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痉挛的物理治疗

-

2022年4月18日发(作者:如何治疗尿蛋白)

痉挛的物理疗法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康复科

张欣

一、痉挛

1、痉挛的利弊

(1)、有利的一面:痉挛可以缓解受损肌肉萎缩的程度;防止

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骨质疏松现象的出现;而且由于痉挛是间歇

性发作,对肢体的血液循环有促进作用;同时,痉挛的存在,

也帮助了部分患者姿势保持、转移和行走等动作的完成。

(2)、不利的一面:严重的痉挛可引起患者肢体的疼痛,痉挛

肌肌纤维长度缩短,关节挛缩变性,影响患者自主运动,降低

其生活质量,从而给自己和护理者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2、物理治疗

(1)、物理治疗的目的

缓解痉挛引起的疼痛,防止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提高

患者的运动能力,尽可能的改善其生活质量。

(2)、神经发育技术

(a)Bobath技术

(1)反射性抑制体位的摆放

一方面可以在痉挛没有出现时,防止其日后的加剧;另

一方面可以对出现痉挛的程度进行相应的缓解。在仰卧位

时,上肢肩胛带处于下降、外展,肩关节呈外旋、外展,肘

关节伸展,伸腕、指和拇外展的位置;下肢髋关节处于微屈

曲、外展、内旋,膝关节微屈曲,足背屈的良肢位的摆方位

置;在坐位时,头部保持直立位,躯干直立,双手互握放置

于身体的前部,双腿微分开、双足足尖向上放置于床上。

(2)对患者身体运动控制点周围痉挛缓解的方法

Bobath认为在缓解痉挛方面,应先从运动控制的中心点

(躯干)缓解肌张力开始。可通过被动的牵拉患侧躯干、被动地

做躯干屈曲、伸展和旋转等动作来完成。对于近端和远端关节的

缓解,与被动关节活动范围的手法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治疗师在

做缓解痉挛的动作时,应着重牵拉痉挛的肌肉,并在关节活动的

末端做暂时的停留,当感觉到肌肉的痉挛程度有所下降时,再缓

慢的回到起始位。当患者肢体的痉挛得以暂时缓解后,必须及时

给患者进行相应得诱发主动活动及运动控制能力的训练,否则,

采取的一切缓解痉挛的手法,将变得毫无意义。

(3)训练中对痉挛的抑止方法

在训练患者上肢功能时,患侧下肢放置于屈曲或负重的体

位;训练患侧下肢时,则采取患侧上肢伸展位,如:让患者上肢

互握,放置于头上部或胸部,还可以由治疗师控制患侧上肢痉挛

的手法等方式进行。治疗师在诱发患者一侧肢体的主动运动时,

就不会引起身体的其他部分痉挛的加重。

(4)利用病理反射抑制痉挛

当训练脑瘫患儿双侧上肢的支撑动作时,可利用紧张性颈反

射,被动的把患儿头部抬起,这样在缓解患儿的上肢屈肌痉挛的

同时,利用诱发患儿双侧上肢伸展与双腿屈曲的动作出现,也为

日后爬行动作训练做准备。

(b)Brunstrom技术

(1)逐步脱离痉挛模式的训练方法

(2)利用病理反射抑制痉挛,诱导主动运动的出现

在康复训练中,在治疗师可以合理地利用这些病理性反射,

从而达到缓解身体局部的张力,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的目的。如让

患者在仰卧位时,患侧的上臂直立,前臂在头上部作伸展动作时

患者便会较容易地完成动作。

(3)利用运动功能恢复每一阶段的特点,诱导主动运动的出现

(C)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

(1)手法接触

(2)时序

(3)口令交流与视觉刺激

(4)慢逆转与慢逆转—保持技术

在不引起肢体痉挛出现的活动范围内,通过加强节拮抗肌收

缩的手法,(即肌肉等张收缩的方法),不停顿地即刻转向与之运

