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病例分析及药学监护

-

2022年4月16日发(作者:宫颈癌检测)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年第17卷第1期Practical Pharmacy And Clinical Remedies.2014.Vo1.17.No.1 ・79・ 

3.6药物配伍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氨 

化医学理论知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增进与患 

者和医护人员的交流,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药学 

监护。 

参考文献 

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编写组,支气管扩张症 

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7):485— 

492. 

溴索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均存在理化配伍 

禁忌 引,因此,联合应用时,应在两种药物之间问 

隔使用生理盐水或避免序贯滴注,以免出现药物 

反应。 

3.7其他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可出现双硫醒样 

反应 ,用药期间避免饮酒;左氧氟沙星可导致肌 

腱炎和肌腱断裂,一旦出现疼痛或炎症,立即停药 

并休息患肢。虽然发生几率不高,也要引起注意, 

否则产生严重后果。 

王丽娟.106例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感染加重期病原菌与 

耐药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5):848—850. 

马利军,吴纪珍,牛红丽,等.氨溴索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肺转 

临床药师在临床指导用药时,应与医生一起 

在临床一线,参与整个治疗过程,根据患者病情的 

变化,提出药物使用的合理建议,指导用药方案的 

调整,特别是老年患者,一定要根据老年体的病 

理、生理特点进行全面监护。目前,临床上使用药 ]J]J { 

运作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3,12(1):61-63. 

方海燕,刘丽娜.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诱发癫痫l例分析[J]. 

中国药师,2009,12(1):112. 

徐小玲,陈俊英,段廷莉.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哌 

酮钠舒巴坦(舒普深)存在配伍禁忌[J].医学信息,2012,25 

]]J 

(3):480. 

物开始时大部分是经验用药,微生物学检查和药 

敏试验也不够及时,用药方案的调整欠规范。这 

是我院药师参与临床的初步尝试,临床药师对临 

床诊断知识的缺乏,应通过上述临床实践,逐渐强 

陆黎丽.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 

液存在配伍禁忌[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1):37. 

杜伟华,李曙平,谭昌金.头孢哌酮/舒巴坦致双硫醒样反应 

2例报告[J].中国药师,2010,13(5):718-719.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病例分析及药学监护 

毛璐 

[摘要] 目的研究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 

1月至2013年3月发生的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相关的白细胞减少病例,总结用药剂量、发生时间、不良反应 

症状及转归。结果共收集与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相关的白细胞减少11例。患者发生白细胞减少不良反 

应的中位数时间为用药后14 d,经过停药及对症治疗后所有患者在1周内恢复,中住数时间为3 d。结论 万古 

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其机制与免疫介导或骨髓抑制有关,停药并经对症治疗后 

可恢复。 

[关键词]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药学监护 

Analysis and pharmaceutical care of leucOcytOpenia cases induced by vancomycin or 

norvancomycm MAO Lu(Department of Pharmacy,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Beijing 100035,China) 

[Abstract]0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characterisitcs of leukopenia induced by vancomycin or norvancomy— 

cin.Methods The leukopenia cases induce by vancomycin or norvancomycin were collected from January 2008 to 

March 2013.The dosage,occurrence time,the manifestation and the consequence of adverse reaitions were summa- 

ized.Resulfts Eleven cases were collected.The medin of the occurrence taime was 14 days.All patients recovered 

within 1 week after discontinuation and symptomatic treatment,the medin taime was 3 days.Conclusion Vancomycin 

and norvancomycin Can induce leucocytopenia,and the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immune media reaction or bone 

marrow depression,and the reaction is reversible. 

