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

水银血压计真的是“金标准”吗?科学观点是说...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坊间流言。然而很少人去求证这些流言的真实性,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真事。在这里,小编必须提醒大家,凡事不能片面的听取别人所说,一定要确实有了官方证实才能相信。

水银血压计电子血压计

20191029224223_faaacf.jpg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提升,血压计成为了很多家庭的必备用品,但是人们在选择血压计时最大的担忧是电子血压计准吗?要不要买一台水银血压计呢?毕竟医院里,医生护士们用的都是水银血压计。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回归一下水银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的发展历史,“以史为鉴”可以让我们选择时更加理性。

18世纪初,英国一位牧师,把一根长9英尺的玻璃管连接在铜管上,然后插入马腿动脉内,测出了这匹马的血压使垂直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到8.3英尺的高度,开创了血压测量的先河。这一事件奠定了血压测量的生理学基础。

1819年,一位医生兼物理学家的法国人发明了一种用水银压力计测血压的方法。此后,各种各样的血压计被陆续发明出来。但是,这些方法既要损伤血管,又不方便,很难应用于人体。虽然这些探索不是很成功,但是通过这些探索,水银血压计的一部分——测量及示值部分产生了。这些实践探索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当时物理、化学等基础自然科学的发展。这些探索离不开当时重要的时代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

经过80年的发展,到了1896年,真正的水银血压计才诞生。一位意大利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不损伤血管的血压测定计。这台血压计由橡皮球、橡皮囊袖带、装有水银的玻璃管 3部分组成。测量血压时只需将橡皮囊袖带围于上臂,捏压橡皮球,观察玻璃管水银高度,即可测出血压数值。与今天的血压计相比,只差一副听诊器。1905年,俄国人尼古拉·科洛特科夫用听诊器侦听柯氏音来确定收缩压和舒张压。至此,现代最经典的被誉为“金标准”的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的方法诞生了。水银血压计从理论基础奠定到最终完善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

电子血压计的发展,不像水银血压计只能从动物试验开始。循证医学的发展为电子血压计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理论,工程数学的发展为它提供了算法基础,集成电路的制造基础使得造出更轻便、准确的血压计成为可能。在这样强大的基础支撑下,造出精确的电子血压计并不是一件难事。随着时代的发展,含汞血压计的弊病尤其是其环境健康隐患逐渐显露,人类寻求无汞血压计成为必需;另外,在信息数字化时代,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数字化革命,那些便于在互联网上传输、共享的数据将被更有效地利用,而电子血压计产生的数据正是便于在互联网上传输、共享的。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电子血压计的出现是必然的。人体最基本的生命数据的测量不可能长久继续停留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水平。水银血压计已经发展到了其极限,而电子血压计则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对血压的认识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以前人们比较关注的是一次或几次血压的测量结果,而现在更加关注血压的变化趋势。这里介绍一下AHA(美国心脏协会)关于血压测量的观点。

(一)在所有的临床医学中,血压测量是最重要的测量数据之一,遗憾的是其测定值也是最不准确的结果之一。

(二)目前检查血压的“金标准”是由经过训练的医护人员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和柯氏音技术的读数。但是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种方法可能导致大量的高血压病人被错误的分类,并且使那些在诊室血压正常但在其他环境血压升高的病人错过诊断。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有三:

1、测量方法不当或者错误,这种错误可以避免。

2、血压的波动性,这是血压固有的性质,无法避免。想降低血压波动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测量的次数,单凭诊室内一两次的测量,只能粗糙的估测血压的平均水平。

3、有医生存在时,被测者血压有升高的倾向(即白大衣效应)。想避免这种因素的影响,只有在诊室外进行测量。

除了以上AHA提出的造成水银血压计测量不准确的三个原因外,测量方法(柯氏音技术)本身还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因素。柯氏音技术,由俄国人尼古拉﹒柯洛特科夫于1905年发明,利用听诊器监听血流变化的声音来确定收缩压和舒张压。用这一技术测量血压操作者必须手、眼、耳协调配合才能准确测量血压。

(三)有三种测量血压可用来预测高血压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首先是血压的平均水平,第二是血压的昼夜变异,第三是血压短期的变异性。这三种测量数据都需要多次、不同时段的测量才能取得,尤其以24小时持续监测为好。而水银血压计不适宜于做长时间段连续监测。

通过以上三个观点,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首先,作为“金标准”的水银血压计也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准确,因此水银血压计的拥趸者没必要对电子血压计嗤之以鼻。二,有临床预测作用的血压测量值都必须多次测量,而便于用自动程序控制的电子血压计很容易就能做到,并且能自动描绘出血压变化曲线。

另外,水银血压计还会对人体健康、环境有潜在威胁,同时家中还常备一个和它类似的一个危险杀手,我们下期精彩呈现,请持续关注。

(内容整理自“科普中国”、“科学辟谣平台”)

还有什么其他的流言困惑欢迎大家踊跃提问,小编会努力为大家寻找官方权威的说明来解答,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本栏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