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天地人”三部治疗失眠症60例临床疗效观察

-

2022年4月17日发(作者:莫高窟预约)

医学信息 2010 ̄E6H 第23卷 第6期 中医中蔼.中面医结合 

; 

“天地人"三部治疗失眠症60例临床疗效观察 

胡志斌 

【摘要】目的:观察“天地人”三部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失眠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采用“天地人”三部疗法治疗,治 

疗1个疗程后进行自身前后对比,通过匹兹堡睡眠重量指数(PsQI)、中医症状积分值观察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后PSQI及中医症状积分值 

较治疗前大部分有明显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或P<O.O1)。结论:“天地人”三部疗法治疗失眠症具有确切疗效,值得临床推 

盘甩 

【关键词】失眠症;三部法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6—0173--02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之一,因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倍受 前减少不足35.0 。 

医学关注。失眠在中医中被称为“不寐”、“不得眠”等,大量的古代医学 

2.3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均数士标准差,两组计量资料 

文献和现代临床报道表明,治疗失眠有一定的疗效,笔者从事 比较先进行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检验,满足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时采用t检 

临床数年,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出一套对于失眠有较好疗效的 

验,满足正态性不满足方差齐性时采用tI检验,不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 

方法一“天地人”三部疗法,即头面(天)、足部(地)、背腹部(人)三部 

性检验,采用秩和检验。所有ll缶床资料数据由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 

位联合。笔者采用此法治疗失眠症患者6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 处理。 

报道如下: 3结果 

1临床资料 

3.1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各成分得分、总分比较见表1。 

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来源于2007年9月~2008年1月期间 表1 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各成分得分、总分比较 

湖南株洲中医伤科医院的住院患者。6O例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 

标准,同意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23例,女37例;年 

龄18~65岁,平均(46.15土11.35)岁;病程1~4月,平均(1.95士 

0.72)月。 

1.2诊断标准:①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 

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中有关“不寐”的诊断:入寐困难或寐 

而易醒,醒后不寐。甚至彻夜难眠;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 

症;经多系统和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②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 

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z]中非器质性失眠症诊断标准:几乎以失眠为 

唯一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或醒后不适感、疲乏、 

注: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PSQI有显著性变化,PSQI下降明显, P 

白天困倦等;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对睡眠数量、质 <o.05,一P<0.01。 

量的不满引起明显的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至少每周发生3次,持续1 

3.2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值比较见表2。 

个月。 表2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值比较 

1.3纳入标准:符合失眠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在18~65岁,并 

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均可纳人为观察病例。 

1.4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②已接受其 

他有关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的指标观测者;③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 

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用于以上系 

统疾病治疗的除外)等;④某些特征人如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 

上的患者(用于儿童或老年患者治疗的除外);妊娠或哺期患者(用于 

保胎或产后患者治疗的除外)等;⑤与具体研究病种有关的其他需排除 

的因素。 

2方法 

2.1“天地人”三部疗法操作程序:被操作者解大小便,换上宽 

松的睡衣,在沙发椅上取半仰卧位。同时要求被操作者静卧,放松心情 

第一步:先中药泡脚,同时对头面部(天)(10分钟):医者站在患者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值下降明显,’P<O. 

