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重药材种植,,促产业发展

-

2022年4月17日发(作者:总统府攻略)

重药材种植,,促产业发展

7月的贵州大地满目葱茏,生机勃发,中药材种植基地到处

是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中药材精深加工产品源源不断地下线出

厂,中药材交易市场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置身其中,让人不禁

感慨:贵州中药材产业正在强势崛起!

中药材产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着力打造的名片之一。贵州

省主要领导指出,要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遵循山地

经济发展规律,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把贵州中药材资源

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建设全国中药材大省和民

族药业强省,努力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据介绍,到2017年,贵州全省中药材种植和保护抚育面积

将达到600万亩,中药材总产值从162亿元增加到260亿元以

上,医药工业总产值从300亿元增加到800亿元,确保项目区农

民人均纯收入的30%来自中药材产业。

扩规模、提品质,推进种植基地建设

“现在政策就是好,种植药材政府不仅提供培训、技术,还发

放补贴,我们种的药材不愁卖不上好价钱!”在玉屏侗族自治县亚

鱼乡,说起种植中药材,当地药农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玉屏积极鼓励企业和大户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采

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推进中药材集约化发展,

已建成亚鱼、田坪、大龙、朱家场4个乡镇中药材种植基地,形

成了朱家场镇、田坪镇中药材示范产业带。截至2013年底,该

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五万余亩,覆盖6个乡镇48个村3485

户,药农全年人均从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增加收入1380元。

玉屏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只是贵州省加快中药材产业

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了解,2013年贵州全省中药材种植及保护

抚育面积达458.84万亩,产量达到165.05万吨,实现产值161.67

亿元,带动农民338.39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11.23万人)。目

前,全省种植面积上万亩的中药材品种达到39个,获得国家地

理标志保护的中药材品种达到15个。

“今后几年,我省将进一步推进中药材基地建设,以每年新增

50万亩的速度做大中药材种植规模,确保到2017年达到600万

亩,实现成为全国中药材产业大省的目标。”贵州省相关领导表

示。该省将重点培育一批种植规模上10万亩、20万亩的中药材

生态产业大县,每个县培育1~3个优势品种,力争有10个品种

在种植规模、药材产量、市场占有率、综合产值方面全国领先,

8个品种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市场份额达60%以上。

该省将重点打造以大方县、德江县等为中心的天麻种植区,

以施秉县、黄平县等为中心的太子参种植区,以剑河县、丹寨县

为中心的钩藤种植区,以赤水市、独山县为中心的石斛种植区,

以龙里县、长顺县、西秀区、盘县等为中心的刺梨种植区,以绥

阳县、紫云县等为中心的山银花种植区,以石阡县、松桃县、修

文县等为中心的丹参种植区等,形成若干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产业

带,实现成千上万亩连片规模发展。

建园区、搭平台,推进药材综合开发

目前,贵州省已形成9个中药材种植园区、7个医药工业园

区。14家企业进入全国制药工业500强,5家企业上市,占全省

上市企业的23%,形成了以益佰、神奇、同济堂、信邦、百灵、

汉方等为代表的中药材产业集和以贵阳为中心的“环贵阳制药

产业带”。以园区化发展的中药材产业实现升级发展,到2013年

底3个省级中药材扶贫示范园区入驻企业23家、农民专业合作

社28个,总产值14.59亿元,园区“发动机”和“火车头”作用得到

充分显现。

为进一步形成“洼地效应”,贵州省正全力推进示范园区建设。

该省充分发挥各地特,加快构建优势明显、差异发展、各具特

的区域分工布局,加快推进施秉、独山、七星关等11个中药

材产业园区建设,致力形成一批重要中药材产业集聚区,建设中

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成药和大健康产业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

特产业基地。大力支持同类产品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企业重组

困难落后企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产业集中度。并

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中医药骨干企业,培育

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和对行业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