Key words:Vancomycin;Norvancomycin;Leucopenia;Adverse reactions;Pharmaceutical care 

收稿日期:2013—04—11 

作者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35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年第17卷第1期Practic ̄Pharmacy And Clinic ̄Remedies,2014,Vo1.17,No.1 

0 引言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是化学结构相近的 

糖肽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细菌细胞壁,抑制细胞 

壁的蛋白质合成,同时对胞质中RNA的合成也具 

有抑制作用,对革兰阳性球菌和杆菌具有较强的 

抗菌作用。万古霉素为进口药,去甲万古霉素为 

国产类似药,两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相似,但去甲万 

古霉素的价格较万古霉素低…。目前,万古霉素 

仍然被美国感染病学会推荐作为多种部位甲氧西 

林耐药的金黄葡萄球菌的首选用药 J。文献报 

道,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为 

皮肤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等_3j。本 

文收集两药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病例,分析其特点, 

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方法 

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上报的 

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相关的白细胞减少病 

例,诊断标准依据:白细胞计数<4.0 X 10 /L_4 J, 

排除其他因素,药物与白细胞减少的因果关系为 

可能及以上病例。对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年龄、 

性别、诊断、用药剂量和时间、并用药物,临床表 

现、用药前后血常规的变化、不良反应发生后的处 

理及预后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病例一般资料 共收集与两药相关的白细 

胞减少病例11例,其中男9例,女2例,患者年龄 

最大71岁,最小25岁,中位数为54岁。 

2.2用药情况其中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顺序 

使用了去甲万古霉素和万古霉素。单独使用去甲 

万古霉素的患者1例,单独使用万古霉素5例,3 

例患者治疗期间合并使用了其他抗感染药物,分 

别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例,头孢曲松1例,头孢 

他啶1例。 

所有患者均为明确的骨感染患者,共送检9 

例,其中2例感染明确但分泌物培养结果为阴性, 

其余7例根据细菌分泌物培养结果用药,其中耐 

甲氧西林的金黄葡萄球菌4例,耐甲氧西林的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例,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 

粪肠球菌1例,屎肠球菌1例。根据我院院内感染 

细菌分布及骨感染治疗指南,1 1例患者用药基本 

合理,并未发现典型的不合理用药。患者万古霉 

素用量均为1g ql2h,去甲万古霉素用量均为 

0.8 g ql2h,溶媒均采用0.9%250 mL NS,滴注时 

间均1 h。均符合说明书规定。发生不良反应的 

药品批号均不同,其中2009年1例,2010年3例, 

2011年2例,2012年4例,2013年截止3月1例。 

可以排除药品质量问题引发的不良事件。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不良反应发生最短为 

累积用药后10 d,最长为24 d,中位数时间为14 d。 

出现白细胞减少时累积用药,最少为2O g,中位数 

剂量为28 g,白细胞减少情况均为轻度一中度,未 

发现重度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缺乏病例。1例患 

者合并发热,该患者应用万古霉素治疗感染,用药 

12 d后出现发热,体温:38.8℃,注射赖氨比林后 

体温降至37.8℃,之后每日晚问体温最高可达 

39℃,清晨体温正常,用药13 d时查血常规WBC: 

2.73×10 /L,N%38.1%,L%41.4%,MONO% 

2O.5%,CRP正常。未停用万古霉素,给予盐酸小 

檗胺口服112 nag tid,用药15 d血常规WBC: 

2.53×10 /L,N%35.5%,次日停用万古霉素,换 

用依替米星继续抗感染,换药当日下午体温降至 

正常,之后体温一直正常。停药4 d后复查血常规 

WBC:4.47×10 /L,N%51.5%。其余l0例患者 

除化验白细胞减少外,无其他明显自觉症状。 

2.4转归发生不良反应后,所有病例均停药处 

理,8例患者同时给予盐酸小檗胺112 mg tid治 

疗,其中3例加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2例加用维生素B 片剂口服。11例患者中除3 

例患者停药后未复测血常规外,其余8例患者均 

在1周内白细胞恢复正常。最短2 d,中位数时间 

为3 d。 

3讨论 

3.1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有文献报道,万古霉 

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通常出现在治疗1周或数 

周后,总剂量>25 g ,与本次调查的结果相似。 

药源性的白细胞减少症被视为由免疫系统介导, 

或对骨髓的直接抑制造成的。其特点为发病晚, 

发生可逆性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停药后白细 

胞和中性粒细胞在2~5 d可恢复正常。由于患者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年第17卷第1期Practical Pharmacy And Clinical Remedies,2014.Vo1.17,No.1 ・81・ 

