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补肾强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

2022年4月24日发(作者:12月1日是什么节日)

维普资讯

第30卷第12期2007年12月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Vo1.30 No.12 Dec.2007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857· 

补肾强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张英泽阎小萍 

(中日友好医院北京100029) 

摘要:目的评估补肾强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血瘀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对照 

研究方法,选择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血瘀证患者,分为补肾强督方治疗组和旭痹冲剂加白芍总苷对 

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证候积分、体征、实验室检查的变化;计算两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 

率,并观察药物的副作用;探讨补肾强督方的作用机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身疼痛、脊柱疼 

痛、夜间疼痛、晨僵时间、畏寒喜暖、乏力和血瘀证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两组患者指地距、胸廓活动度、 

schober试验、脊柱活动度和4字试验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患者血沉(ESR)、C反应蛋白 

(CRP)、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IgA和IsG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补肾强督方治疗As显 

效率为30%,,有效率为56.67%,总有效率为86.67%。结论补肾强督方治疗AS,具有明显的抗炎 

和活血化瘀作用以及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总有效率高,且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血瘀证;补肾强督方;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259.323 

Bushenqiangdu Formula for treating ankylosing spondylitis(TCM 

syndrome of kidney-deficiency,Du-cold and blood-stasis) 

ZHANG Ying.ze.YAN Xiao.ping - 

(CHna-J ̄an Friendship Hospital,Beijing 100029)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of Bushenqiangdu Formula on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TCM syndrome of kidney-deficiency,Du-cold and blood-stasis).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TCM syndrome of kidney—deficiency,Du—cold and blood—stasis) 

were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treated with Bushenqiangdu Formula and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Wangbi Granules combined with total glucosides of white peony.The changes of symptoms,TCM 

syndrome scores,signs andindexes of laboratory examination in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The effectual 

rate,effective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were calculated in two groups.The side effects were observed 

and the mechanism of Bushenqiangdu Formula was discussed.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symptoms 

of the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relieved and theintegral of blood—stasis syndrome were obviously 

induced.The outcomes of laboratory examination in two groups were improved remarkably.The indexes of 

ESR,CRP,monocytes count of peripheral blood,platelet count,Igi and IgG were all improved.The 

effectual rate of Bushenqiangdu Formula on AS was 30%,effective rate,56.67%and total effective 

rate,86.67%.Conclusion Bushenqiangdu Formula has the effects of anti—inflammation,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remove stasis,and immunoregulation wiht a higher totla effective rate,safety and 

wihtout side effects. 

Key words:ankylosing spondylitis;syndrome of kidney—deficiency,Du—cold and blood—stasis; 

Bushenqiangdu Formula;clinical study , 

张英译,女,博士,副主任医师 

#通讯作者:阎小萍,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的研究 维普资讯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30卷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 服其他药物,影响疗效判断者;⑨临床资料不全者; 

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原因不明的全身性免疫性 ⑩受试者自行退出者。 

疾病,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在青 2研究方法 

壮年男性中最常见,主要症状为腰背部僵硬疼痛和非 2.1 药物用法 

对称性下肢关节肿痛。髋关节受累是强直性脊柱炎 治疗组应用补肾强督方(主要药物为熟地、 

预后不良的标志,常发生在发病的前5年内,严重者 羊藿、金狗脊、骨碎补,补骨脂、鹿角胶、川续断等) 

髋关节畸形强直而造成终身残废丧失劳动力_l J。目 

治疗,每日1剂,水煎取200 mL,早晚分2次服。每 

前尚缺乏经济安全有效且能显著缓解AS病情的药 

个疗程3个月,连续观察2个疗程,共180 d。对照 

物。多年来我科运用阎小萍教授的经验方补肾强督 组给予旭痹冲剂颗粒1袋/次,每日3次口服,白芍 

方治疗AS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研究旨在再评估补 总苷0.3 g/次,每日3次口服。每个疗程3个月,连 

