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推荐)心境障碍

-

2022年4月24日发(作者:谌龙东京奥运会)

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也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

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

可有幻觉尧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分可有

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临床表现

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可有情感高涨、低落以及与此相关其他精神症状的反复发作、交替

发作,或混合发作。因而其临床症状特征可按不同的发作方式分别叙述。

1.抑郁发作

抑郁发作通常以典型的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三低症状”,以及认知功

能损害和躯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共患焦虑,个别可存在精神病性症状。

2.躁狂发作

临床上,躁狂发作的典型症状是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常伴有瞳孔扩大、心

率加快、体重减轻等躯体症状以及注意力随境转移,记忆力增强紊乱等认知功能异常,严重

者出现意识障碍,有错觉、幻觉和思维不连贯,成为“谵妄型躁狂”。躁狂发作临床表现较

轻者称为轻躁狂,对患者社会功能有轻度的影响,部分患者有时达不到影响社会功能的程度,

一般人常不易觉察。

3.混合发作

指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临床上较为少见。通常是在躁狂与抑郁

快速转相时发生。例如,一个躁狂发作的患者突然转为抑郁,几小时后又再复躁狂,使人得

到“混合”的印象。但这种混合状态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多数较快转入躁狂相或抑郁相。混

合发作时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均不典型,容易误诊为分裂心境障碍或精神分裂症。

4.环性心境障碍

环性心境障碍是指心境高涨与低落反复交替出现,但程度均较轻,不符合躁狂发作或抑

郁发作时的诊断标准。轻度躁狂发作时表现为十分愉悦,活跃和积极,且在社会生活中会作

出一些承诺;但转变为抑郁时,不再乐观自信,而成为痛苦的“失败者”。随后,可能回到

情绪相对正常的时期,或者又转变为轻度的情绪高涨。一般心境相对正常的间歇期可长达数

月。其主要特征是持续性心境不稳定。这种心境的波动与生活应激无明显关系,与患者的人

格特征有密切关系,过去有人称为“环性人格”。

5.恶劣心境障碍

恶劣心境障碍指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的轻度抑郁,而从不出现躁狂。患者在大多

数时间里,感到心情沉重、沮丧,看事物犹如戴一副墨镜一样,周围一片暗淡;对工作兴趣

下降,无热情,缺乏信心,对未来悲观失望,常有精神不振、疲乏、能力不足、效率降低等

体验,严重时也会有轻生的念头;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无明显的精神运动

性抑制或精神病性症状,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会功能不受严重影响。常有自知力,主动要

求治疗。患者抑郁常持续2年以上,期间无长时间的完全缓解,如有缓解,一般不超过2

个月。此类抑郁发作与生活事件和性格都有较大关系,也有人称为“神经症性抑郁”。

神经症

神经官能症又称神经症或精神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

焦虚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

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病程大多持续迁延或呈发作性。

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复杂多样,有的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有的则有心悸、胸闷、恐

怖感等。其特点是症状的出现与变化与精神因素有关。如有的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每当情

绪紧张时出现腹泻。

1.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症状

(1)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表现为联想回忆增多,脑力劳动率下降,体力

衰弱,疲劳感等。

(2)情绪症状表现为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等。

(3)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失眠。

(4)头部不适感紧张性头痛,头部重压感、紧束感等。

(5)内脏功能紊乱胃胀、肠鸣、便秘或腹泻;心悸、胸闷、气短、肢体瘫软、乏力、

濒死感;低热;皮肤划痕征阳性;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精、阳痿等。

2.心脏、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临床症状

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又称心脏神经症,是一种心血管系统植物神经系统中介下,受

精神因素影响的综合症。临床以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或换气过度、濒死感为主要症状,

此外尚有乏力、头晕、多汗、失眠等症状。

神经症

神经症是一组轻度精神障碍,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也不属于精神病防治康

复的工作对象,但在精神科临床上非常多见,其症状有时也常见于某些精神病中。

神经症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等症状,发病有一定的人格

基础,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病程多持续迁延。本症虽没有肯定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病

