唐容川言:“脾称湿土,土湿则滋生万物,脾润则长养藏

4

腑。”脾性湿,为湿土;胃性燥,为燥土。脾湿胃燥,相反相成,燥

湿相济,方能化生不己。尤在泾言:“土具冲和之德而为万物之本。

冲和者,不冷不热,乃能化生万物,是以湿土宜燥,燥土宜湿,使归

于平也。”

脾性湿喜燥而防其湿胜,胃性燥喜润而防其过燥,各随其所喜而

燥湿相济。脾湿能润胃燥,则胃之燥土润而不燥,润而不燥方能司受

纳之职,行和降之令、传导之功,水谷之糟粕排出体外。胃燥能济脾

湿,则脾之湿土湿而不胜,温而不寒,方能司运化之职,行升清之令,

水谷精微上输心肺,灌溉百脉,营养全身。是如叶天士云:“胃易燥,

全赖脾阴以和之,脾易湿,必赖胃阳以运之,故一阴一阳,互相表里,

合冲和之德而为后天生化之源也。”

总之,在脾胃阴阳平衡调和的状态下,脾胃通过纳与运、升与降、

燥与湿相反相成的作用,共同完成化生水谷精微,充养全身的功用。

二、脾胃升降相因:升和降是脏腑气机的一对矛盾运动。脾主升,

胃主降。脾之升者,清也;胃之降者,浊也。脾升胃降是脾胃纳运功

能的活动形式,形象地概括了机体消化系统的生理活动。脾气升,则

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两者不

可偏废,所以张锡纯说:“脾主升清,所以运津液上达;胃主降浊,

所以运糟粕下行。”脾升胃降,相互为用。脾升胃降的生理功能的发

挥是脾胃二者协调配合作用的结果,脾之升清赖于胃之降浊,胃之降

浊亦赖于脾之升清,二者关系密切,相因不失。

2.和态失常的脾胃疾病的发生观

5

中医学认为脾胃病之成因不外外感六、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诸

端。诸端病因或单一或叠加或先后伤于,即可导致脾胃病的发生。

究其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主要包括寒热、虚实、气血阴阳失调

及脏腑功能紊乱等不同病机。其病机主要有如下特点:

