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

新华全媒+|世界高血压日:科学了解高血压 避免认知误区

新华全媒+

新华全媒+|世界高血压日:科学了解高血压 避免认知误区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精准测量 有效控制 健康长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血压中心出版的《中国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指南(2021)》显示,高血压是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病,患者超过2.7亿人,是城乡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但不少人仍对高血压这个“无声杀手”存在认知误区,认为年纪轻就不会得高血压、血压降了就可以停药等。

  误区一:血压高了但是没感觉,问题不大?

  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专家指出,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是逐渐升高,所以没有明显感觉,但高血压却时刻损害着患者的血管、心脏、肾脏和其他器官。如果不及时治疗,高血压会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肾衰竭、主动脉夹层等健康问题。

  误区二:年纪轻,不会得高血压?

  任何年龄都可能得高血压。随着年龄增长,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高血压,所以年轻人也需要进行高血压筛查。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父母或近亲有高血压,那么本人也有患高血压的可能。不过,每天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延缓甚至预防高血压。

  误区三:血压冬季高,夏季正常可以减少药量吗?

  血压存在季节变化,一般冬高夏低。尤其是血压轻度升高的患者,到了夏天血压就会降低,不吃降压药也可以保持正常。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伟丽介绍,如果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服药等实现血压120mmHg/80mmHg以下,并且能够持续稳定几周时间,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减少药量。但是患者也要注意持续监测血压,一旦有所升高,要及时就医。

  误区四:血压已经低于140/90mmHg,是不是就可以停药了?

  专家建议,患者不要自行停药,要严格遵医嘱逐渐减量观察。血压正常是药物控制的结果,而不是已经“治好了”高血压,血压的重点在于控制,自行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再次升高,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终生服药。

  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能帮助预防或管理高血压,但并不能治愈高血压。对于中高危风险的高血压人群,应立即进行降压药物治疗。

  误区五:降血压是不是越快、越低就越好?

  血压稳定能够让人体有好的血液循环,有助于保护心脑肾血管靶器官的功能。无论是高血压还是低血压都会对身体有一定影响,所以降压越快越低并不意味着越好越安全。

  “过快的血压下降会出现大脑的低灌注状态,特别是老年人易发生头晕或摔倒的情况。”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血压中心主任医师张慧敏说,降压治疗应该缓慢平稳,通常二到四周内达标是安全的。

  误区六:没有高血压,还需要定期测量血压吗?

  定期测量血压非常重要,尤其是曾被诊断患有高血压的人。高血压患者早、晚各测量2到3次,血压正常者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公众要经常记录血压测量结果,确保日常血压控制在135/85mmHg以下。

  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吸烟、长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体力活动不足者等是高血压的高危人群。高危人群要经常测量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关注血压变化,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血压为正常高值120至139mmHg /80至89mmHg的公众应当及早注意控制危险因素。(记者彭韵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