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综合方法治疗脑卒中对上肢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

2022年4月18日发(作者:射得快什么原因)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年10月第35卷10期(总第321期)

.35No.10

综合方法治疗脑卒中对上肢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冯宏然

(河南省鹤壁市中医院康复科,河南鹤壁458030)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2814(2019)10-1221-02

[摘 要]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脑卒中对上肢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92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46

例,两组均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rPMS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肢痉挛程度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

P

<0.05),

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综合方法治疗脑卒中可以改善上肢痉挛和上肢运动功能。

[关键词] 脑卒中;综合方法治疗;上肢痉挛;运动功能

上肢痉挛是脑卒中常见后遗症之一,表现为患侧肢体肌

张力增高、痉挛,高度痉挛状态不利于肢体功能康复[1]。

上肢痉挛的非药物治疗主要有针刺、牵伸、体外冲击波

等[2-3]。重复外周磁刺激(rPMS)治疗尿失禁、吞咽障

碍、呼吸肌功能缺失等效果较好[4-5]。我院将其用于治疗

脑卒中,以改善上肢痉挛和运动功能状态,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2例,均为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治疗患者,

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46例。观察组男28例,女18

例;年龄60~78岁,平均(62.48±6.88)岁;病程14~62

天,平均(41.28±4.79)天;NIHSS评分9~15分,平均

(11.49±2.38)分;出血性20例,缺血性26例。对照组男27

例,女19例;年龄60~79岁,平均(63.29±6.77)岁;病程

14~61天,平均(41.15±4.44)天;NIHSS评分9~14分,平均

(11.46±2.32)分;出血性21例,缺血性25例。两组一般资

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6]。发病2周以上,

病情稳定,单侧发病,受累侧无金属植入物,受累侧无开

放性伤口,签署知情同意协议书。

排除标准:安装心脏起搏器,有精神病史,其他疾病

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进行抗凝,抗血小板,抗纤维化等治疗。另行

康复训练。①体位摆放:将体位摆放为卧位、坐位,以抗痉

挛,保持上肢外展、外旋、伸肘。②牵拉训练:被动进行持

续的被动牵拉,动作要缓慢,必要时可以对痉挛肌进行主

动牵拉,当痉挛肌松弛以后进行诱导分离运动的手法牵

拉。③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使上肢牵伸的肌肉进行活动,

得到运动控制,1次30min,1日1次,1周5次,治疗8周。

观察组加用rPMS治疗。患者坐在椅子上,上肢自然置

于体侧,刺激腕伸肌的时候,将前臂置于旋前位,刺激腕

屈肌的时候,将前臂置于旋后位。如果疼痛则仅暴露腕屈

肌和腕伸肌。将线圈置于皮肤上,分别刺激肩内收肌和

外展肌、肩后伸肌、前屈肌、肘屈肌、伸肌、

腕伸肌、屈肌5Hz刺激750次,15次/串,串间间隔3s。

从近端到远端进行移动刺激,移动一遍速度为每串持续时

间,1日1次,1周5次,治疗8周。

3 观察指标

上肢痉挛程度评分[7]:MAS评分,分值设定为0、1、

1.5、2、3、4共6个档次,对应的MAS分级为0级、Ⅰ级、Ⅱ级、

Ⅱ+级、Ⅲ级、Ⅳ级。分值越高表明上肢痉挛程度越严重。

上肢运动功能评分[8]:FMA-UE评分,包括反射、

肩、肘、腕、手等,共33个小项,每项分值为0~2分,总满

分为66分。分值越高表明运动功能越好。

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

x

±

s

)表

示、用

t

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上肢痉挛程度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上肢痉挛程度评分比较 (分,

x

±

s

分组

观察组

对照组

46

46

治疗前

11.35±2.16

11.39±2.22

治疗后

5.66±1.02*△

8.77±1.34*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两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分,

x

±

s

分组

观察组

对照组

46

46

治疗前

19.51±4.28

19.54±4.51

治疗后

43.09±7.66*△

29.58±6.49△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5 讨 论

脑卒中往往会遗留各种后遗症,包括失语、偏瘫

[9]等。近80%的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而

其中又有绝大部分患者会发生肢体痉挛[10]。痉挛表现为肌

肉不自主性收缩,影响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

rPMS主要作用机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本体感受性输入

的诱导,使得肌张力下降,从而改善痉挛症状,提高上肢

运动功能。

[参考文献]

[1] 张英,廖维靖,郝赤子.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作

业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J].中国康复,2019,34(3):142-145. 

[2] 李阳,陈树耿,王传凯,等. 重复外周磁刺激对脑卒

中患者上肢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即刻影响[J].中国康

复理论与实践,2018,24(12):1376-1379. 

[3] 张丹丹,曹凤,詹青. 改良式气压治疗对脑卒中后并

发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神

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8,14(3):161-166. 

[4] 郭禄斌. 盐酸替扎尼定联合针灸对脑卒中上肢痉挛患

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业, 

2018,27(12):77-79. 

[5] 张晓宇,张晓东,尚清.替扎尼定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

后上肢痉挛患者肌张力、痉挛程度和上肢运动功能的影

响[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8,26(3):98-100. 

[6]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

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7] 郭铁成. 电诊断检查在痉挛评估中的应用[A]. 中国

康复医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运动疗法学

术大会汇编资料[C].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康复医

·1221·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