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

方方日记德文版上线 方方的“封城日记”为什么受追捧?

方方的《武汉日记》是怎么回事?还有网友表示希望方方去美国写日记,据悉方方的《武汉日记》英文版(Wuhan Diary: Dispatches from the Original Epicenter)在亚马逊预售,预计出版日期为6月30日,作者Fang Fang,共208页,有电子版和精装版,其中电子版价格为12.99美元。 ​

武汉封城这一个多月来,夜晚上床前,早晨起床后,武汉人第一件大事就是看“方方日记”,既从她那儿了解疫情的变化,也从她那儿感受武汉人的忧戚。这是华中师大教授戴建业教授说的话。其实何止武汉,有我的朋友圈里也不时看到朋友们转发的“方方日记”。相比媒体报道,“方方日记”更像散文,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新闻报道。正如戴教授所说:“方方日记”是难得的日记体散文,更是宝贵的武汉封城“信使”。

方方(原名汪芳,祖籍江西彭泽,生于江苏南京,现居武汉,中国当代女作家,湖北作协原主席,代表作《万箭穿心》《风景》,最新长篇《是无等等》。在这次疫情中,作为武汉居民方方也被困在家里,她与其他市民一样对封城感同身受。在某种意义上,她相当于一线记者,加上作家细腻的观察、炽热的情感、个性鲜明的写实写意,表达了公众喜欢看的内容,也传达了网民愿意看到的内容,从而在网络传播中产生共鸣和共情,由此大受欢迎并不奇怪。

从新闻的角度来看,我不赞成把“方方日记”看得太高,它不能取代权威的真实的新闻报道。从传播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方方日记”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声音,它反映了疫区市民的真情实感,这在官方报道中往往被忽略的。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有人认为“方方日记”是个失败的作品,因为它的新闻性大于文学性,但我倒觉得“方方日记”不失为一部好的网络文学作品。从舆情角度来看,方方日记无疑会被推到风口浪尖。

这种声音对抗疫有利吗?这恐怕是“方方日记”最有争议的地方。有人认为,“在媒体的宏大叙事和短视频平台的“美好生活“之外,这些碎片共同构成了疫情之下最真实的人间万象,没有哪一种声音比其他更重要。”我基本同意这一观点,这种声音让我们对真实有更全面的了解。只要它没有触碰某些政治红线,只要它对抗疫主旋律没有形成大的干扰,为什么不能允许它的存在呢?在大家都沉默的时候,这种声音犹为可贵。

其实不仅仅是方方,在这场灾难面前,有不少有知识有思想的自媒体人也发出理性的声音,反思的呐喊。偏听则暗,兼听则明。此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 让你活得更明白——读疫情中那些自媒体文章有感 》。我认为对于这些有良知的自媒体,我们不应视为洪水猛兽。如果有的太过偏激或不符合事实,那就把它删掉好了。对于善意的批评,我们要保持宽容,这也是一种文化自信。

对于“方方日记”,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有人认为她太矫情,有人说“方方日记”是失败的作品。对于这些说三道四我是不以为然的,正如戴建业教授所说:面对方方,我们这些爷们难道就没一点愧意?直面困难、反映问题,再作点反思,有何不可?诚然,我也不赞成把“方方日记”捧得太高,就真实性而言,我觉得它不如“蜘蛛猴面包”拍摄的短视频,这是最写实的封城纪录。但在反思疫情的思想性方面,它不及“方方日记”。

“既然世间没有绝对的感同身受,方方的日记,必定也不是全民教科书。看或者不看,是个人的选择,然而,真实记录的价值,不会因为个体的喜恶而变质与打折。”我觉得“方方日记”的存史价值远大于新闻价值,尽管有悲愤的呐喊,但方方也是有所克制的,毕竟她不想被误解或过度解读。我觉得“方方日记”的记录大于思辨,如果从反思和评论的角度来,易中天老师和杜骏飞教授的文章写得更好。

这次疫情催生了一种自媒体文体——日记体,各大社交平台一时间涌现了大量以“武汉日记”、“封城日记”为题的图文以及视频内容。例如作家方方、“阑夕”、”小引诗歌“等都是武汉日记的记录者。除了图文日志,Vlog的普及让视频日记在此次疫情信息输出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在B站搜索“封城日记”,其中逾659条视频都是up主以个人视角记录的疫情生活。Vlog成为他们分享情感宣泄情绪的重要载体。

截至目前,抖音上的“封城日记”、“武汉日记”话题播放量累积达2311W次,参与视频达2144个。微博更是联合央视新闻发起#武汉日记#话题,其中#封城日记#话题阅读量高达24.2亿,讨论次数达60.9万。“日记体”在网民和自媒体的记录中起风,然后迅速吹向了专注于实地报道的传统媒体,“南方都市报”、“长江日报”的武汉日记、“澎湃新闻”的医护日记、治疗日记等都用起了“日记”这一记叙性应用文体,传递发生在疫情里的感人故事。

日记体的记录不仅成为自媒体发声的一种方式,而且成为传统媒体收编自媒体的一种媒体融合的跨界行动。“武汉日记”的全网刷屏使其成为了这次疫情中最受瞩目的话题IP。追溯其走红根源,仅靠网友的日常记录不足以形成“风暴”,KOL的有力发声和注意力稀缺是其爆发的关键。这让我想起一段名言: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还有更重要的内容,烦您要找一下)

其实,“方方日记”并非完美的作品,但那么多人追着看,表明人们对真实的渴望;诸多“封城日记”、“武汉日记”之所以成为一种倍受欢迎的文字,表明公众对真相的渴求。在疫情这一特定的传播环境中,当信息不能满足公众对真实、真相需求的时候,此类来自民间的声音便具有稀缺性,从而吸引着公众的注意力。这也是网络舆论场的一个特点,这也是给我们提出一个课题:如何在各种声音和矛盾中寻求共识。

对此有网友表示我觉得她写日记抛去一些错误,还可理解,我觉得还不错,揭露了一些问题,不一样的声音带给了一些不一样的思考。但是这个亚马逊出书我真的有点看不懂了。而且这配文明显有些抹黑中国啊。不知道是方方本人的做法,还是被人利用。静等后续。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