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震惊全国的艾滋病第—案

-

2022年4月16日发(作者:北京汉石桥湿地公园)

名案回眸《检察风云》

新闻综合版2014/1081

震惊全国的艾滋病第一案

文/筱禾

案件背景

2005年末,19名因在黑龙江北安建设农场职工医院输血而被感染艾滋病的患者,

向法院提起了3000余万元的赔偿请求,引发全国媒体的关注,央视《东方时空》栏

目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当时,记者亲赴北安,对这起号称中国艾滋病第一案的案件

进行了采访。今天重新回顾该案的来龙去脉,记者对其中细节仍然记忆犹新……

悲从喜生,

生孩子顿陷病痛困扰

黑龙江建设农场始建于

1956年,位于小兴安岭南麓,

北安市境内。记者从哈尔滨来

到建设农场,在一间狭小的平房

里,采访了当事人之一的于明贺。

28岁的于明贺和妻子李晓红都

是农场职工,两人1997年结婚,不久,

李晓红怀孕了。于明贺喜上眉梢,对她照

顾得更加无微不至。李晓红快临产时,于明

贺主张去农场以外的大医院生孩子。李晓

红认为,当地的建设农场职工医院也是一级

甲等医院,连外科手术都能做,接生孩子应

该没问题,去外面的大医院要花很多钱,有

点犯不上。而且,住在农场附近的女人都选

择在这家医院生孩子,没见过有谁出过事。

再说,这家医院坐落在农场场部西侧,离他

们家只有百米之遥,两三分钟就能走到。于

明贺见妻子的话有道理,妥协了。

1998年1月8日,李晓红住进了建设农

场职工医院妇产科。下午,她出现临产症

状。医生检查后说,她骨盆狭窄,子宫内羊

水不足,顺产有困难,最好做剖宫产术。于

明贺同意。

下午2点,李晓红被推进了手术室。随

着手术室的门“咣当”一声关上,于明贺的

心也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直到40分钟后

里面传出婴儿的啼哭声,他绷紧的神经才

松弛下来。

不一会儿,护士把婴儿抱出来,说是男

孩。于明贺望着儿子粉嘟嘟的小脸,笑得合

不拢嘴。他问:“我妻子怎么样?”护士没有

回答他,抱着孩子匆匆去了婴儿室。于明贺

顿时忐忑不安:孩子平安降生了,妻子却半

天没有从手术室出来,这是怎么回事?

手术室的门终于开了,一个医生走出

来,表情严肃地告诉于明贺:“病人子宫和

胎盘粘连到一块了,引发大出血,现在必须

要做子宫切除术。做手术要输血,

你看看用谁的血?”

于明贺曾念过医

专,毕业后在医院里实

习过,后来阴差阳错才

没有从医。他知道女人

生孩子犹如闯一道鬼门

关,弄不好会出人命,现在听

说妻子大出血,他的头“轰”地

大了。

医生似乎看出了于明贺的担忧,

安慰他说:“手术不会有什么意外,现在

当务之急,是找到血源。”

于明贺是AB型血,而妻子是A型,他

无法给妻子输血。

医生建议:“去找孙老四吧,他是A型

血,他要是不在,找他老婆也行,他老婆是

O型血。”于明贺认识孙老四,他和他老婆

都是外地人,来建设农场一年多了,夫妻俩

靠为生,被当地百姓称为“血鬼”。妻子

命在旦夕,于明贺顾不得多想,同意了医生

的建议。

孙老四很快被找到了医院。负责采供

血的医生从孙老四身上抽出了800CC的

血,于明贺向医院支付了1600元钱。

见医生拿着血浆要进手术室,于明贺

担心地问:“孙老四的血化验了吗?有没有

Copyright©博看网htsReserved.