1、气机阻滞:六腑以通为用,胃宜降则和。内外诸因作用于脾胃、

肝胆、大小肠,皆可导致气机阻滞。张洁古云:气机“阻滞也,谓肠

胃隔绝,而传化失常”(《医学启源》),指出了气机阻滞的结果是引起

脾、胃、大肠、小肠之运化、受纳、传导、受盛功能失常而形成各种

病证。如风寒湿热等外邪侵犯胃肠,“外邪客于中焦则其气闭,气闭

而气与邪争”(《医方辨难大成》),或实热、痰饮、宿食、湿浊、瘀血、

虫积等病理产物中阻胃肠胆腑,皆可阻塞气机。或肺气逆郁,导致大

肠腑气壅滞;或因情志不畅,肝失调达,肝郁气滞,乘脾犯胃,使胃

肠气机通降失司,气不能上下,而导致胀、痛、呕、嗳等症的发生。

上述属于因实致滞,因虚亦可致滞。如素体阳虚,脾阳不振,寒湿内

生,滞而不运;或中气衰惫,运化不力,郁滞中生,脾虚气滞;或湿

浊内停损伤脾气,脾虚湿阻;或劳倦、久病,脾胃受伤,脾阳虚衰,

寒邪中阻;或素体脾虚,易受外邪,内外合邪,腑气不通,均可导致

脾胃气机发生阻滞而出现多种病证。总之,无论外感、内伤均可导致

脾胃、肝胆、大小肠气机阻滞。气滞日久,可以生热化火;气滞日久,

又可由气及血,由经入络,气血俱病,络道不利,气滞血瘀;气滞不

运又可导致水聚为湿,谷停为滞,聚湿生痰,进一步形成湿阻、食积、

火郁、痰结、血瘀诸证。

6

2、升降失司: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升胃降,相互配合,相

互协同,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排泄。纳运升降运动一旦遭

到破坏,既可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发生多种脾胃病变,而且亦可

波及它脏它腑及四肢九窍,变生多种病证。同时,其它脏腑对脾胃升

降亦有影响,如肝失疏泄,气机阻滞则克脾犯胃;或胆火上逆,胃失

和降;肺失宣降,则不能助脾气散精,助胃气顺降,助大肠传导;肾

阳不足,则脾失温运等。此外,一些外邪或病理产物,如寒、热、湿、

食、痰、瘀等,侵犯脾胃,或阻滞中焦,亦可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

而出现多种病证。

气机升降失调的病理,在脾胃病中主要表现为升降不及、升降反

作、升降失调三方面,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脾气不升常可导致阴火上

冲;二是脾气不升,脾不统血,可致便血等证发生;三是脾气不升,

胃气不降,运化转输不力,则可致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形成或

进一步堆积,出现多种虚实夹杂的胃肠病证,甚或波及全身而导致其

它脏腑病证;四是脾胃升降失常,则水谷不能化生气血,气血乏源,

渐至气血双亏,甚或全身衰竭;五是脾胃升降失常,日久可致眼、耳、

口、鼻、前后阴发生病变,即《内经》所谓“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

通”。

三、脾胃病的“和”法辩治观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胃主降;脾喜

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为阴土,得阳始运,胃为阳土,得阴则安。

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是在脾与胃的纳运互助,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的相

7

互协调配合中完成的。是故,脾和胃生理功能上的一脏一腑,一纳一

运,一升一降相辅相成是消化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决定性因素。脾胃

所居,为人之中州,是上下升降之枢纽。若治不得法,或脾胃虚弱,

致使寒热之邪错杂于中焦,或痰饮湿浊困阻于中,脾胃升降失常,气

机窒塞,则病生矣。此时,当理寒热,化痰湿,调气机,复升降,和

其体用,祛除错杂的寒热。

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可条畅脾胃气机,“土得木而达”;胆为

中精之府,内藏清净之液,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是脾胃运化

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肝与胆的功能正常与否同水谷的运化

和脾胃气机的升降密切相关。木郁之发,横逆脾胃,使运化不及,升

降失调。《灵枢·四时气》有“邪在胆,逆在胃”之说,叶天士曾谓:

“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脾胃功能失常,则饮食水谷不能

化而为精微,聚而为湿滞,阻于中焦则从阴化寒,从阳化热,诚如唐

容川所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而

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

不免。”脾胃病其病机多为脾胃不和、肝脾不和、肝胃不和、及胆胃

不和等,证状往往表现为寒热虚实错杂、气机升降失调。因此治疗脾

胃病需顾及气机升降,要条畅气血,寒温相宜,阴阳相顾,虚实同理。

如吴鞠通言:“补中焦以脾胃之体用各适其性,使阴阳两不相为要。”

(《医医病书·治内伤须辨明阴阳三焦论》)吾师认为脾胃病中三个相

互关联的中心环节——“脾虚、气滞、湿阻”形成相互影响的因果链,

脾胃病大多表现为虚实夹杂、寒热互见,纯虚或纯实证较少。于对寒

8

热错杂、升降失常、虚实兼夹病机比较复杂的脾胃病,选用纯攻、纯

补、纯清、纯温等方法治疗,均难收效,唯采用肝脾同治、胆胃同调、

兼顾各脏、寒热并用、升降配合、正邪兼顾之剂以调和,方可愈病。

四、临证经验

1、调和气血法

气血乃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资基础,其生成和运行又有赖于脏腑的

功能活动。脏腑病变可以影响到气血的变化,始而伤气,继而伤血;

