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心理动力学与强迫症的痊愈

-

2022年4月20日发(作者:甲状腺上海455医院)

维普资讯

J/AO YU ZA/X/AN 教育在线 

理动力学与强迫症的痊愈 

◎安桂玲 韩素婷z 

(河北省衡水学院基础课部。河北省文安教师进修学校 053000) 

目的:用心理动力学理论解释几例强迫 

症治愈的过程。方法:以心理动力学为基础, 

例3某女士自述在非典”流行时,他先 过一场电影,回家后深怕家长问她干什么去 

生的战友从北京来,曾在她家住过,她作为家 

采用有关方法、技巧对几为患者进行治疗。结 庭主妇在接待时曾触到过客人所带的东西,当 

果:几位患者的强迫性观念、行为等均消失。 

时心里就有些惴惴不安,怕传染上自己,随即 

了,幸好妈妈没注意到她。但她无意中却“偷” 

听到父母的一段谈话,妈妈讲到她单位某女因 

与男的在一起,得了某种可怕的病,大家都议 

论纷纷且嗤之以鼻。于是她就陷入了巨大的恐 

三、解释 

结论对强迫症的治疗采用心理动力学理论和 洗手。客人走后,单位里组织一次体检,虽没 

查出什么,可她心里却很害怕,唯恐有什么隐 慌,不知自己拉过别人的手可怎么办。 

方法不仅指标而且治本。 

关键词:强迫症;心理动力学;潜意识; 患尚未发觉,于是特别关注自身健康状态。事 

治疗 

心理动力学理论非常重视潜意识心理冲 

突在心身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特异的 

潜意识特征决定了心理冲突引起特定的心身疾 

病。Freud用转换机制解释心身疾病,F. 

Alexander ̄为心理冲突多出现于童年时代, 

常被潜抑到潜意识之中,在个体成长的过程 

中,受到许多生活变故或社会因素的刺激,这 

些冲突会重新出现【l】。因此,进行治疗时,就 

要发掘患者潜意识内的矛盾冲突或致病情结, 

把它们带到意识领域,使患者对其有所领悟, 

在现实原则指导下得到纠正或消除,并建立起 

正确与健康的心理结构,从而使病情痊愈【2】。 

其实,心理动力学理论在心理治疗中就比如: 