头顶端,开天门分阴阳,即用双手拇指由印堂交替直推至神庭,然后从印 O5。 P< o.o1 

堂分推前额至两侧太阳穴3~6遍;指按揉前额及眼眶穴位3~6遍;一 

4讨论 

指禅推或指按揉头部三经上穴位,从前往后操作3~6遍;扫散五经、拿 

大量临床观察和理论研究表明:昼夜阴阳节律失调,阴阳失交 

五经、叩击头顶、捏拿颈项结束。第二步:足部(地)(左右各15分 

是失眠的主要发病机制;脏腑功能失调为失眠的主要病理基础。失眠是 

钟):在中药泡完脚后,先左后右进行足部常规(手法主要有指、掌的 

昼夜阴阳节律失调、脏腑功能紊乱而致的症候。“天地人”三部推 

点按揉、推擦刮等,配合捏拿、叩击和运动踝、趾关节)。操作反射区顺序 

拿疗法,是在对失眠的中医发病机制全面认识,规范选穴、量化手法 

是肾、输尿管、膀胱,额窦、三叉神经、小脑、颈项、颈椎、鼻、大脑、脑垂体、 

的基础上所创立的具有调节睡眠一觉醒节律的治疗方法。 

甲状旁腺、甲状腺、眼、耳、斜方肌、肺及支气管、左心脾(右肝胆)、胃胰十 

本研究观察结果表明,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中医症状积分作为 

二指肠、小肠、结肠及直肠门、脊椎、髋关节、坐骨神经、肩肘膝关节、上 

疗效评判标准,采用“天地人”三部疗法治疗6O例失眠患者具有较 

下颌、扁桃体、气管、内耳迷路、胸腹、上下身淋巴系统等,重点按揉大脑、 

好疗效,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小脑干、额蜜、心、脾、肝、肾及失眠点反射区。第三步:背腹部(人) 

中医理论认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头”。说明头部与 

(背5分钟、腹10分钟):做完足部,热水洗脚之后。让患者先俯卧 

内的各脏腑器官的功能密切相关,头面部为诸阳经之会,总领一身阳气 

位,掌按揉腰背部起手,然后指按揉、滚、一指禅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 

又络全身阴气。头面部治疗,能安神定志,达到潜阳而益阴,使阳入 

穴位,重点是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各1分钟}最后进行夹脊推、捏 

于阴,阴阳调和则不寐可愈[3]。通过头面,可加强经气流通,经络通 

拿、叩击、拍打腰背部;再让患者改为仰卧位,进行按揉、捏拿、摩腹和松 

达,使气血通而无阻,使气、血、神相互为用,养其志,安其神[4-53。足部 

振腹部结束。每日一次,连续操作1o天为一疗程。 ,俗话说“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现在有人认为失眠是亚健康 

2.2观察指标:①睡眠质量评定: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价患 

状态主要临床特征之一,也是衰老的主要症状。中医认为有六 

者睡眠质量[3],选用PSQI睡眠总分、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日 

条经脉至达足,又与手六条经脉相联系,内联络五脏六腑,通过足部按 

问功能障碍作为主要评定标准。②中医症状疗效标准:应用自拟失眠观 摩,可通过经络的作用,疏通气血,可调节脏腑阴阳平衡的功能[6]。再根 

察表对中医症状进行调查,对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I临床症状积分值及疗 据全息胚、神经反射及血液循环学说,认为足部反射区,可启动机体 

效指数进行比较。疗效指数一(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 内部调节机制,产生“内源物因子”,通过神经末梢激活大脑、脏器等 

分×lOO 临床痊愈:治疗后证候积分值较治疗前减少90.o 以上;显 组织的潜能,起着一个双向调节作用,同时改善足部血液循环,清除尿酸 

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值较治疗前减少70.0 ~89.9 ;有效:治疗后证候 结晶,有助于抗衰老和调节睡眠的作用。背腹部,是根据“俞幕配 

积分值较治疗前减少35.0 ~69.9 ;无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值较治疗 穴”原则,中医认为背部主要是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选“背俞穴”为主, 

173 

中医干菊·中西医结合 2010年6月 第23卷 第6期 医学信息 

; 

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电针治疗 

王玉波 

【摘要】目的:进一步完善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康复治疗,提高治愈率。方法:对2007年3月~2009年3月25例持续植物状态病人行电针康 

复疗法,并总结经验。结果:Ⅲ级重残5例,Ⅳ中残I4例,V级良好6例,意识恢复24例。结论:采用电针康复治疗是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较 

理想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持续性植物状态;电针;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o6—1959(201o)O6—0174一O1 

