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发现隐匿型慢性肾炎,尿检是关键!

-

2022年5月11日发(作者:外阴病)

发现隐匿型慢性肾炎,尿检是关键!

作者:暂无

来源:《祝您健康》2016年第4期

梅长林

【专家简介】梅长林我国著名肾脏病学家,中国人民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所长,入选上海

市首批“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

长征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内科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

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主任委员等职。

【案例实录】

不久前,杨先生在单位的职工体检时被发现有镜下血尿,为此,他颇为担心。拿到体检报

告后的第二天,杨先生就走进了医院肾内科的门诊,经详查确诊为“肾小球肾炎”。为此杨先

生感到非常纳闷,自己平常腰也不酸,更没疼痛,怎么就被肾炎“偷袭”呢?

其实,慢性肾炎常无任何症状,大多悄无声息地发生,发病非常隐匿。像杨先生这样平常

没有任何不适的患者在慢性肾炎中占到了大部分。但是,慢性肾炎若不能早治疗,任由疾病发

展,却可导致肾功能下降,最终可发展成为可怕的尿毒症。因此,这是一种不容小觑的疾病,

需定期做尿检,以及早发现慢性肾炎的端倪。

慢性肾炎≠慢性肾脏病

这里需要区分一下,慢性肾炎与慢性肾脏病并非同一概念。慢性肾脏病是一类疾病的总称,

这其中包括了慢性肾炎,而慢性肾炎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系指以蛋白尿、高血压、水肿

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

同时具有肾功能恶化倾向和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组肾小球疾病。

相比而言,慢性肾脏病包括的范围则更加广泛,它包括原发性的肾小球疾病和继发性的肾

小球疾病,还包括肾小管疾病、肾脏血管疾病,以及肾脏囊性疾病等。所以,慢性肾脏病的患

者在治疗时,需要分清到底是哪些疾病引起,不同的肾脏疾病治疗的方法也完全不同。

1.lgA肾病我国最常见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肾脏病在全世界的发病率普遍非常高。《柳叶刀》杂志(世界

权威医学专业期刊)上数据显示,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在我国约为10.8%。其中慢性肾炎,发

病率为2‰~3‰。在慢性肾炎中,我国患者最常见的类型是IgA肾病,该病主要是以IgA为主

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所致,在肾穿刺患者中占40%~45%。与此同时,这也是亚洲

地区慢性肾炎最多见的一种类型。

2尿毒症多半由慢性肾炎所致

众所周知,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将体内的毒素通过生成的尿液排出体外。这一功能如果丧失,

毒素就会在体内蓄积引起患者各种症状,如呕吐、不思进食、血压升高、乏力、昏迷,严重时

甚至直接引起死亡。在我国,慢性肾炎被认为是引起尿毒症的最常见病因,占所有病因的50%。

因此,慢性肾炎也是一种需要引起广大众高度关注的疾病。

3.慢性肾炎主要与感染有关

那么,慢性肾炎的患者到底是如何被“偷袭”的呢?这主要源于感染。

病毒或者病原体感染,会引起体内免疫反应,产生过多的IgA免疫球蛋白。在正常情况下,

免疫球蛋白产生后可以通过肝脏代谢清除,但是免疫球蛋白结构发生了异常,使肝脏不能把这

个免疫球蛋白清除掉,结果就会导致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浓度升高,沉积到肾脏,从而引起肾

脏的炎症。

另外,有少部分患者是因过敏引起的慢性肾炎。肾病专家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儿童对食

物的过敏最有可能会引起IgA肾病。不过,过敏只是患肾上炎的其中一项可能因素,最主要的

还是感染异常的免疫反应。所以,预防肾炎的发生,首先就是要避免感染。

警惕血尿、蛋白尿、泡沫尿

肾炎的发病有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类型,比较容易识别,主要就是在感染后发生急性肾炎,比如有些IgA肾病患者于