而气血的病变亦必然影响到脏腑的功能。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胃乃

多气多血之腑,隗老认为气血的盛衰和调畅对脾胃功能有重要影响,

胃内气血的状况亦直接决定胃的强弱盛衰及胃病的演变和预后。脾胃

病临证多表现为初病多气滞,久病多血瘀,老师认为气滞血瘀贯穿疾

病的始终。强调“和气血既是和脾胃”,治脾胃病必调气血,并以此

贯穿治疗的始终。脾胃病气血失调临症以胃脘痛为多见。根据胃脘痛

的发展演变过程,吾师在临床实践中将之分成气滞、血瘀和虚证(包

括气虚和血虚)三大基本证型,有胀痛、瘀痛、虚痛之分。本着郁结

者解之,瘀积者行之,虚损者补之的原则,采取调气和血,调血和气,

补气以温中和和血以养阴的方法。强调临证时尚须审因论治,辩证与

辨病相结合,以达和畅气血,调理脾胃之功。

代表方:丹参饮合香苏散(常以苏梗易苏叶)加减。丹参饮药仅

三味,且药性平和,为治疗气滞血瘀胃痛的良方。香苏散药少而灵动,

不燥不腻,不寒不热。既能理气导滞,又能疏肝解郁。老师根据脾胃

气血之盛衰、调畅,两方合用,一血一气,采取调气以和血,调血以

9

和气。老师习用对药相互配合,增强药效。调气以和血习用:1)香

附配郁金,2)佛手、香附配当归、白芍,3)陈皮、香橼配莪术(补

血、行血)等。调血以和气习用:1)丹参、郁金配青、陈皮,2)三

棱、莪术配木香、檀香,3)蒲黄、五灵脂、没药配木香、香附等品。

在调气血时注意活血化瘀、理气行气药的伍用。气血药相配,气行则

血行,气血双调。临证力求辩证准确、立法处方务求严谨合理、药物

配伍恰到好处,并特别注重严格掌握药物剂量,灵活运用,每收佳效,

甚获奇效。

2、调和寒热法

脾胃病的病机特点之一为寒热夹杂。隗老常言当今社会,人们过

食辛辣煎炸甘肥之物,盲进强身健体之品,致素体阳热内盛,积

滞湿阻;复又感受寒邪,或恣食生冷寒凉之品,寒积内生,呈现寒热

错杂之势。当今脾胃病的发病呈现新的特点,湿热蕴结者居多。亦有

素体阳虚中寒,复感暑热之邪;或中阳日衰,阴寒内生,寒凝气滞,

气郁日久而化热。由于寒热错杂,互相博结,影响胃肠气血的正常运

行,常可发生脘腹疼痛、胀满、嘈杂、暖气、反酸、烧心、口苦、舌

苔黄腻等症。从临床见证分析,热症多于寒症,单纯虚证、寒证减少,

寒、热互见之证增多。因此,治疗多采取寒热并调法,寒温并用,既

不过温亦不过凉,以平为期,使寒热平衡调和。

代表方:半夏泻心汤类方化裁。老师认为《伤寒论》五泻心汤最

适宜治疗寒热互见之证,临证灵活变通,每获良效。常选用黄芩、黄

连配半夏、干姜,吴茱萸配黄连等。临证习用清热解毒之品蒲公英、

10

连翘等;并郁热内生者,多选用胡黄连、仙鹤草等苦味清解厚肠胃诸

品;清血分郁热用丹皮、赤芍等药物。认为不可拘泥于脾胃病以久病

正虚为主,而畏用各种清热药物。对寒热互见之证,老师习用一寒一

热如:炮姜与黄连,桂枝配蒲公英,吴茱萸与黄连等,及一凉一温如:

葛根与甘松,连翘与白芷等既不过温也不过凉,以平为期。老师常说

用寒药时注意:热兼湿宜用苦寒药,既清热又燥湿;热兼燥则用甘寒

药,清热而兼生津;养阴勿过于滋腻,化湿勿过于温燥,以免滋阴助

湿,燥湿伤阴。临证之时当辨清寒热之多寡、阴阳之盛衰,调整方中

寒温药之剂量。

3、调和肝脾法

肝脾两脏生理上密切相关。肝主疏泄,有助于脾的运化功能,“土

得木而达”;脾主运化,气机通畅,有助于肝气的疏泄。在发生病变

时,二者亦相互影响,形成肝脾不调证。如情志不调,肝失疏泄,气

机不利,每致脾运失健,称为“木横侮土”;反之,脾失健运,气滞

于中,湿阻于内,亦能影响肝气的疏泄,而为脾病及肝,或称“土壅

木郁”。隗老常嘱:“治脾胃之病,勿忘疏肝理气”。治脾胃诸疾应以

疏运为法,以疏肝调达之品以助脾气升发。初治疏肝理气,健脾和中;