人的体验也不一致,但病人对之深感痛苦和无能为力。有时神经症的症状也见于分裂症、器

质性精神障碍等,称为“神经症样综合症”。

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神经症。

这一名称,不是指其一特定的疾病单元,而是包括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颇不一致

的一组精神障碍。

其共同特征是:患者有精神活动能力降低,常有焦虑和烦恼,或为各种躯体不适感所苦,

体格检查不能发现脑器质性病变或躯体疾病作为其临床症状的基础;自知力大都良好,无持

久的精神病性症状;通常不会把自己的病态体验与客观现实相混淆,即患者现实检验能力末

受损害;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容许的范围内,可为他人理解和接受;常迫切要求治疗。

起病多与素质、人格特征或精神应激有关;病程多迁延或呈发作性。病程不足3月或仪

有一次短暂发作者称神经症性反应。

神经症,原来的名称是大家很熟悉的神经官能症。我们可能会认为这是指某一个特定的

疾病,而事实上这是包括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颇不一致的一组精神障碍。其共同的特

征是:①患者有各种各样的不适感及神经功能异常的感觉,但各种检查都不能发现其器质性

异常的基础;②患者有精神活动能力降低,常有焦虑不安、紧张恐惧、情绪不稳、强迫或疑

病等症状,同时还有各种躯体不适,但不出现幻觉、妄想及荒谬离奇的思维和行为;

③患者一般保持清醒的意识,不影响或极少影响工作和社会生活,能与周围的人保持良

好的人际关系。其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可为他人所理解和接受;④患者

自知自己的精神状态不正常,并为此感到痛苦,强烈希望获得治疗和摆脱这种病态;⑤患者

往往具有性格或心理素质方面的弱点,起病前往往有一定的精神刺激或心理压力;⑥病程多

迁延或呈发作性。

按照我国目前的分类,神经症包括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症、神经衰弱、癔症、

人格解体性神经症、强迫症、恐怖症以及其他无法归类的神经症。这样,我们所介绍的神经

症总共包括9种类型。

神经症在我国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根据我国专家1982年的统计,在15-59岁的人

口中,神经症的发病率大约为2.22%左右,而在精神科门诊看病的患者中,神经症患者大约

占60%左右。而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是神经症患者大约是人口的5%-8%。也就是说,我国可

能有大约5000万到1亿左右的神经症患者。

神经症也称神经官能症,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

为这而深感痛苦且影响其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或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它是

一组异源性心理疾病,病因涉及到精神因素、社会环境因素、遗传、内分泌、代谢、颅脑损

伤和人格特点多方面。就个人的心理机制而言,神经症病人行为模式特点在于其内部冲突的

障碍,人为地为其实现个人潜力设置障碍。神经症求助者是“反对他自己的人”,神经症某

种程度上取决于焦虑,而焦虑所表现的内容实质上是一种人与环境,人与自身的冲突。根据

以上的描述性定义,神经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心理冲突:神经症病人意识他处于一种无力自拔的自相矛盾的心理状态。通俗地讲

就是自己总是跟自己过不去,自己折磨自己,求助者知道这种心理是不正常的病态的,但是

不能解脱。

二、精神痛苦:神经症是一种痛苦的精神障碍,不同于各种短暂的精神障碍。

三、持久性:神经症是一种持久性的精神障碍,不同于各种短暂的精神障碍。

四、妨碍求助者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神经症性心理冲突中的两个对立面互相强化,

形成恶性循环,日益严重地妨碍求助者的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

五、没有任何躯体疾病作基础:求助者虽然身体方面的诉说较多,但的确没有相应躯体

疾病与之相联系。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关于神经症的诊断是:神经症是一组

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本障碍有一

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

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

整,病程多迁延。各种神经症性症状或其组合可见于感染、中毒、内脏、内分泌或代谢和脑

器质性疾病,称神经症样综合征。

【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1项:①恐惧;②强迫症状;③惊恐发作;④焦虑;⑤躯体形

式症状;⑥躯体化症状;⑦疑病症状;⑧神经衰弱症状。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促使其主动求医。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惊恐障碍另有规定。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各种精

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及心境障碍等。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

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