动方向相反的,诱发主动肌自主运动的手法(既由被动到辅助主

动,最终主动运动的方法)。之后,随着主动肌自主运动能力的

提高,一方面治疗师可以逐步扩大患者肢体的活动范围,使之逐

步接近引起痉挛的范围,最终达到主动肌能控制痉挛,自如地完

成任意动作的目的;另一方面,治疗师也可以在主动肌收缩的任

意点上,实施肌肉的等长收缩,一进一步加强主动肌主动收缩的

能力。

(5)节律性发动技术

在实施节律性发动的技术时,治疗师需诱导患者以正确的运动

方向和程序完成动作,尤其是当患者肢体的运动接近到痉挛的模

式时,动作一定要缓慢,以不引起痉挛的出现为目的。

(6)收缩—松弛技术

收缩—松弛技术是治疗师被动地将患者的肢体活动到即将引

起痉挛的位置,令患者在该位置上做痉挛肌的等长收缩后,再由

治疗师辅助患者做肌肉的等张收缩,以提高痉挛肌在这一范围的

收缩能力,之后,把患者的肢体放在新的即将引起痉挛的位置上,

再重复做以上的动作。反复地进行训练,直到患者能完全控制痉

挛,完成主动运动。§

(D)Rood技术

(1)皮肤感觉刺激

通过毛刷、软棒、手指等方法,快速轻刷与痉挛相对应的拮抗

肌收缩,使之交互抑制主动肌痉挛的强度,达到缓解痉挛的目

的;或直接对痉挛肌进行长时间的轻刷,同时起到缓解痉挛的作

用。临床上快速轻刷的方法其频率为2次/秒每一部位刺激的时

间为3秒左右;慢速刺激的频率为1次/3-5秒。还可以在肢体痉

挛的部位冰敷15分钟以缓解症状。

(2)关节负重

关节负重可使关节间隙变窄,刺激关节内的感受器,引起关节

周围的肌肉收缩,从而提高了患者对姿势的控制能力。如:为抑

制患者上肢痉挛,可让患者呈俯卧位,双肘支撑身体的上半部,

这样即使患侧肱骨头进入关节窝,从而缓解了肩关节的痉挛与疼

痛,同时刺激了肩关节内的感受器,为上肢的主动运动做准备。

(3)肢体的摆放

(4)痉挛肌肉的牵拉及反复运动

对痉挛肌肉进行长时间的牵拉或将已延长的肌肉保持在该位

置停留数分钟,可起到缓解和抑制痉挛的作用。同时利用肌肉的

非抵抗性重复收缩,也可其到缓解肌肉痉挛的目的。

3手法治疗

(A)被动牵拉

被动牵拉可以起到缓解痉挛及保持痉挛肌纤维的长度,还可以

维持关节的活动范围,防止关节挛缩变形。由于中枢系统损伤后

痉挛的出现,使得肢体不能自主地活动,肌肉纤维的长度被长时

间地保持在某一或某几个特定的位置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肌肉

纤维逐渐钙化缩短,关节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关节液变得粘稠,

最后形成粘连,严重时引起关节的变形。被动地、缓慢地、长时

间地牵拉痉挛的肌可通过作用于关节内的压力感受器、肌梭和

Golji腱器,激化出对痉挛的抑制反应。

被动牵拉的注意事项:

(1)牵拉痉挛肢体各部位操作时的顺序排列,由头到脚,

由远到近的循序。

(2)牵拉的方向要与正常关节运动方向一致。

(3)牵拉力度的施加应缓慢进行,当遇到较大抵抗时,应

稍作短暂的停留,待阻力稍减后,可继续进行。

(4)对跨越两个或多个关节的肌,应先对每个关节进行

牵拉,之后,再对整个肌进行牵拉。

(5)每次牵拉的数量不限,关节的每个运动方向3-5次,

痉挛严重的部位,可作多次的牵拉,直到达到缓解肌

肉痉挛的目的。

(6)被动牵拉手法结束后,让患者作短暂的休息,之后,

利用痉挛程度得以缓解的时机,开展诱发患者痉挛肢

体主动运动的训练。

(a)躯干的被动牵拉手法

(1)患者呈仰卧位,治疗师立于患者的一侧,被动的屈曲

患者的一侧或双侧下肢后,用一只手固定患者的一侧

肩胛带,另一只手固定同侧的骨盆,缓慢的将骨盆推

向对侧,实施对患者一侧或双侧躯干肌的牵拉。

(2)对于痉挛严重的患者,可以让他们呈侧卧位,治疗师

立于患者的背侧,身体尽可能地靠近患者的身体,先

把患者的双腿屈曲后,治疗师用一侧肘关节的内侧作

用于患者肩胛带的前部,另一侧肘关节的外侧作用于

同侧骨盆的后部,同时向内(肩胛带)和向外(骨盆)