再治养阴柔肝,益气和血;久则化痰祛瘀,健脾调肝;老弱者则温中

健脾,柔肝和络。总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为治疗大法。

代表方:逍遥散、痛泻要方、柴芍六君子汤、柴胡桂枝汤。临证

时老师灵活化裁,以理气、疏肝、柔肝、运脾、养血、活血之品组方

来调和肝脾。疏肝理气,健脾和中习用:柴胡和厚朴、防风与木香、

11

桔梗与枳壳,柴胡、防风、桔梗主升,配以枳壳、木香、厚朴主降,

一升一降;柴胡、防风兼能疏解肝郁;柔肝和血养阴习用:柴胡与川

芎、佛手与当归、芍药与香附。重用佛手、香附为肝郁之要药。化痰

祛瘀,通络和胃习用:桔皮与莪术、柴胡与当归、白术与茯苓。温中

健脾、益气和络习用:干姜、桂枝、白芷、白术、佛手、香附、甘松、

九香虫、郁金、厚朴花等刚柔相济。使气行滞通,肝气调达,运纳自

复。老师认为用药以“和”为期。

4、调和肝胃法

肝主疏泄升发,胃主受纳通降;肝气疏泄有度则胃腑纳降如常;

肝胃密切配合,以协调气机升降的平衡。叶天士云:“肝为起病之源,

胃为传病之所。”若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肝伤气郁,横逆犯胃,

以致肝失疏泄、胃失和降之功能,临床表现为肝胃不和证。此时,隗

老认为宜采用肝胃同治,以疏肝、理气、和胃为法,使肝疏、郁解、

胃和、滞消。

代表方:四逆散、柴胡疏肝散加减。老师以疏肝解郁、理气和胃

之品组方来调和肝胃。组方时注意刚柔相济、升降相合,常选柴胡、

枳壳、香附、苏梗、佛手、芍药、甘草。柴胡主升,枳壳主降,两药

合用,一升一降,升降相合,外可和解透邪,内能宣畅肝胃气机。芍

药柔肝敛阴,甘草和中,药性较缓,二药合用,行气宽中,以加强疏

肝解郁,调和肝胃,缓急止痛之功,使邪祛郁解。临证常用香附、苏

梗、佛手以加强疏肝解郁之力。香附入肝、三焦经,具辛散、苦降、

甘缓之用,为理气之良药,尤长于解肝郁,为“气病之总司”;苏梗

12

亦擅疏肝、理气、解郁,其性味微辛、微温,能宣行上下郁滞;佛手

兼和胃气,脾胃气滞者宜之。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祛湿,和中消痞。

使肝疏、郁解、胃和、滞消。

5、调和脾胃法

脾主运、主升,以运为常,以升为健,喜燥恶湿;胃主纳、主降,

以纳为昌,以降为和,喜润恶燥。两者同居中焦,共主消化吸收,而

为后天之本,关系是为密切。二者纳运互助,升降相因,燥湿相济,

相反相成,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化水谷为精微,洒陈于六腑,和调于

五脏,“灌溉四旁”,充养周身的功用。《素问·经脉别论》云:“„„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景岳全书》谓:“胃司受纳,

脾司运化,一纳一运,生化精气。”皆明确论述了脾胃相互配合,共

同完成受纳、腐熟水谷,转输水谷之精气,和调五脏,洒陈六腑的过

程。脾胃和则气血生,长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外感六,内伤七

情,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皆可损伤脾胃。脾胃失和则纳运失常,升降

失和,燥湿失济而病矣。胃不受纳则纳呆食少,甚则呕恶反作,日久

殃及脾运而生胀满、痛、泻诸症;脾失健运则湿浊内生,阻于中焦,

气机阻滞,胃纳失常而生痞满、纳少、脘腹胀痛、泄泻诸症。此即东

垣所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治宜脾胃同治,健脾和胃。

代表方:陈平汤、异功散、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临证老师常言“治

脾宜甘温、苦燥、升提,治胃宜甘凉、濡润、通降。”治脾常用人参

(多以党参代之)、白术、黄芪、升麻、柴胡之类;治胃常用沙参、

13

麦冬、石斛、苏梗、枳实等。脾胃失和,病有虚实寒热之分,用药需

兼顾。如对湿阻、气滞、食积、痰饮等实证,采用燥湿、理气、消导、

化痰方药,同时常辅以健脾益气的参、术、草等兼顾中气;对于脾胃

虚证,虽应施补,但切忌蛮补、壅补,否则会影响脾胃的纳运与升降,

多伍以理气助运的陈皮、木香之品。老师认为胀病多虚,痛病多实。

所以由胀转痛者,应以祛邪为主;由痛转胀者,应扶正为先。胀痛并

见者,攻补兼施。调理升降习用柴胡与枳壳、升麻与黄芩、桔梗与枳

壳。投之得法,常取捷效。

6、调和胆胃法

胆为“中精之府”,具有藏与泄的双重作用,且与肝之疏泄,胃

之消谷,肠之化物,脾之运化关系密切。胆与胃均属阳腑,二者生理

上相互促进,“胆随胃降”,胆能助胃以完成腐熟水谷的功能,何秀山

云:“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合为一经,其气化寄于胆中以化水谷。”