面对一个结痂的伤口,以为它完全痊愈了,但 

它却常诱发人的其他疾病,如果把它的痂揭 

开,让伤口重新冒出鲜血并挤出其中的毒素, 

再愈合之后,就不会作怪了。笔者在实践中就 

曾遇到过这样几则病例。 

、病例 

例1 在几年前的一个民师转正班里有 

一位相貌娇好、身材苗条的女同学,虽然早已 

到了婚嫁年龄,却始终拒绝找对象,外人说她 

眼高挑剔,家里人都替她着急。接触中,自述 

她并不是不想找对象而是根本不敢找。原来常 

有一种可怕的念头困扰她,那就是经常“突然 

发觉”自己什么都没穿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 

这种幻觉常吓得她心惊肉跳,冷汗直流。尽管 

清醒后她知道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而且 

永远也不会发生,但仍然控制不住自己。因此, 

别说是和异性接触,即使是同性,甚至在她的 

学生面前,也渐渐产生了恐 理,苦不堪言。 

交谈中,讲起她的这种心理时,仍表现出精神 

紧张,脸蜡黄,额头冒汗,手臂发抖。 

例2某大二学生求助时自述自己的苦 

恼是在教室必须坐在最后一排才能安心听讲、 

做作业,否则就会心神不宁,注意力难以集中。 

因此每次上课他总是最先到教室,抢占“有利 

地形”,若是偶尔去晚了,最后一排的座位被 

同学占了,竟然宁可逃课也不敢坐到其他座位 

上,并且伴随着社交恐怖,每次进教室(包括 

想象中),出现在门口的一刹那是他最紧张的 

时刻,因为他总感觉所有的同学都在注视他, 

那怕教室里只有几位同学,他也没有勇气走进 

去,从来不敢看其他同学,真是“如芒在背、 

无地自容”,这使他在学校里没有朋友,很孤 

, 独。 

隔不久,“北京”就成了危险的代名词,凡是从 

北京来的人都要先隔离观察,本来就放心不下 

的她这次更加恐慌起来,所以无论是在家里还 

是在单位,就不停地洗手,仿佛当初接触过的 

客人的东西就是传染源。“非典”过去了,她洗 

手的毛病却留下来。虽然她也知道危险过去, 

“恐怖”不再,可毛病就是改不了,而且变本加 

厉,不仅用流水,打肥皂、洗手液,甚至还不 

放心要用稀释的消毒水。 

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CCMD一3)中“强迫性神经症的临床表现是以 

强迫症状为主要特征”【3】,以上几例当属强迫 

症。因为患者的共同点是常在主观上感到某种 

不可抗拒的和被迫无奈的观念、意向或行为的 

存在,为了排除这些令人不快的观念、思想或 

欲望的存在,他们都产生严重的内心斗争并伴 

随着强烈的焦虑和恐惧,甚至做出一些近似于 

仪式性的动作。明知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 

却难以自我控制与克服,痛苦不堪【l】。 

二、治疗 

治疗者几例强迫症患者,就可以从他们 

的早期经验或创伤来分析根源,帮助其获得机 

会宣泄情绪及面对从前所不敢面对的不安。 

例1患者通过自由联想法回忆起在幼年 

时期的一段经历。因为在农村大人都要下地干 

活,无人专门看管孩子,一个村的小孩子每天 

在一起玩,只是到吃饭的时候自己回家吃饭, 

家长很少管。在她大约6、7岁时,一伙小孩 

一块玩过家家,一个年龄稍大的调皮孩子突然 

当众拉下她的裤子,惹得其他孩子哄堂大笑, 

又气又羞的她顿时面红耳赤,连忙跑开了。在 

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愿和那伙小孩一块 

玩,怕见他们的坏笑。 

在和例2患者几次接触后,他回忆起在 

上初三时,因为个矮被安排在第二排座位上, 

某次自习课不经意的回头,正与坐在最后一排 

的一个女生目光相遇,赶忙低下头。后来又有 

几次回头,恰恰又与那女生目光相对,他便不 

自在起来,坐在前面总觉得那女生在注视他, 

尤其是自习课,经常走神,也不敢再回头,也 

不敢与人交流,惟恐遭人耻笑,因为在农村的 

中学男女生通常不说话,否则就会引起非议。 

和例3接触发现她思路清晰,思维敏捷, 

这也许和她的记者职业有关。她深知自己这样 

无休止的洗手很没必要,就是无法克服。通过 

自由联想她回忆起在她上五年级时和班上—个 

男生互有“好感”,在某个周末二人曾手拉手看 

可以看出,以上几例的强迫症状均与早 

期的经历或创伤有关,找到了根源,按着“助 

人自助”的原则,帮助他们认清一直以来困扰 

他们的观念或行为竞来自于早期的、已淡忘的 

或许不是特别回忆今生可能再也想不起来的事 

情,帮助他们去正视过去的事实,并且用今天 

已成熟了的心理去理解和看待过去了的事情, 

均逐渐地消除了强迫症状。如: 

例1患者认识到现在的“可怕”念头来自 

于童年不当的性游戏,时过境迁,儿时的玩伴 

早已各奔东西,成家立业,而且当时也未造成 

不可弥补的伤害,今天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对 

待它,进而释放现在的心情,逐渐变得开朗起 

来,强迫症状完全消失。 

例2患者更是清楚地认识到今天之所以 

必须坐在最后一排,其实是初三时心态的延 

续。一则那位女生坐在最后,再者是因为当时 

坐在前面“感受”到时刻被关注,其实这苦恼 

完全是由于对青春期身心发展不了解所致。随 

着身体的发育,少年期学生性成熟开始,对异 

性感兴趣也很自然,但当时一方面中考在即, 

压力很大;另一方面男女同学不说话,不能及 

时交流沟通,于是几次四目相对竞成了解不开 

的心结。认识到此,茅塞顿开。 

例3患者之前从未把不停的洗手与童年 

时的经历联系在一起,只是一味埋怨“非典” 

的影响,其实这不过是一个导火索,作为一个 

新刺激把潜意识中的恐惧激起来,现在看来小 

时候的担心是多么幼稚可笑,于是释然。 

四、讨论 

通过这几例强迫症治愈的过程发现,心 

理动力学理论在心理治疗方面确有其独到且富 

有成效的一面。发现自身有强迫症状要及时求 

助,不要期望自愈,正所谓“当事者迷,旁观 

者清”,在别人帮助下,常会一点就通,以免耽 

误学业或扰乱正常的工作生活。强迫症可能与 

个性有关,因为以上几例患者均为粘液质或抑 

郁质,性格内向。 

参考文献: 

【1】陈力主编.《医学心理学 北京大学医 

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2】梁宝勇.王栋主编.《医学心理学》吉 

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2月第三版 

【31中华医学会精神分会编.《中国精神障 

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一3.山东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95 

■■■■●■■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