用力,缓慢牵拉患者一侧躯干痉挛的肌。

(3)对患者伸肌痉挛的牵拉(特别是对截瘫和脑瘫患者躯

干伸肌的牵拉),是必不可少的。具体操作为:患者

呈仰卧位,治疗师被动的把患者的双膝关节屈曲后,

缓慢地、直接地把它们推向患者的胸前,尽可能的失

其骨盆离开床面,在运动的末端稍作停留,再慢慢地

回到起始位置。

(b)上肢的被动牵拉手法

(1)牵拉肩关节的伸展肌

患者呈仰卧位,肱骨头还原于关节盂内(尤其是偏瘫患

者),以关节的中心为轴心,一只手固定患者的上臂,一只手

固定患者的腕关节,把患者的上臂向内下方进行肩关节的屈曲

运动。在这种体位,可实施对患侧肱二头肌的被动牵拉,以缓

解肘关节屈曲痉挛。

(2)被动牵拉肩关节的内收肌

与肩关节被动屈曲的方法相同,只是治疗师是被动的

帮助患者做肩关节外展的动作。

(3)被动牵拉肩关节的内旋、外旋肌

患者呈仰卧位,肩关节外展约90度,治疗师面向患者

立于床的一侧,利用靠近患者身体的肘关节把患侧肱骨头控

制在肩关节腔内,同侧的手控制患者的肘关节,失之与肩关

节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利用另一只手作用于患者的前臂,

进行肩关节的被动外旋活动。利用同样的方法,当治疗师背

对患者立于床的一侧时,可进行被动的肩关节内旋活动。

(4)手部被动牵拉及缓解痉挛的方法

在实施被动牵拉手法时,患者的肘关节应保持在伸展

位,先被动地进行腕关节背伸,待手指痉挛有所缓解

后,再进行多关节的被动牵拉,即腕关节背屈的同时,

作手指的被动伸展。

(C)下肢的被动牵拉手法

(1)被动牵拉髋关节的屈曲肌

患者呈仰卧位,治疗师面对患者立于床尾,先被动的

屈曲患者的一侧下肢(屈髋、屈膝)。

(2)被动牵拉髋关节的内收肌

患者与治疗师的体位与被动牵拉髋关节的屈曲肌

的方法相同。做完一侧的被动牵拉后,用同样的方法对另

一侧髋关节内收肌进行牵拉以缓解痉挛。

(3)被动牵拉髋关节的内旋、外旋肌

患者的体位可用仰卧位或坐位,髋关节与膝关节呈

屈曲90度,治疗师用手或身体固定好患侧的大腿,使之与

躯干垂直,在缓慢把患者的小腿沿髋、膝关节所形成的轴,

进行旋内和旋外的牵拉。

(4)被动牵拉掴绳肌的方法

在实施被动牵拉掴绳肌之前,先对髋关节屈曲(牵

拉掴绳肌上半部肌纤维)和膝关节伸展(牵拉掴绳

肌下半部肌纤维)进行被动关节活动,之后,患者

呈仰卧位,治疗师把患者的足部放淤肩上,双手控

制患者的膝关节保持伸展位,缓慢地进行直腿抬起

的活动,在运动的末端稍做5-10秒的停顿,待掴

绳肌的痉挛缓解后,再缓慢的回到原位。

(5)被动牵拉跟腱的方法

患者呈仰卧位或长坐位,治疗师一手固定患者的踝

关节,另一手把患者的足跟放淤掌心,用手放淤足

跟部,把前臂作用于患者的外侧足部,缓慢用力地

向患者头部的方向牵拉跟腱。对于跟腱痉挛严重的

患者,还长利用患者自身的重量进行牵拉跟腱,如

让患者站立斜板、对墙弓步站立和在保持足跟不离

地的情况下下蹲。

(B)关节负重

关节负重可使患者的躯干或肢体关节在外力或自身肢体的

重力下,关节间隙变窄,从而激化了关节内的感受器,引起关节

周围的肌肉收缩,达到稳定关节的目的,而长时间的关节负重又

有缓解痉挛的作用。治疗师可利用夹板、短的上下肢肢具、分指

板、足部矫正肢具或鞋对患者负重肢体身体的各部分痉挛加以控

制。这样以来,在进行关节负重的同时,对痉挛的肌也进行了

长时间的被动牵拉,从而加大了缓解痉挛的力度。当痉挛的肌肉

在负重的体位下得以缓解,应及时提高痉挛关节稳定性和患者肢

体姿势控制能力的训练。偏瘫患者可通过双膝跪位的方式达到缓

解患侧下肢痉挛的目的。

(C)局部缓解痉挛的手法

(1)肌腱挤压法

由于高尔基腱位于肌肉和肌腱结合处,当外力缓慢地、

长时间地积压肌腱,可通过皮肤、肌梭等感受器的作用,引起

高尔基腱器的兴奋,激发抑制反应,使痉挛的肌肉张力降低,

肌肉松弛。如:治疗师把患者的肘关节微屈曲,被动地、缓慢

地在肘窝处对肱二头肌肌腱挤压,肱二头肌痉挛的程度随之得

以缓解。

(2)轻刷法

轻刷法是一种刺激拮抗肌的收缩,交互抑制主动肌痉挛的

手法。

(3)振动法

把振动的刺激施加于肌腹和肌腱的部位,刺激时间一不产

生热和摩擦感,一般为1-2分钟。

(4)脊柱背部两侧缓解轻擦法

脊柱背部两侧缓解轻擦可刺激脊神经的神经末梢和植物

神经系统内的副交感神经,引起全身松弛和缓解肌肉张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