张锡纯亦云:“胆汁„„,在小肠中能化胃中不能化之食。”(《医学衷

中参西录》)病理上胆与胃常相互影响,胃的功能失常,常可导致胆

的病变。《素问·气厥论》云:“胃移热于胆”,《灵枢·四时气》有“邪

在胆,逆在胃”之说。胃热扰犯胆腑,疏泄失司,胆失通降;或胆火

犯胃,胃失和降等,皆可导致胆胃不和证。临床常见食管、胃、十二

指肠病变与胆囊炎、胆石症互为因果。胆汁反流性胃炎即为典型例证,

系胆气不降,逆而犯胃,出现胆汁反流等症,此为“木克土”表现之

一,故用“甲木之升缘于胃气之逆,胃气之逆缘于中气之虚”(《长沙

药解》)来阐释本病病机是为恰当,临床以痛、胀、嘈、嗳为主症。

14

治宜清胃利胆、化湿和胃、理气通降为法。

代表方:黄连温胆汤或四逆二金汤加减。临证老师采用两和胆胃,

清解祛湿,习用:竹茹与半夏,柴胡与枳壳,半夏与柴胡,茯苓与半

夏,砂仁与栀子,竹茹、砂仁配半夏、柴胡等。清胆和胃,燥湿祛痰。

竹茹清泻胆火,枳壳燥湿化痰,二陈中以赤苓代茯苓,引胆火下行,

引湿热从小便而出。在和胃的同时,酌情加用利胆之品,如金钱草、

茵陈、栀子、郁金、柴胡等,具有中化、下利之功效,谓之“和”也。

7、调和胃肠法

胃、肠统属六腑,生理特点“以通为用”。叶天士指出:“胃宜降

则和”,有“肠胃不和,则九窍不通”之说。邪犯胃肠,寒热夹杂,

通降失常;浊气阻于中而不泄,则胃气不得和降而生痞满,甚则气逆

于上而现嗳气、呕恶等症;清气滞于下而不升,“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而现腹痛、肠鸣下利;老师强调胃肠之病多为慢性病症,以脾虚、气