大型企业集团。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贵州各地依托园区平台,大力推进

中药材综合开发。围绕天麻、太子参等18种重点发展药材进行

深度开发、精深加工,着力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中药饮片、

中药提取物、中成药,并向食品、品、化妆品、添加剂、生

物农药及饲料等领域延伸,拓宽产业链。致力培育一批在全国有

较大影响的中药材大品种,打造以天麻、头花蓼等18种重点发

展的中药民族药材为原料的中成药品种。致力扩大生产规模,形

成加工企业集,全面提升中药材加工转化能力,大力消化优势

地道特药材原料,提高中药材的综合利用率。

育品牌、建市场,推进流通体系构建

在贵州,一批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成长迅速,同济堂、百灵

鸟等7个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仙灵骨葆、艾迪注射液、银

杏达莫注射液、咳速停糖浆、骨康胶囊、银杏天宝等品种显示出

强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大方天麻、龙里刺梨、罗甸艾纳香通过

地理标志认证,施秉何首乌、施秉太子参、雷山羊藿、施秉头

花蓼、赤水金钗石斛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AP认证。

“我们积极鼓励和引导中药材种植和制药企业制定实施品牌

发展战略,力争在全国形成诸如施秉太子参、德江和大方天麻等

贵州原产地品牌产品,不断提高我省道地中药材知名品牌的市场

占有率和美誉度。”贵州省相关领导介绍说。该省正大力培育自主

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以益佰、百灵、信邦、同济堂等中药民族

药品牌为带动,致力壮大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

力的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打造“黔药”“苗药”品牌形象。同时,

积极推进药品国际注册和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国际认证,为开拓国

际市场创造条件。

目前,贵州省正用产业化的理念推进中药材市场体系建设。

加快贵阳市现代化中药材物流园的规划和建设,加大对在建的碧

江、大方、绥阳、施秉4个中药材产地物流园的指导和支持力度,

在连片一千亩以上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100个季节性中药材

物流园。以贵阳为中心,遵义、黔南为重点,整合物流资源,建

设2~3个起点高、规模大、辐射强的医药物流园区、医药物流

配送中心。重点培育中药材经营企业3~5家,培育专业合作组

织一百个以上,建成贵州中药材电子商务平台,利用阿里巴巴、

中药材天地网等新兴营销媒体,构建信息灵敏、高效快捷、相对

稳定的营销渠道。

重开放、抓技术,推进健康产业发展

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必须坚持以开放促开发、以竞争促发

展。贵州省大力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通过投资兴办、整体收

购、兼并重组等方式进入贵州中药材产业,开展中药材基地、加

工企业、市场营销和技术服务等经营活动。积极引进工商资本、

民营资本向中药材产业集聚,实施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经

营。并切实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开展名药、名企、

名品联合对外宣传,重点引进大企业,以大开放促进中药材产业

的大发展。

以园区为平台,全力抓好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

进中国药材总公司、中国中药和香港培力集团等知名药企落户贵

州,加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等省内外

科研院校的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并高度重视中药材专

业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加快向生产一线输送技术人才,加强对

农业技术人员和药农的培训,使其成为掌握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中

坚力量。

贵州省相关领导表示,全省各地将引导企业向上下游延伸,

多元化发展,重点围绕当地潜力大的道地药材,推进以中药材为

原料的食品、品、化妆品、添加剂、日用品、植物提取物等

绿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以“益肝草”等品牌带动品产业蓬

勃发展。积极发展康复疗养、养生养老、运动产业,将大健

康产业培育作为贵州新医药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将中药民族药

列为贵州医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重点推进苗医体系建设,进

一步推进苗药品种进入国家医保、基药目录,力争进入基药目录

的独家品种从目前的8个增至20个以上,到2017年增至40个

以上。

当前,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已由扩大面积为主要任务的阶

段转入扩大面积与提高产业化水平并重的新阶段。该省各地正抢

抓机遇,积极用好有利条件,推进中药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努

力使更多农民通过种植中药材提高收入、脱贫致富,为贵州省调

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作者联系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龙溪武陵路70号西部开发

报邮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