感冒后1~3天内出现肉眼可观察到的血尿等肾炎症状。

第二种类型则比较隐匿,且大部分肾炎患者更常见于这种类型。比如平常没有任何自我感

觉,体检时突然被查出有镜下血尿、蛋白尿;甚至到发现疾病的时候就已经属于晚期了,肾功

能下降,患上了尿毒症。另有些患者可先表现出高血压,然后再追根溯源,发现原来引起高血

压的元凶是慢性肾炎。

就体征而言,一些肾炎患者会出现泡沫尿,即小便后便器里有散不去的泡沫,这说明尿里

已经含有蛋白,另有部分蛋白尿多的患者甚至会出现水肿的现象,因为大量蛋白从尿里排出去

后,血液里的蛋白含量就降低了,从而就出现了水肿,在慢性肾炎患者中,有5%~l0%的人会

出现这种肾性水肿。

其实,肾炎如果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完全可以治愈,因此,如能尽早发现隐匿的肾炎意义

非常重大。另外,需要注意并不是肉眼观察到的血尿就一定比镜下血尿更严重。虽然肉眼观察

到血尿看上去非常凶险,但一般好得也快,其预后往往比隐匿性的镜下血尿还好,镜下血尿临

床表现缓慢,但去得也比较慢。

尿检排查,肾穿刺确诊

要让慢性肾炎尽早“显露原形”也不难,只要定期做尿检就可以发现端倪。

尿常规里有二十多项指标,对于慢性肾炎而言,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是:红细胞计数和蛋白

尿。这两项偏高就要高度怀疑慢性肾炎的可能性。由于慢性肾炎是个“大帽子”,里面又可具

体细分为多种类型,所以,若要明确患者属于哪种病理类型,还需要进行肾穿刺检查。

B超对慢性肾炎诊断不敏感,因为B超只能看到肾脏的大小,一旦B超发现肾脏缩小了,

其实已经到了比较晚期的阶段。

其实,不仅仅是慢性肾炎,肾脏的很多疾病都可以通过尿检来发现。所以,要抓住大多数

最早期的肾脏异常改变,尿检是很好的“金标准”。建议大家一定要定期做尿检,每年常规体

检中切勿因怕麻烦而忽略这个虽有点不起眼、但作用巨大的检查项目。

早治可痊愈

相对其他肾病,慢性肾炎患者以中年人居多,但好在慢性肾病早期治疗完全可以治愈。所

以,绝大部分患上尿毒症的人,都是在55~60岁这个年龄段,且主要是因为早期没有治疗延误

所致。

慢性肾炎早期治疗主要是根据蛋白尿的多少而定,如果有少量的蛋白尿,就要服用降蛋白

尿的药物,比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一

般来说,24小时经尿排出的尿蛋白含量低于1克的,用这些药物治疗就完全足够了,如果排出

的蛋白尿多,则还要加用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等,甚至还要用免疫抑制剂。

对于慢性肾炎晚期,即终末期的肾衰竭患者,则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如透析(血透、

腹透)或肾移植。此时,患者除了需要承担较重的经济负担,更重要是患者的身体将遭受到不

可逆的重创。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营养治疗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肾功能不好的时候需要进行低蛋白

的饮食,至于到底如何来吃蛋白,第一要看患者的肾功能到底损伤到何种程度,第二蛋白尿的

量。临床上,医生一般会根据这两项指标综合判断,并指导患者如何进行低蛋白饮食。对于伴

有高血压、水肿的患者,则要求患者低盐饮食,并限制饮水量。

提高机体抵抗力

预防慢性肾炎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机体防病抗病能力及减少感染发生机会,针对病因进

行预防。

首先,要谨防细菌或病毒感染,避免上呼吸道的感染,流感高发季节少出门,避开人流较

多的地方。第二,要避免过度疲劳,精神压力大,如开夜车、考学压力大等。第三,要有良好

的生活习惯,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平时要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制度,合理营养,多参加体育活动,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和机体抵抗力,但应避免过劳。第四,注意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的清

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并随时保持心情轻松愉快,强化自我意识。

(赵非一整理)

(编辑于望投稿邮箱:329946870@)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