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外研究 >

“生命在于寒冷”?中科院揭示:低温环境降低新陈代谢延寿40%

“生命在于寒冷”?中科院揭示:低温环境降低新陈代谢延寿40%

“生命在于寒冷”?中科院揭示:低温环境降低新陈代谢延寿40%

原标题:“生命在于寒冷”?中科院揭示:低温环境降低新陈代谢延寿40%

一直以来,科学家认为健康成年人的体温应该是37℃,而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却发现,20世纪至今,人体的基础体温在“自然”下降,目前更倾向于36.6℃。在我们传统养生观念里,长辈也时常教育我们要“多喝热水,多穿衣服”,似乎避免寒气、保持体温才是健康之本。

而近日,中科院的一项研究却让众人“大跌眼镜”——研究人员发现,恒温哺乳动物体温的降低,可以延伸其40%的自然寿命!对此,有网友不禁发出这样的调侃:难道我们要为此躲冰箱里吗?

1 中科院新发现,“寒冷”拉伸40%寿命

不久前,中科院John Speakman教授联合数名科研人员发现:虽然高体温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但是低体温可能对寿命有着更好的影响。相关研究发布于《Nature》的子刊上。

实验中,科学家确保实验鼠处于相同的生活饮食条件,然后对其进行2个小组的划分,其中A组所处环境温度为20℃,B组所处环境温度为32.5℃,科学家还“贴心”地为其进行风扇降温,让它们不至于太难受。实验结果显示,B组小鼠平均寿命缩减30%左右,各项生理指标变老提速;而A组小鼠部分寿命甚至被拉伸40%,它们的身体指标退化也更慢。

这项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低体温可能是影响寿命的有效手段之一,而这也给科学家在生命领域的探究带来思考,他们猜测该原理是否同样适用于人体,我们是否能够凭此实现寿命上的跃升?

2 低温减慢端粒损耗,被认为是生命关键

比起上述实验人为地制造低温环境,自然界中其实不乏低温长时间生存的案例,例如六星海绵,它们处于0℃左右的深海中,生长发育迟缓,因此也导致了其衰减的缓慢,被认为能活15000余岁,与它类似的还有长期生活在水里的乌龟。

如果说新陈代谢是低温生存的重要因素,那么加州大学的“土拨鼠”实验就从另外一个角度揭示其背后的原因。研究人员发现,土拨鼠冬眠时遗传衰老基本等同被按下“暂停”键,当它们体温下降到某种程度时,其端粒、线粒体等生理指标也得到更好的保护。

我们都知道,科学家在端粒方面的研究兴致颇高,它也被认为是影响生命存活期的关键。在知名学术期刊《Aging》发表的研究成果中,以色列科学家通过“高压吸纯氧”实验,使受试者端粒平均延伸20%,老化细胞减少37%,整体机能水平相当于年轻了25岁。而在哈佛戴维教授的实验中,通过人体内源性辅酶I(WLife核心物质)拉伸端粒、重振线粒体,结果也发现实验组变老相关指标还原到年轻状态。

其实关于端粒和线粒体方面的研究已经逐渐趋于成熟,相关领域甚至有3名科学家获得诺奖,催使相关成果完成临-床实验之后,得到相应的实用落地。萊特·維健团队基于相关作用机制,研成“WLife”减慢身体机能衰退速率,在国内外引起不小的反响。

而美国前首富詹姆斯·贝德福德自1967年接受低温下的“人体冷冻”以来,已经50多年过去,仍旧没能醒来。在这样的先例下,低温对生命的影响自然饱受质疑,或者说低温仅仅适合用来“保鲜”?

3 人类寿命翻倍,我们已处于胜利的“前夜”?

目前,我国人均寿命已经达到77.4岁,而上世纪50年代时只有34.9岁,相比之下实现翻倍增长。巧合的是,斯坦福大学研究发现,过去200年内人类体温一直处于下降态势,这冥冥中意味着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

此外除了“物理降温”之外,科学家还发现可以通过减少饮食中“热量”的摄入在降低体温,凭此减少一些多余的机体损耗。晚上入睡时我们大脑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WLife”等也能基于其他机制,实现与降低体温相似的效果。后者凭借诸多科研实验及佐证,以及现象级的老衰控制表现,收获大批亰东、天貓忠实的高净值拥趸。

如今,随着诸多科研成果的问世、科学技术的井喷,科学家认为我们已经处于寿命长度与质量跃升的“前夜”。或许不用多久,体温调控更多的背后机制将被发掘,先行的前沿科技得到更好地普及,造福于人类。

责任编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