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

诸城市开启疫情防控常态化科普新模式

诸城市开启疫情防控常态化科普新模式

诸城市开启疫情防控常态化科普新模式

近年来,诸城市科协打破传统科普思维,创新科普知识传播路径和传播方式,开启疫情防控常态化科普新模式,确保全民科普“长流水”“不断线”,着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面对面”变为“线上宣”

科普宣传进社区、进农村等行之有效的科普方式,遇到疫情必须按下“暂停键”。诸城市科协发掘科普资源,拓宽科普路径,依托各种网络平台不间断推送科普信息。在诸城信息港开发的“智慧社区”端口设立“诸城科普”专栏链接,组织科技工作者、志愿者制作科普小视频,推送到“智慧社区”APP和诸城科普等公众号,居民在享受网上物业服务、便民服务的同时,随时可以点击了解科普知识。针对群众生活中密切关注的应急科普、健康、辟谣等科普常识,选取“科普中国”“山东科普”网站的相关文章、视频,利用“诸城科普”平台链接推广,将科普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

今年以来,线上为公众推送疫情防控、应急消防、医养健康等科普知识32期,点击量达13.6万人次,转发“科普中国”“山东科普”平台发布的权威科普信息2.6万次。

“采样点”增设“科普站”

疫情防控不提倡公众聚集,但核酸检测采样点却人流不断,并且每个社区(村)都设有便民采样点。诸城市科协抓住公共场合“一控一聚”的变化特点,把原来的科普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活动“搬”到核酸采样点,拉上桌椅、摆开资料、安排上志愿者就成为一个小型“科普站”,根据时间节点和群众需求开展科普活动,居民在做核酸检测之余,顺便可以学习科普知识。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又把“科普站”拓展到银行、商超的“一米线”两侧,不定期举办小型科普活动。

世界气象日期间,诸城市科协与市气象局联合在陶家岭社区“核酸采样点”开展气象科普,宣传防灾减灾知识,现场发放科普资料3600份,气象科普扑克300副,深受社区群众欢迎。

“微科普”代替“大讲堂”

疫情防控要求“严格控制50人以上会议等聚集性活动”,限制了线下科普培训、讲座等活动开展,科普大讲堂不再具有受众面广的优势。诸城市科协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主动“化整为零”,利用“大场合、小人群、多频次”组织科普培训,以班组“小员额”方式组织青少年参观科技馆,农技特派员和科技志愿者到田间地头、村头街头现场科普,用多形式“微科普”代替传统“大讲堂”,收到良好科普效果。

今年以来,配合教育“双减”行动,以“微科普”形式组织23批次中小学生到科技馆学习体验,110名农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服务,1500名注册科技志愿者活跃在城乡社区参与科普志愿服务活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