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

东城疾控风险点位排查组负责人:早一秒判断风险就早一秒跑赢病毒

东城疾控风险点位排查组负责人:早一秒判断风险就早一秒跑赢病毒

东城疾控风险点位排查组负责人:早一秒判断风险就早一秒跑赢病毒

“昨天晚上就睡了4个小时。”5月3日上午,一头短发、个子小小、脸色略显苍白的孙冰洁正埋头在电脑、纸张中。电脑旁,一杯咖啡冒着热气,“就靠它提神呢。”

饼干、小面包、可乐、矿泉水散落在工位周围,孙冰洁和搭档可以不动地方工作几个小时,每当赶不上饭点儿,就随手拿起点儿干粮塞进嘴里。

东城区疾控中心流行病科主管医师孙冰洁,是风险点位排查组负责人。

虽然刚刚三十出头,她却已身经百战。从艾滋病防治到肠道传染病管理,从疫情暴发后的首批流调队员到风险点位排查组组长,她始终奋战在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2021年10月,孙冰洁作为市级流调队成员,参与了外区新冠聚集性疫情流调指挥和处置工作。如今,她已成为北京市百名流调专家之一。

“你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是孙冰洁最常问的问题,她像侦探一样寻找病例“见过谁、见多久、还有谁”。“连轴转”已经成为她的工作常态,忙的时候甚至连续工作超过40个小时。

目前,北京市疫情涉及15个区,呈现传播速度快、点多面广的特点,社会面仍有零星隐匿传染源。对此,孙冰洁坦言有压力,“病毒的传播速度在加快,要有效阻断传播,只能以快制快,早一秒判断风险,就早一秒跑赢病毒。”

孙冰洁进行流调前,整理个人防护。受访者供

从流调报告中寻找“蛛丝马迹”

新京报:

你第一次接触流调溯源是什么时候?

孙冰洁:

我本身就在东城区疾控中心流行病科主管传染病工作,接触新冠疫情流调溯源是在2020年1月,当时东城区出现了首批从武汉输入的病例,我进入医院的发热门诊参与了面对面的流调工作。目前,我主要做的是风险点位排查工作。

新京报:

与面对面的流调工作相比,风险点位排查有什么不同?

孙冰洁:

和做流调时直接面对病例不同,风险点位排查更多是从初步流调报告中发现“蛛丝马迹”。

东城区疾控中心组建了新冠疫情流调溯源组织体系,风险点位排查组是其中关键的一环。排查组要在核心信息快报、流调报告、横转协查函、政府公布轨迹等众多信息中,快速获取涉及本区的风险点位,对可疑风险点位进行分析和研判,第一时间将有效信息传递给风险点位现场调查组,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快速溯源,及时布控。

我们梳理出来的风险点位,包括实际点位,如涉疫人员去过的超市、医院或实体门店,也包括需要大数据协查的点位,如出租车、外卖等,这些都需要记录在风险点位数据库里,进一步细致流调或现场研判。

这一过程中,可能还会联系病例要一些到访点位的地址、支付截、照片信息等。比如病例去超市买瓶水,他遇到过谁,自己也不知道,我们去现场更多的就是排查这类风险人群。

新京报:

风险点位现场调查如何进行?

孙冰洁:

现场调查组根据我们梳理出的风险点位进行现场调查,依据点位的实际情况,如建筑结构、面积大小、通风条件、人员聚集程度等,结合监控视频确定涉疫人员活动轨迹,再通过收集健康宝扫码信息、支付信息等,确定风险人群。

此前,东城区疾控接到了某大厦有涉疫人员的报告,晚上,我们进入大厦开始调查、采样、处置。大厦有ABCD四栋楼宇,每栋楼20多层,共有20万平方米,工作人员3000多人,调查处置难度很大。

面对海量信息,我们需要快速、反复地搜索有效信息,推敲时间上的闭环和逻辑合理性,哪怕是一句话、一条信息、一份报告,也要一遍遍地梳理、“地毯式”排查,确保不漏过任何信息。

当时,初步调查直到第二天凌晨4点多才完成,送检完样品后,我们就要开始撰写报告、风险人群落位等后续工作。第三天又协同相关部门人员在大厦调查了一个通宵。这次调查连续工作了40多个小时,但正是由于处置及时、科学,大厦的疫情没有再继续蔓延,这时就觉得付出都是值得的。

孙冰洁与同事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受访者供

病毒传播速度加快,应对系统也在升级

新京报:

从德尔塔到奥密克戎,从流调溯源到风险点位排查,作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你有什么感受?

孙冰洁:

病毒在不停地变异,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我们的应对系统也在逐步升级。

比如面对武汉疫情时,我们一个科室9个人负责所有流调溯源的工作,从流调到现场调查,从数据协查到判定密接,一个人能全套跟一个病例。但是随着病毒传播速度加快,流调溯源不能仅依靠一个人或一个科室的力量了,基本上全中心都要参与,还有政府各部门的联动。

可以说,随着防控难度加大,风险点位排查组才应运而生。

风险点位排查的概念,是在2020年新发地聚集性疫情发生后提出的,去年正式应用。今年3月出现疫情后,东城区正式成立风险点位排查组,目前由我来负责。

风险点位排查组的工作细致与否,关系到现场组能否第一时间获取关键信息,风险区域、风险人群能否快速科学划定。为此,我和我的组员会根据反馈情况,实时更新风险点位信息和人员、环境采样情况,建立起风险点位信息库,以便快速、准确地查询、定位,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新京报:

你认为,今年3月以来,东城区出现的疫情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孙冰洁:

今年3月,东城区曾出现疫情,主要涉及学校、烤鸭店等。相比此前海淀区通过邮件引发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此次疫情是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北京发生的较大规模的传染。

另外,东城区平房区比较多,且疫情第一次涉及学校,传播情况比较复杂,防控难度大,相应地,流调、风险点位排查、现场调查的难度也在增大。

没有完美的流调,但会奔着100%去努力

新京报:

参与本轮疫情的风险点位排查,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孙冰洁:

快是第一位的。建立起完善的流调溯源体系,扁平化指挥管理,加强平时的培训和演练,做到随时待命的状态。像3月份东城区发生疫情后,我们改为集中办公模式,本轮疫情发生后,我们就能立即应急响应,节约了很多时间。

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加快,传播力变强,所以,我们要有更快的速度、更精准的判断,才能把疫情控制住。

新京报:

目前,北京已进行多轮重点区域核酸检测筛查,社会面仍有零星隐匿传染源,对此你有压力吗?

孙冰洁:

压力肯定还是有的。目前,各区都建有风险点位数据库,可以信息共享,快速梳理病例之间的联系。最好的情况是所有感染者的感染来源都清晰,如果源头清楚,我们只需把风险人群都控制住,理论上就能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了。但社会面仍有零星隐匿传染源,说明传播链条还没有完全明朗,作为流调人员,我们还需要努力。

说实话,我认为没有完美的流调,不可能100%找到所有的风险人群,但我每次都会奔着100%去努力。

现在的流调已经优化为公卫、公安、工信通力合作的“三公(工)”流调机制,这其实是一次质的飞跃,加上大数据、信息化、科技化等手段,流调会越来越快速、越来越准确。社会面动态清零,我相信只是时间问题。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白爽 校对 赵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