肾强督方治疗AS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补肾强督方 

续观察2个疗程,共180 d。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血瘀证的作用机理。 2.2疗效评价指标 

l临床资料 

主要疗效指标:包括全身疼痛、脊柱痛和夜间痛 

1.1 病例来源 指数、畏寒喜暖、乏力等症状均采用VAS(Visual an— 

临床观察60例病例均来自2004年3月一2004 alogue scale VAS)水平视力对照表,晨僵时间以分钟 

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门诊确诊为AS 计,瘀血证候积分按评分标准计。 

的患者,分为补肾强督方治疗组30例,桎痹冲剂加 次要疗效指标:包括枕墙距、指地距、颌柄距、胸 

白芍总苷对照组30例。 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Schober试验、“4”字试验 

1.2一般资料 

(1ikert四级评分)等和实验室检查等。 

治疗组男27例,女3例,年龄(28.13±7.12) 2.3疗效判定标准 

岁,病程(5.13±4.41)年,其中有26例HLA—B27阳 

参考1988年昆明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 

性、14例曾用慢作用药、13例髋关节受累;对照组男 学术会议修订通过的疗效判定标准和2002年《中药 

27例,女3例,年龄(29.11±7.40)岁,病程(6.12± 新药治疗AS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判定 

4.54)年,其中有27例HLA—B27阳性、15例曾用慢 标准,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 I4 中疗效评定方法,拟 

作用药、12例髋关节受累。两组在性别、年龄、病 定疗效判定参考方法。显效:7项主要疗效指标中 

程、用药史、HLA—B27阳性、髋关节受累等方面具 至少有4项改善I>50%,或14项次要疗效指标中至 

有均衡可比性。 少有7项改善I>50%;有效:7项主要疗效指标中至 

1.3纳入标准 少有4项改善20%一50%,或14项次要疗效指标 

( 哈西医AS 的诊断标准(美国风湿病学会 中至少有7项改善20%一50%;无效:未达到上述 

1984年修定的纽约标准);②同时符合中医肾虚督寒血 有效标准或加重者。 

瘀、正标准(参照20O2年《中药新药治疗肾阳虚证的临 2.4安全性观察指标 

床研究指导原则》 );③年龄16—45岁;④停用甲氨 安全性观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等, 

喋呤(MTX)、柳氨磺胺吡啶(SASP)、肾上腺皮质激素 同时观测记录与治疗药物可能有关的不良反应。 

等慢作用药物1月以上;⑤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2.5统计方法 

1.4排除标准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 

①不符合病例纳入标准者;②年龄<16或>45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q-s)表示,治疗前后显著性 

岁的患者;③妊娠或哺的女性患者;④有心、脑血 检验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 

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 采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者;⑤晚期严重关节畸形、残废的患者;⑥同时有其 

3结果 

他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或合并有其他风湿病的患 3.1 两组总疗效比较 

者;⑦试验中受试者不能耐受,经医生判断应停止试 

治疗组略优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 

验者;⑧受试者依从性差,未按规定要求服药,或加 

异(P>0.05)。结果见表1。 维普资讯

第12期 张英泽等补肾强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859. 

3.2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比较 

主要疗效指标如全身痛、脊柱痛、夜间痛、畏 

寒喜暖、乏力、晨僵时间和血瘀证候积分等两组 

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P<0.01)。 

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比较(面-t-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1 

3.3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体征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指地距、胸廓活动度、 

schober试验、脊柱活动度和4字试验治疗前后均有 

明显改善(P<0.05或P<0.O1)。结果见表3。 

表3两组治疗前后体征的比较( -t- )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P<0.01 

3.4治疗组和对照组实验室指标比较 

两组ESR、CRP、MONO、PLT、IgA和IgG治疗 

前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O.01)。结 

果见表4。 

表4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t-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P<0.01 维普资讯