滞、湿阻、热郁、血瘀、阴伤等并存,以湿热内阻为多见。久病多虚,

久病多瘀,治宜标本兼治。根据临床辨证,治以清胃理脾、和胃理肠,

以达肠胃调和。

代表方:半夏泻心汤、陈平汤加减。老师习用黄连、黄芩苦寒以

泄其热,干姜、半夏辛温开结以散其寒。常以公英、紫苏二药配伍为

用,取公英之苦与紫苏之辛,苦辛并用,和胃开痞。清热习用连翘、

公英、栀子、葛根等,燥湿习用黄连、黄芩。药理研究证实一些清热

解毒中药如黄连、黄芩、公英、仙鹤草、白及等有明显的抑杀HP作

用。胃喜润恶燥,治疗时若有津伤之象,除选用苦寒之黄芩、黄连等

15

药外,习用甘寒养阴或养阴而不滋腻的百合、石斛、玉竹等品,以免

腻脾生湿,且多加用理气而不伤阴之佛手、沉香、甘松等药以利气机

的调畅。理气宽中、运脾化湿、疏解瘀滞,习用苏梗、荷梗二药伍用。

兼暑湿者伍用藿香、佩兰、香薷等。对顽固性胃脘痛除习用元胡、川

楝子等外,配虫类剔络剂如九香虫、蝉蜕、土鳖虫等。临证对CAG

伴不典型增生及肠化者,老师酌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白英、山慈

菇等抗肿瘤药,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治疗胃肠病时还须借助肃降肺

气之品,习用浙贝、桔梗等使肺气宣通,肠腑和降,枢机运转,通降

自如,往往可收奇效。

8、温化痰饮法

痰饮作为一类重要的病理产物,其生成与肺、脾、肾三脏功能

失调有关,而以脾胃功能失调占主导地位。《医门法律》指出:“痰饮

之患,未有不从胃起者也。”脾胃功能失常,健运失职,水谷不归正

化,水停为湿,湿聚而为饮为痰。陈无择谓:“内外所感,皆由脾气

虚弱而湿邪乘而袭之。”《诸病源候论》云:“劳伤之人,脾胃虚弱,

不能克消水浆,故为痰饮也。”老师认为脾胃病临证多是痰湿并见,

内阻为患。湿邪/痰饮内蕴日久,多可化热,而成湿热/痰热证候。湿

热蕴蒸,可进一步酿成痰浊。痰邪为患,复加情志郁结,常可导致痰

气交阻之证。中焦痰湿困阻,每易伤阳而成寒湿/寒痰之证。痰湿既

成,又可阻遏脾胃气机,损伤脾胃功能,使脾胃更虚,形成虚实夹杂

之候。痰湿郁阻日久,可波及血分,使血行不畅,瘀血内生,导致痰

瘀、湿瘀互结之证。老师认为痰、湿为阴邪,非温不化。《金匮要略》

16

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老师临证常以温药温通阳气,化

痰祛湿。痰瘀并存,痰瘀同治,血行痰化,标本兼顾。采用温阳化痰

或清热化痰或理气化痰或燥湿运脾等治法。

代表方:苓桂术甘汤、二陈汤、平胃散加减。临证尤重视健脾药

的运用,健脾以运水湿,燥脾温运中焦,以绝痰湿内生之源。对寒痰

多用经方苓桂术甘汤加减,温脾化痰。老师习用桂枝、茯苓、吴茱萸、

干姜、细辛、半夏温化痰饮,重用桂枝、茯苓、干姜温脾胃、散饮降

逆止呕,干姜温脾,能走能守,使气能化津,水谷归于正化,痰湿之

邪自除。湿痰多用二陈汤合平胃散(陈平汤)加减。祛脾湿老师习用

苍术、白术、半夏、茯苓、陈皮、藿香、佩兰等,兼有食积者加用炒

神曲、炒麦芽、焦山楂、鸡内金、白豆蔻、厚朴等。采用温药的同时,

老师常加用猪苓、泽泻、大黄等淡渗利湿、泻下之品,使湿邪前后分

消,给邪以出路。痰瘀互结者喜用大瓜蒌散(瓜蒌、红花、甘草)加

味。此方药仅三味,药少力专,为治疗痰瘀互结之良方。临证时可加

活血化瘀药如丹参、郁金、三棱、莪术等,方能气复、瘀散、湿化、

痰消,脾胃自和而病瘥。

【小结】脾性湿喜燥而防其湿胜,胃性燥喜润而防其过燥,各

随其所喜而燥湿相济。脾湿能润胃燥,则胃之燥土润而不燥,润而不

燥方能司受纳之职,行和降之令、传导之功,水谷之糟粕排出体外。

胃燥能济脾湿,则脾之湿土湿而不胜,温而不寒,方能司运化之职,

行升清之令,水谷精微上输心肺,灌溉百脉,营养全身。是如叶天士

云:“胃易燥,全赖脾阴以和之,脾易湿,必赖胃阳以运之,故一阴

17

一阳,互相表里,合冲和之德而为后天生化之源也。”

【致谢】跟师学习三年间,老师高尚的医德,通过言传身

教无时不感染着我、激励着我,深化了对医德的认识,增强

了做一名好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老师常言:作为医者必

须诵记唐代医家孙思邈之《大医精诚》,成大医。医道是“至

精至微之事”,医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技术要精

湛,品德要高尚,要怀“普救含灵之苦”的志向,诊治上要

“纤毫勿失”,无欲无求,对病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老师技精德诚,可谓大医。但仍孜孜不倦,平易近患,令我

敬仰,为我楷模,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高学敏.中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个人简历】

姓名:白天春,男,1973年12月出生于马坡乡,2000年6月

毕业于甘肃省中医学院,2011年接受全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于

2013年毕业,在这期间认真学习中医知识,刻苦钻研,圆满完成师

承教育工作。

18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