82人与事

名案回眸

问题?”医生有些不耐烦地回答:“我们还

能不化验?这是医院啊。放心吧,不会有问

题的。”

鲜红的血浆缓缓地输进李晓红的血管

里,她终于转危为安。

几天后,于明贺高兴地把妻子和儿子从

医院接回家,给儿子取名于石宝。

2000年5月的一天早晨,李晓红突然

感到浑身发软,胳膊和腿也有些酸痛。她以

为这两天忙碌累了,只要休息一下就会好。

岂料到了中午竟发起了高烧。于明贺午休

回家,看见妻子脸像炭火似的,急忙把她送

到建设农场职工医院。在医院李晓红打了

退烧针,但体温并没有下降,接着,她又继

续打了一个多星期青霉素,体温才恢复正

常。

发烧时,李晓红口腔出现溃烂,鼻子经

常出血。后来,她牙齿开始脱落,并且腹泻

不止,体重迅速下降。于明贺实在不放心,

便带她到北安市的医院诊治,医生诊断为肺

结核病。治疗一段时间后,肺结核病又被排

除了。然后,哈尔滨的一家大医院又按白血

病收治她,住了一个多月的医院。最后这里

的医生也表示无能为力。于明贺不甘心,背

着妻子在哈尔滨的多家医院穿梭。可是,没

有一家医院能够确诊和治疗,他们只好失望

地回家。

2003年“非典”肆虐时,李晓红恰巧发

烧,当地医院怀疑她感染上了SARS病毒,

对她进行隔离。之后,她依然时常发烧,而

且每次发烧都持续一两个月。

采访时,于明贺告诉记者,妻子得病前

勤快能干,可自从得病后,她什么活儿也干

不了。到2004年夏天,她病得连腰都直不起

来,整天只能躺在床上,饮食起居全靠于明

贺照顾。

李晓红的父亲退休前是电工,母亲是

退休教师,于明贺靠机动三轮车拉脚和耕种

农场的土地赚钱,每年能挣几万元。如今,

为了给李晓红治病,不但花光了家里的全部

积蓄,而且欠了一屁股外债,连李晓红父母

的养老钱也全部拿了出来。这个家陷入了窘

境。

于石宝还小,有时看见别人家的孩子

代。

2004年8月的一天,于明贺去农场医院

给妻子开药。路上,他遇到了同样去这家医

院看病的宋威和李华夫妇。

于明贺见到李华时,简直不敢相信自

己的眼睛。李华和李晓红曾是同学,以前经

常找李晓红聊天。那时,她脸红润,体态

丰盈,浑身充满着活力。后来她开了一家水

果店,由于生意忙,很长时间没和李晓红联

系了。如今眼前的李华却面铁灰,身体瘦

弱,要靠丈夫搀扶才能走路,一副病怏怏

的样子。于明贺连忙问宋威:“你妻子怎么

了?”

宋威苦笑一下说:“两个月前,她就开

始消瘦,到医院看,大夫说营养不良。现在

拉肚子,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于明贺吃了一惊,李华的病怎么和妻子

的病那么相似啊?他和宋威又聊了一会儿,

便各自忙去了……

宋威带着妻子到了建设农场职工医

院,医生针对“痢疾”进行了输液治疗。可

是,打了几天针后,李华的病情非但没有好

转,反而愈发严重,出现了呼吸困难。丈夫

宋威看情况不好,赶紧把自家的货车卖了,

又向朋友借了一些钱,把妻子送到了哈尔滨

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04年9月4日,哈医大一院对李华进

行了HIV抗体检测,确诊她患上了艾滋病,

而且已经发作。宋威得知诊断结果后犹如

遭到晴天霹雳,当即瘫坐在地,双手掩面,

“呜呜”地哭起来,“这怎么可能……怎么可

能啊……”

很快,经有关部门调查认定,李华是在

建设农场职工医院做手术时,因输血感染的

吃零食,他会馋得挪不动脚。于明贺看见儿

子着小嘴的可怜模样,只能含泪把他拖回

家,告诉他要省下钱给妈妈治病。

更让于明贺焦虑的是,没有哪家医院能

说清李晓红得的是什么怪病。

艾滋病。至此,该医院非法采供血传播艾滋

病的黑幕终于被揭开。

原来,2002年6月8日,李华因腹痛被

送到农场职工医院,经B超检查是宫外孕,

需要手术。医生让宋威赶紧找血源,宋威打

电话找来了李华的父亲和自己的同学孙老

四。医院给他们做了配血化验。正在这时,

一位姓周的医生拉过宋威说:“你看老爷

子那么大岁数了,就别抽他的了。抽你同学

的,以后这人情也不好补。我看,就抽血鬼

的吧,花点钱却省心。”宋威问:“那血健康

吗?”周医生肯定地回答:“哪能不健康呢?