860·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30卷 

3.5 副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AS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外 

周血小板计数、外周单核细胞计数和免疫球蛋白等 

炎I生指标均显著增高,说明该病免疫炎症活动是病 

两组6o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 

组和对照组均有2例出现大便偏稀,未停药1周之 

内均缓解。所有患者都没出现血、常规、肝肾功能和 

心电图异常改变的情况。 

4讨论 

AS患者发病部位以腰骶脊背为主,腰者肾之 

情进展过程的首要环节,治疗的关键仍须抑制免疫 

炎症。本研究发现AS活动期患者多数伴随外周血 

单核细胞计数的升高,也旁证了该病的炎症状态是 

由免疫细胞激活而引起的,其本质不同于感染因素 

府,督脉与膀胱经循行于背部,肾与膀胱经相表里, 

肾督二经病变显而易见。患者主要表现为脊柱关节 

僵硬疼痛,静止时重而活动后得以舒展,多伴有畏寒 

喜暖、乏力、舌淡暗、苔薄白等症状,且感受潮湿寒邪 

是其较为常见的诱发因素,为阳虚寒盛之征,符合中 

医理论寒主收引、寒性凝滞的病机,正如《素问·至 

真要大论篇》所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患者疼痛 

部位固定不移,夜间痛明显,瘀血征象无疑。阎小萍 

教授主张将AS分为肾虚督寒、邪郁化热、邪痹肢 

节、邪及肝肺、湿热伤肾、缓解稳定6种证型论 

治 j。既往研究表明AS分型中肾虚督寒证约占 

57%(60/107);邪郁化热证约占13%(14/107);湿 

热伤肾证约占13%(14/107);邪痹肢节证约占12% 

(13/107);邪及肝肺证约占5%(6/107),由此可见 

肾虚督寒证型占就诊患者的半数以上,是强直性脊 

柱炎证型分类中的主证型 j。综上所述,应该明确 

指出肾虚督寒血瘀是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证候 

特征。 

补肾强督方是阎小萍教授多年临床治疗AS经 

验的结晶。方中由熟地、羊藿、金狗脊、骨碎补、补 

骨脂、鹿角胶、川续断等多种药味组成,全方共奏补 

肾强督、壮骨荣筋、温阳散寒、活血化瘀之功效,治疗 

AS肾虚督寒血瘀证疗效显著。本研究中治疗组和 

对照组两组患者服药后临床症状、血瘀证候积分、体 

征和部分实验室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疗效分析总 

有效率达80%以上,说明补肾强督方安全有效且无 

明显副作用。 

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升高的炎症状态。AS活动期患 

者多数伴随外周血小板计数的升高,提示AS免疫 

炎症存在血瘀证的内在基础。补肾强督方能显著下 

调AS患者异常升高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和血小板计 

数,说明补肾强督方具有抗炎止痛、活血化瘀作用, 

同时下调血免疫球蛋白水平说明该方也具有一定的 

免疫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乃峥.临床风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7:156—173.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 

药科技出版社,2002:1 19—123. 

[3]CAROLEE MONCUR.Ankylosing Spondylitis Measures 

[J].Arthritis Rheumatism,2003,49(5):197—209. 

[4]汪玉萍,王兴林,梁晓镛.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疲劳症状的 

量化评定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物理学与康复杂 

志,2003,25(3):146—150. 

[5]阎小萍,王吴,孔维萍.强直性脊柱炎与大越[J].中 

国医药学报,2002,17(10):612—614. 

[6]马骁,阎小萍.强直性脊柱炎的辨证施治[J].中国临 

床医生,2002,30(5):54—56. 

[7]阎小萍,王建明.中医对“风湿病”的认识[J].中国医 

刊,2005,40(7):23—24. 

[8]陶庆文,阎小萍,金笛儿,等.强直性脊柱炎骨密度变化 

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24(9):843. 

(收稿日期:2007-03-23)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