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对发热患者病因诊断的价值分析

-

2022年4月24日发(作者:口腔医院排行)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对发热患者病因诊断的价值分析

徐敬东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检验科,辽宁阜新123000目的探究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患

者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21年6月—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660例发热

患者,将其设为研究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无发热者650例作为对照组,

采用血液对两组行常规检验和血液涂片染显微镜检,观察显微镜下有核细胞形态学

变化,并比较两组HCT、RDW-SD、MCH、MCHC、MCV水平。结果研究组血细胞标本中白

细胞变化、异型淋巴细胞变化、小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异常细胞阳性率均高于对照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MC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HCT、RDW-SD、MCHC、MC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结论发热疾病的发生开展进程中外周血细胞形态容易出现变化,通过对外周血细

胞形态的变化进行科学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明确发热疾病的病因。关键词血细胞;形态学;发

热;病因;诊断R446A1674-0742〔2015〕01〔b〕-0195-02发热患者常见于门诊急诊中,

导致发热的病因复杂,局部患者因病因不明确早期诊断相对困难,甚至影响大局部患者预后,

因此及时对患者发热病因做出判断,对其快速恢复具有积极意义。发热病因的判断通常依靠

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环节,基于异常细胞形态学

的临床经验和根底知识,主要检验指标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发热病发时,血细

胞形态、数量均会发生一定程度变化。1.3纳入标准患者:符合发热诊断相关标准者;凝血

功能障碍者;无肿瘤病史者;该研究进行前6个月未使用影响血细胞功能的药物者;被告知

实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健康受检者:无发热等疾病者;被告知实情并于知情同意书上签

名者。该研究针对已选定的660例发热患者,就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对发热病因判断的影响进

行分析,并与同期650例健康体检者结果进行比照,以期为发热病因的最正确诊断方法的选

择提供科学依据。经研究可得两组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和HCT、RDW-SD、MCH、MCHC、

MCV水平两项结果,其中分析前者可知可知,研究组血细胞标本中白细胞变化、异型淋巴

细胞变化、小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异常细胞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血细胞异常形态

的阳性率61.52%显著高于对照组8.62%,说明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有效检出发热患者血细胞

异常形态变化,为发热的早期诊断及患者预后提供依据。血细胞形态变化主要分为白细胞变

化、异型淋巴细胞、小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和异常细胞等5种类型,其中异型淋巴细

胞变化最为常见,发热患者血液中出现异型淋巴细胞最主要的诱因为病毒感染,提示该细胞

变异可引发麻疹、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肝炎、流行性感冒、百日咳样综合征、传染性单核

细胞增多症等疾病。白细胞形态变异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毒性等的改变,提示该

细胞变异可引发肺炎、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感染等疾病。异常细胞形态变化主要包括空泡变

性、核变性、中毒颗粒以及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匀等,提示该细胞变异可引发嗜酸粒细胞增多

症和寄生虫感染等疾病。红细胞改变尤其是其体积大小的变化可提示贫血类型,其中大细胞

变化反映巨幼贫血,小细胞变化那么提示缺血性贫血。形态鉴别方面,假设淋巴细胞在血液

中所占比率升高,且被疑心是病毒感染,那么可从形态分析,异型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可能提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异型淋巴细胞所占比率<10%,可能提示其他病毒感染。

患者机体出现化脓性感染时,大多伴有中性粒细胞中毒变异与核左移,并引发造血物质匮乏

或运血功能减退,这与刘永等研究结果相类似。同时,分析后者可知,研究组HCT、RDW-SD、

MCHC、MC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说明血细胞形态与发热的产生、进展具有一定联系,可准

确反映疾病变化,对发热的早期临床诊断与鉴别具有指导性意义。患者发热时蛋白质、铁元

素消耗显著上升,且容易产生食欲不振现象,均对红细胞形态造成较大影响,患者血糖较高

时,利尿作用可使自身水分流失加快,从而导致HCT水平升高,RDW-SD也可对红细胞形态、

大小、数量的变化产生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血细胞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式本身存

在一定局限性,检测结果无法防止会出现一定误差,再加上发热疾病和治疗药物均对患者细

胞产生影响,使其形态变化趋向复杂,可使仪器分类分时出现假阳性的误报,但由于该研

究受样本例数、时间等因素制约,未对上述局限性事件的改进方法进行深入探讨,还有待进

一步实验研究并予以证实。综上所述,血液形态学检验对发热的早期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均

具有指导性意义,不仅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准确的实验数据,而且方便快捷,具

有实际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蒋彬.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对发热患者病因诊断的临床意义.

中国基层医药,2021,21(17):2667-2668.【2】肖莹.发热.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1.【3】

张岩,田莉萍,张莹,等.降钙素原对血液病发热患者病因判断的临床研究.中国临床医

生,2021,41(9):29-31.【4】于增国.血液与血液疾病细胞形态学图谱.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21.

【5】徐志锋,余梅娟,李志全,等.血清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发热患者诊断中的应

用.河北医学,2021,19(5):669-672.【6】陈巧红,葛勤,陈珊珊,等.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发热

患者病因学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1,33(4):410-411.【7】王超,付小萌,石秋

萍,等.临床常用炎症指标对不明原因发热诊断价值的研究.临床和实验医学杂

志,2021,13(14):1210-1213.刘贤,曾争.外周血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中诊断阈值的初

探.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21,7(5):1918-1922.刘永,彭海阳.内科患者不明原因发热病因

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1,35(8):1155-1156.杨昕光,冯慧玲,周宓.老年发热患者的临床特

点及病因分析研究.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1,4(20):668-669.〔收稿日期:2021-11-20〕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