2标准及结果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各种危重疾患监护仪器和设备的更 

新、以及社会急诊体系的逐步完善,危重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但同时 

也带来了一个新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出现大量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 

者,俗称“植物人”。据1998年的统计,我国PVS患者约7~1O万,并且 

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此类患者死亡率高、致残严重,至今对PVS仍无特 

效的治疗方法,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PVS已成为国内外严重 

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本文将我院2007年3月~2009年3月25例持 

续植物状态患者采用电针治疗方法做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i.1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l8例,女7例,年龄20~59岁。昏 

迷状态,1~9个月。脑外伤手术后18例,脑出血术后1例,脑肿瘤术后 

1例,脑于出血2例,广泛性脑梗塞2例,混合性脑中风l例。 

1.2方法 

1.2.1 电针治疗方法:本组病人采用头针和体针根据临床表现综 

合取穴针刺。头部:额中线,顶颞后斜线,百会、四神聪(术后头部缺损颅 

骨处,禁止针刺以免损伤脑组织。)水沟。语言、吞咽障取上廉泉,廉泉、 

人迎、水突、扶突、天鼎、速利金津玉液出血。大小便失禁取:气海、关元、 

中极、水道、归来、三阴交、肾俞、膀胱俞、上腾、中腮 双上肢取:肩三针、 

天宗、曲池、透少海,手三里,外关透内关、合谷,腕骨。双下肢取:环跳、 

殷门、委中、承山、风市、阴陵泉、足三里、条口、三阴交、行间、涌泉。颈部 

取:“风池、天柱、大杼透厥阴俞,心俞透膈俞、肝俞透脾俞,肾俞透大肠食 

俞、关元透膀胱俞”。 

视病质情况,每次选择1O~2O个穴位针刺,行大补大泻强刺 

激,得气后留针。加治疗仪,选择连续波及疏密波交替使用。最针治疗 

时间30min,每天电针治疗1次,1O次为一疗程,休息2~3天,继续下一 

个疗程。 

1.2.2治疗方法:本组病人根据临床表现采用仰卧位或俯卧 

位施治。仰卧位:颈部:轻推、捏颈前部各肌,轻按压上廉泉、廉泉及 

双侧人迎、水突、扶突、天鼎等穴,帮助病人做头部前屈、上下、左右旋转 

运动10 ̄20次,去除主枕位、运动锻炼颈部各肌,恢复颈、咽、喉肌肉 

功能,促进语言、吞咽障碍的康复。腹部:气功摩腹,以肚脐为中心,从右 

到左,由小到大顺时针,每次12O圈,能促进肠道蠕动功能。尿失 

禁:按压气海、关元、中极、水道、归来等穴。双上下肢:从远端推向近端, 

拿、推、按、抖后被动运动四肢关节,做各个关节各个方向的运动,活动度 

由小到大,动作轻、勿用力过猛,以免造成关节损伤或脱位。俯卧位:背 

部沿督脉及膀胱经推、擦、摩、拔、按为主,按压华佗爽背1O次,轻拍打背 

部100下,腰骶部如已发生褥疮,在伤口,周围轻轻,增进褥疮早愈 

合。推、拿、摩、擦、捏、拔、按双侧臀部肌及双下肢后各肌、屈、伸、摇 

双膝关节 治疗时间30~50min,每天治疗1次,1O次为一疗 

程。视病情的恢复进展,在医师的指导下训练,坐、站、走。 

2.1治疗标准:治疗5~3O个疗程后统计治疗结果,以Jenlle和 

Bond于l975年提出将治疗结果分为V级为依据。 

2.2治疗结果:结果Ⅲ级重残5例,Ⅳ中残14例,V级良好6例. 

