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外研究 >

好消息!好消息!雷神山医院正式关闭

好消息!好消息!雷神山医院正式关闭啦!14日,雷神山医院最后一批患者转院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15日雷神山医院所有病区贴上封条并宣布关闭备用。

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两座被称为“奇迹”的医院,在武汉疫情最危急的时刻火速建成,两个月里救治数千病患,最终迎来关门时刻。“奇迹”背后,是建设者不辞辛劳、昼夜奋战,是白衣战士逆行出征、守护平安。这两座特殊的医院也是中国抗疫战场的标志性阵地,诠释着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中国力量。

作为抗疫“战地医院”,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是武汉战疫的重要战场,共设近2600张床位。

疫情暴发之初,不断增加的确诊人数与连连告急的医院床位让救治病患陷入困局。根据2003年抗击“非典”的经验,新建集中收治患者的医院能够迅速扭转被动局面。1月23日,武汉市决定参照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建设一所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火神山医院。两天后,武汉市决定再建一所雷神山医院。

白天,设备轰鸣、车辆川流;夜晚,火花四溅、亮如白昼。透过24小时不间断的直播远景镜头,千万网友见证了两座医院分别在10天内平地拔起。

中建三局三公司项目经理方翔从事土木建筑行业多年,接到任务后第一反应是:“这怎么可能?!”按照常规流程,3万多平方米建筑量的项目,至少两年才能完成,即使搭建临时建筑也至少要1个月。

然而,疫情不等人,在火神山和雷神山,一切都是以小时甚至分钟计算: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60余人的团队连续奋战60小时拿出施工图;中建三局第一时间停掉武汉市在建的五个项目,调动所有能调到的人员、设备、资源投入火神山医院建设;国家电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打破常规,紧跟施工方,仅用5天时间就完成全面送电。

“特殊时期,我也得启动超长待机模式,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日均3万步、电话200多个、睡眠4小时,这是中建集团武汉火神山医院项目B区土建指挥长孙志凌在建设火神山医院中全力冲锋的日常。

孙志凌连续作战时间最长的一次,是36个小时将100多个集装箱吊装至指定施工区域,为移交市政部门开挖路面做准备。协调配送、集散、吊装,施工进度极其紧张,孙志凌一刻不敢放松。然而,距离移交时间还剩8小时的时候,一个大问题横亘眼前——紧急征调来的集装箱来自三个不同的供应商,其中11个无法正常吊装到位,直接影响交付使用。

“早一天建成,就能早一天救更多人,耽误不起。”孙志凌和工人们当机立断,将这11个集装箱全部拆散,再根据预留尺寸重新改造拼装。忙了一通宵,最后一个集装箱落稳,现场发出一片欢呼。

难以置信的中国速度背后,正是像孙志凌一样的建设者们与疫情竞速,与时间赛跑:数万工人日夜鏖战,数千台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同时作业,上一个单位刚完成场地铺沙,下一个单位马上进场铺防渗膜,后面铺设活动板房基脚的单位还在催促……

农历腊月二十九晚上9点,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科教文卫事业部纪委副书记孙燕芳刚从武汉回到汕头老家,就收到建设火神山医院的消息。“我第一反应就是必须尽快回去。”办手续、填单子、协调人员、说明情况……经过多方联系,正月初三上午,孙燕芳终于拿到返汉通行证,立刻奔赴1280公里外的火神山,次日清晨7点就来到“战场”。“工地开工,我一刻也不想耽误。作为一名党员和纪检干部,能为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出一份力,我觉得很有意义、很踏实。”

面对急难险重的疫情任务,和孙燕芳一样,中建二局华东公司湖北分公司纪检委员姚树青收到援建消息后,立刻开始一家家联系、一点点筹集防疫用品和生活物资。当晚,他带领由纪检干部组成的监督护航队和价值80余万元的应急物资投身雷神山一线。

既做“战斗员”,又做“监督员”。姚树青说,要把纪律挺在前面,协助做好上千名员工的生活保障和通勤运送工作,顺利完成援建任务,“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就应该冲在最前面。”

高水平设计与科技运用,是两座医院高效建设、运行的“硬核”实力支撑。火神山医院建设采用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和装配式建造,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大缩短工期;周密的通风系统与负压病房设计确保空气无毒排出;地基基底用HDPE防渗膜进行全覆盖,阻隔地上构筑物与地下水和土壤,不给病毒污染留下任何可乘之机;量身打造的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分别连接指挥会议室和主管方会场,为远程视频会议及医疗会诊打下了基础。

最后,小编想说的是病毒终将被战胜,而火神山医院与雷神山医院所承载和凝聚的中国精神,将继续鼓舞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斗志与信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