白细胞减少,多无其他伴随症状,患者临床感染控 

制情况尚可,医生可能忽略血常规的定期检测,可 

能出现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延迟的情况。如某骨 

感染患者,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去甲万古霉素 

抗感染,由于病情平稳,仅在用药后第8天时监测 

血常规,WBC 6.48 X 10 /L,N%75%。之后患者 

3.4药学监护点 调查发现所有的白细胞减少 

均为临床药师首先发现并报告。这与临床医生对 

该药的不良反应不熟悉、不敏感有关。所有患者 

用药时间均较长,均为骨科感染病例。这可能是 

由于骨感染需要静脉治疗4~6周,一般在明确病 

原菌后,推荐进行单药长程治疗 j。因此,需要临 

床药师及医师特别关注骨感染长期静脉使用万古 

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的患者,警惕药物不良反应 

直每Et规律性使用去甲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 

未出现明显不适。用药23 d时,药师提示医生该 

患者用药时间长,应警惕白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 

发生。患者当日复测血常规,WBC 2.65 X 10 /L, 

N%60%。由于患者治疗期间未使用其他药物, 

可排除其他因素,可以判定患者的白细胞减少很 

可能与去甲万古霉素有关。推测该患者实际出现 

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应发生在8~24 d之间,由于 

未及时监测血常规而未及时发现。因此,可能实际 

开始发生白细胞减少的中位数时问较调查结果的 

14 d短。 

3.2不良反应的表现调查发现,多数患者并无 

自觉症状,所有患者仅1例合并发热。笔者查阅 

相关文献,发现多数万古霉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并不伴药物热,少数患者出现乏力、低热、咽痛 

等不典型症状。本次调查合并药物热的患者仅1 

例,与文献报道的症状及转归类似 。因此,结果 

表明,万古霉素所致白细胞减少合并药物热的患 

者较单纯白细胞减少的患者更为罕见,这种患者 

往往被误认为临床感染复发,干扰不良反应的判 

断,更易造成误诊及病情延误。 

3.3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万古霉素说明书提示, 

其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血 

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发生率为0.1%~ 

2%。去甲万古霉素说明书提示:个别患者尚可发 

生一过性周围血象白细胞降低。但未提及发生 

率,也未提及发热的不良反应。我院骨科(包括创 

伤骨科、矫形骨科、脊柱外科)的临床观察发现,该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万古霉素说明书提示的数 

据。万古霉素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约为 

2%,有报道认为其发病率更高,约18%的患者白 

细胞计数低于4 000/mm ,8%的患者出现了严重 

的中性粒细胞减少(<1 O00/mm ) J。提示药品 

生产厂家及国家药监部门应及时修改说明书,以 

起到提示和安全用药的目的。 

的发生。临床药师可以在患者开始使用该药物 

时,建立药历或电子日志,连续用药10—14 d时, 

自动提醒监测血常规,如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之 

后可以每3~5 d监测1次,以便及早发现,及早处 

理。对于用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而感染未控制的 

患者,药师可以协助医生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其他 

药物替代,如利奈唑胺、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抗 

生素,不推荐更换拉宁。临床观察多数患者 

停用万古霉素后,血常规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并不 

影响后续的抗感染治疗。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情 

况较重者,可以配合使用升白药物,大多数患者停 

药后,白细胞在短期内可恢复正常。在此期间应 

嘱患者多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着凉,减少机会感染 

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静,何绥平,甄健存,等.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抗感染 

安全性和经济学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2):957— 

958. 

[2]Liu C,Bayer A,Cosgrove SE,et 1a.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for the treatment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ions in adults 

and children[J].Clin Infect Dis,2011,53(3):el8一e55. 

[3] 刘杨,吴菊芳,萧正伦,等.1031例患者应用去甲万古霉素不 

良反应观察[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1 1):815-819. 

[4]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347—2349. 

[5] 张鉴,魏爱英,李彦博.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M].第济 

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8. 

[6] 刘丽英,李勇,古淑仪,等.万古霉素致白细胞减少症38例回 

顾性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2,9(2):117-118. 

[7] 毛璐,何绥平,李静.万古霉素致药物热及白细胞减少一例 

[J].药物不良反应,2003(5):334-335. 

[8]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撰写协作组.应 

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XⅦ一骨和关 

节感染[J].中华外科杂志,2005,43(4):270—272.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