意识恢复24例。 

3讨论 

美国神经病学院对于植物状态的临床定义是:“身体周期性清醒和 

睡眠,但是没有任何具有认知或能够对外界的事情或刺激所表达出行为 

或大脑新陈代谢的证据。”当这种认知丧失持续超过一段时间后,就称为 

持续性植物状(PVS) 我国的意识障碍专业组予1996年提出,凡植物 

状态患者持续1个月以上者可诊断为PVS。目前我国神经外科学会将 

创伤性损伤后3个月未清醒者确定为PVS。 

病人在急性脑损伤后经过一段时期的昏迷状态,一般不超过1个月 

而进入植物状态,开始出现睁眼(动眼神经麻痹除外),最初睁眼是对疼 

痛的反应,也有部分患者可自动睁眼,以后出现睡眠一觉醒周期,初期这 

种周期可不规律或昼夜颠倒,然后逐渐接近正常节律。睁眼时眼球浮 

动,有时固定一个方向或不对称,有时出现短暂的跟随物体或人的眼球 

运动,对突然声响或视威胁可有眨眼反应。当眼球出现持续的跟踪运动 

时,多表明病人开始再现认知。通常无肢体活动,四肢多呈去皮层或去 

大脑状态,肌张力高使关节挛缩,少数可呈肌张力低下。有时可出现无 

意义的头、躯干和肢体轻微活动,或在疼痛刺激下出现一定幅度的关节 

活动,如屈曲或强直。当有逃避或定位反应时,也说明出现了潜意识。 

部分患者一侧上肢有抓握动作或手不停的摸索活动,常被家属或无经验 

的人误认为有目的随意运动,其实是额叶损害的病理表现。角膜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大多存在,少数两侧不对称。多数病人留置鼻饲管,部分 

气管切开,留置导尿管。经日可吞咽流食,但进水易呛咳,多无咀嚼动 

作,常保留咳嗽、作呕、吸吮反射等。大小便偶能用力。无并发症时多能 

保持正常体温、自主呼吸和心血管功能,部分患者早期可有发热、多汗、 

肌紧张、心率快等自主神经症状。多无情感反应。有些病人对伤害刺激 

可出现呻吟,在听到或看到家人时可流泪,听到笑话可有笑的表情,此时 

意识开始恢复。 

针灸具有醒脑开窍、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促进脑神经细胞的恢复 

与再生、刺激处于“休眠”状态的神经细胞、以解除大脑皮层抑制的作用。 

穴位的强刺激,可激活脑干网状觉醒系统的功能,促进脑外伤后持续性 

植物状态患者的意识恢复,起到醒神开窍之效。结合治疗,疏通经 

络,行气活血,滑利关节,两者协同治疗,催醒快,恢复意识显著,使长期 

昏迷卧床而引起制动综合征,能起到更有效的治疗,减轻致残。采用电 

针康复治疗是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单位:136507吉林省四平农垦管理区第一人民医院 

腹部为脾经、胃经、肾经的在,选“幕穴”为主,通过脊背部各俞穴手法刺 

激和摩腹和松振腹部,能调节脏腑功能,达到宁心安神的目的,起着调节 

气血阴阻的重要作用 “天地人”三部疗法是从“天人相应”的 

整体观出发,在上进行操作,采用“天”、“地”、“人”,即“上 

(头)”、“中(背腹)”、“下(足)”三部,腹背前后对应操作程序,既 

突出了中医传统特点,又把经络学说、脏腑学说、反射学说有机地结合在 

起。该法疗效好,易于操作,患者乐意接受,且无毒副作用,不失为治 

疗失眠的一种“绿”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68 

[3]王晓玉,许文莉,殷丽红.头面部结合开背法治疗失眠65例 

[J],中国民间疗法,2002,lO(4):33 

E43 叶金波.头穴为主治疗重症失眠62例[J].浙江中医杂志, 

1998,(7):317 

参考文献 

E5]余庭源,陈秀珍.头面部合以足底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 

LJ].与导引,1995(59):9 

[6] 王雪笠,冯连元,贺银方等.慢性失眠足底穴位治疗及多导堙 

眠图分析[J].与导引.20Ol(6):6 

作者单位:412000湖南省株洲中医伤科医院针灸科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 

出版社,1994:151 

[2]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