化验室都化验了,没事!”宋威放心了,答应

用孙老四的血。就这样,医院从孙老四身上

抽了400CC的血,输给了李华。宋威付了

600元钱。宋威做梦都没有想到,这600元

竟给妻子埋下了艾滋病的祸根。

随后专家确定,包括李华在内的19人,

因建设农场职工医院非法采供血感染了艾

滋病。在这19人的名单中,“李晓红”三字赫

然在上面。至于于明贺,他在后来的检测中

也被查出感染上艾滋病毒。庆幸的是,他们

的儿子于石宝安然无恙。

当初,李华患艾滋病并回到农场的消息

传开后,被要求抽血检测的人都万分紧张,

李晓红和于明贺也不例外。于明贺见妻子的

病症和李华相似,心里像压了一座山。但为

不让妻子看出异常,他每天都要强作笑脸抚

慰妻子。丈夫虽然没有说,但直觉告诉李晓

红:自己恐怕也遭遇了和李华相同的命运!

她不愿让丈夫担心,每天忍着病痛装出若无

其事的样子,这对苦命夫妻俩谁也不想把这

层“窗纸”捅破,都把眼泪留给自己。

2004年9月26日,农场通知于明贺去

取李晓红的检测结果。于明贺忐忑不安地来

到医院。有关人员将李晓红患上艾滋病的

实情告诉了他,让他做好妻子的工作,还说

明天清早就把李晓红等四名艾滋病患者第

一批送往哈尔滨治疗。

于明贺尽管已做好心理准备,但还是觉

得犹如五雷轰顶:妻子才33岁啊!命运却残

酷地将她的生命拖入尾声,这是多么大的

悲哀呀!轻易不流眼泪的他泣不成声……

李晓红被送到农垦总医院时已生命垂

晴天霹雳,

19名患者输血染艾滋

与于明贺夫妇有着同样遭遇的还有

宋威和李华夫妇。夫妇俩都是老农垦的后

Copyright©博看网htsReserved.

名案回眸

危,医院使用了大量特效药,才使病情得到

控制。

不久,于明贺和农场另外14名艾滋病

感染者一道,被送到了农垦总医院。夫妻俩

在这种特殊的地方相见,双方都悲痛万分。

李晓红得知儿子已被送到父母家,才稍稍放

心。

患上了艾滋病,没有人愿意和他同桌;课间

休息,小石宝也总是一个人待在教室里,就

连老师也很少和他说话。有一天下课后,一

个同学往教室外跑去玩时,不小心把自己的

文具盒碰翻了,铅笔、橡皮等撒了一地。于石

宝见状,弯下腰帮那个同学把落在地上的东

西捡起来,放回到文具盒里。谁知,他的好

心没有换来好报,那个同学竟埋怨小石宝摸

了他的东西,和小石宝大吵起来。

回到家,小石宝向父母诉说了自己在学

校受到的侮辱,还说不想再上学了。于明贺

夫妇除了安慰,再也无能为力。

而备受社会歧视的何止于明贺一家。

27岁的孟芳到建设农场职工医院分

娩,医生说她贫血,要输点才能做剖宫产

术。孟芳找来了姐姐做血源,医生却说:“输

‘血鬼’的吧。”于是,孟芳的丈夫听从医生

的建议,花600元从孙老四妻子那里买来

400CC的血液,输进了孟芳的体内。

孟芳的儿子出生未到百天就发烧,伴有

淋巴结肿大等。经有关部门认定,她的儿子

是这次事件中年龄最小的艾滋病感染者。

孩子现在已经五岁了,可没有一个学前班肯

收他。

共同的命运,让这些遭遇到不幸的人

们走到一起。2004年末,于明贺等16人联

合起来,聘请了国内知名医疗诉讼专家、代

理过多起输血感染艾滋病大案的山西律师

周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2005年5月10日,周斌律师代理受害人

向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了3000余万

元的赔偿诉讼。后此案在黑龙江北安农垦

法院立案。

与此同时,有关司法部门也介入调查。

2005年6月22日,北安农垦法院以非法采

集、供应血液罪,判处原建设农场职工医院

院长汪均有期徒刑两年;判处前院长黎智勇

有期徒刑五年;判处检验室负责人杨续有期

徒刑十年。刑事部分审理完毕后,2006年1

月17日,黑龙江省农垦中级法院针对本案,

进行了第二次开庭审理。此次审理的是本案

的民事部分。

记者在建设农场采访时提起孙老四,

几名接受采访的艾滋病感染者恨得咬牙切

《检察风云》

新闻综合版2014/1083

齿。一名受访者说:“我们全让孙老四两口

子害惨了。现在回想起来,孙老四两口子是

明知道自己有艾滋病还。有一次孙老四

亲口说过,我死了,得造成轰动。当时我没

当回事儿。谁能想到他有艾滋病啊,要知道

就是死了也不会让他给我们输血啊。不过,

仔细想想也不全怪他,他一个人是不能把我

们这些人推进深渊的。他一定和医院有利

益关系!”

记者又从有关部门获知,孙老四和他

妻子黄某的下落均已查实,黄某于2001年7

月死亡。孙老四在2004年8月回到老家克山

县,可他刚下火车,就因死在了站

台上。

黑龙江农垦中级法院开庭审理本案

后,法院在当事人间大力斡旋。2007年8月

初,双方当事人终以逾千万元的赔偿条件达

成和解:每名受害人从被感染时起算,每月

获得3000元的各项补偿费用,并将终身给

付;另外每人将获得10万元精神损害抚慰

金。初步测算,责任方需支付的前期赔偿费

用达400余万元;日后定期支付费用累计将

超过千万元。

记者采访时得知:建设农场医院已经

将400余万元的前期赔偿费支付完毕;另

外,每名受害者每月3000元的补偿费正在

逐月发放。至此,这起轰动国内外的中国艾

滋病第一案中的受害者和家属,总算在悲痛

之余得到了些许宽慰。

记者采访了解到,建设农场职工医院已

经采取了积极的防范措施,避免类似事件

再次发生。

2013年12月,记者通过关系联系到了

建设农场医院原院长汪均。汪均说,他出狱

后已经没有公职,生活贫困潦倒。由于19名

患者被感染艾滋病事件影响太大,自己又是

该事件直接责任人,难免会听到一些冷言

冷语,因承受不了压力,自己患上了肺癌。目

前又发现了骨癌、结肠癌,时日不多了。他很

后悔当时疏于管理而给19个无辜的人带来

祸端,表示赎罪。

(未经作者许可,本文谢绝一切形式的

转载)

编辑:郑宾393758162@

巨额索赔,

补不了受害体身心双痛

2005年8月4日,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的

李晓红和于明贺等18个患者(李华已去世)

回到了农场。

记者采访时感触最深的就是这些艾滋

病患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于明贺告诉记

者,回到家他们夫妇才发现,周围人看他们

的眼光全变了。以前开机动三轮车时,遇到

熟人坐车,于明贺从来不收钱。若是左邻右

舍谁家有事情,他跑前跑后帮忙。可现在,

所有的朋友竟都不和他来往了。

一次,于明贺得知一个朋友的儿子结

婚,咬牙拿出省吃俭用攒下的100元钱,打

算送给朋友后就回家,不在那里喝喜酒。到

了朋友家,他把钱放在桌子上,想要转身往

回走时,那个朋友却将一个塑料袋套在手

上,小心翼翼地将钱拿起来,连同塑料袋一

起塞在了他的口袋里,随即又拿起一块抹布

擦桌子,说:“你家生活困难,我不忍心收你

的礼钱。”朋友虽然这样说,但于明贺已从

朋友的动作和眼神中,看出了朋友对他的恐

惧。那一刻,于明贺的心就像被踩踏的薄冰

似的碎了……

和丈夫比起来,李晓红遭受到的歧视

更令人寒心。一天,李晓红拿着两件毛衣来

到一家干洗店,恰巧这时有两个打扮时髦的

妇女走进店里来,她们手上也拿着要干洗

的衣裳。这两个女士看见店主要收李晓红

的衣服,马上毫不客气地说:“你不能给她

洗,别把我们传染上。”店主一听,连忙把李

晓红的衣裳扔在地上,面带愠地说:“快

拿走,快拿走,你们这人不要给别人添乱

了。”李晓红脸煞白,拣起衣服,转身低头

默默地离开了。

在学校,很多同学都知道于石宝的父母

Copyright©博看网htsReserved.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