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茵陈退黄汤灌肠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

2022年4月18日发(作者:食疗治痔疮)

浙江中医杂志2013年4月第48卷第4期 

茵陈退黄汤灌肠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吴肖妮俞学铭 田 真 许慧芬 

浙江省德清县中医医院 浙江德清313200 

关键词 茵陈退黄汤 灌肠疗法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观察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 龄最小37周,最大41周,平均39.18±1.O8周;病 

之一,其发病率占住院新生儿的首位,为30%~ 程最长23天,最短0.25天,平均3.58天;黄疸出现 

5O _】],其中以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多见,血清未结 

时间:1~3天43例,4~8天7例,平均2.72天;黄 

合胆红素过高可通过血脑屏障,使基底核等处的神经 

疸程度见表1:重度33例,中度15例,轻度2例; 

细胞黄染,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新生儿致死或致 主要病因为溶血3例,血管外出血(头颅血肿或其他 

残。因此,加强对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监测以及新生儿 

皮下出血)11例,感染性黄疸10例,围产因素9例, 

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对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尤为重 

不明原因17例。对照组5O例,男27例,女23例; 

要。我院儿科根据胆红素代谢的机理,在常规治疗的 日龄1~24天,平均5.56±4.13天;出生体重8100 

同时,加用中药茵陈退黄汤灌肠,取得较满意疗效, ±920g;胎龄最小37周,最大41周,平均39.O2± 

现报道如下。 

1.27周;病程最长21天,最短0.25天,平均3.24 

1资料与方法 天;黄疸出现时间:1~3天41例,4~8天9例,平 

1.1 一般资料:2010年7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共 

均2.76天;黄疸程度:重度34例,中度14例,轻度 

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0例,均为足月儿。中医 2例;主要病因为溶血2例,血管外出血10例,感染 

辨证属胎黄湿热熏蒸型。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胡亚美、 性黄疸11例,围产因素10例,不明原因17例。两组 

江载芳主编的《诸福棠实用儿科学》[2 ;中医诊断标 病例在日龄、胎龄、出生体重、性别、病程、黄疸出 

准参照汪受传主编的《中医儿科学》 ]。随机分为两 

现时间、黄疸严重程度及病因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组,治疗组50例,男25例,女25例;日龄2~27 (P>0.05),具有可比性。 

天,平均6.06 _4.80天;出生体重3060 2-_940g;胎 2-1.2 治疗方法:分述如下。 

表1根据不同日龄及黄疸出现时间分度 

~24h >153(9mg/d1) >102 ̄153(6 ̄9mg/d1) >51~102(3 ̄6mg/d1) 

~48h >205(12mg/d1) 

>153 ̄205(9~12mg/d1) >102 ̄153(6 ̄9mg/d1) 

~72h >255(15rag/al1) >205 ̄255(12~15rag/d1) >153 ̄205(9 ̄12mg/d1) 

>72h >306(18mg/d1) >255 ̄306(15~18mg/d1) >205 ̄255(12~15mg/d1)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①蓝光照射(双面蓝 

分别12、15、18小时照射;②酶诱导剂,苯巴比妥 

光,波长为425 ̄475nm,所有病例血清胆红素值均达 5mg/kg/d,分2~3次口服;③溶血者,静脉注射用人 

到“不同出身时龄的足月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干预推荐标 免疫球蛋白lO00mg/kg/d,使用1~2天;④病因治疗; 

准/ ̄mol/L(rng/d1)” 。 中考虑光疗水平,极少数达干预 

⑤口服维生素B2、妈咪爱。 

水平),并根据黄疸程度之轻度、中度、重度的不同, 

1.2.2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 

①基本方:茵陈、矮地茶、虎杖、白茅根各15g,大黄 

* 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茵陈退黄汤灌肠治 

3g,山栀、茯苓各10g。采用免煎剂临时配制。每剂配 

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编号:2010ZB143 药液40ml,温度4O℃左右,分2次灌肠,大于15天者 

浙江中医杂志2013年4月第48卷第4期 

每日1剂,小于15天者每Et 0.8剂。②灌肠方法:让 

1.4统计学处理:数据使用SPSS16.0进行分析,两 

组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患儿取侧卧位,操作者带一次性消毒手套,将消毒管 

用石蜡油涂抹,并在患儿门处涂以润滑软膏,然后以 

左手固定门,右手将管轻轻地缓慢送人门内约8 

2.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变化:治疗前所有 

病例均经桡静脉采血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治疗中应用 

10cm处,再经管将药液缓慢注入,保留15~ 

30min,每日2次,5~7天为1个疗程。 

1.3疗效评价[4]:显效:皮肤、巩膜黄疸消退,体温 

正常,吮奶、反应良好,大小便正常,血清总胆红素低 

于205.2Fmol/L(12mg/d1);有效:皮肤、巩膜黄疸基 

本消退,体温正常,吮奶及精神较好,血清总胆红素< 

222Fmol/L N_>205Fmol/L;无效:皮肤、巩膜黄疸未 

消退,甚至升高,血清总胆红素无降低。 

经皮黄疸仪(采用]H20—1A,南京理工大学科技咨询开 

发公司生产)监测每日胆红素变化情况,治疗后再次经 

桡静脉采血复测血清胆红素。由表2可知,血清胆红素 

变化:治疗前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 

疗中和治疗后,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O.05或P< 

0.01)。 

2.2转归:分述如下。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变化( ±s,p.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P<O.05,**P<O.01。 

2.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中显效50例,占100 , 

有效0例,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率100 ;对照组显 

效44例,占88 ,有效3例,占6 ,无效3例,占 

6%,总有效率94 ,两组比较,P<O.05。灌肠期间, 

未发现有患儿吮减少、大便次数增多,无严重不良反 

应。 

氨酸转移;大鼠实验还有轻度促进肠蠕动的作用_5]。山 

栀清利三焦湿热,大黄降泄郁热、通便、活血、清热解 

毒。茵陈配山栀可使湿热从小便而出,茵陈配大黄可使 

郁热从大便而解,虎杖、矮地茶清热利湿退黄,白茅 

根、茯苓清热利湿,使湿热之邪从二便而去,特别是白 

茅根利湿而不伤阴,茯苓利湿而健脾的特点,对稚阴稚 

阳的新生儿更为适宜。 2.2.2两组住院天数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s) 

近年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逐年增多, 

由于中药苦寒伤胃,喂药困难,通常治疗手段大多以蓝 

光照射为主,但蓝光尚有一定缺点和不足,使其应用受 

到某些限制。而该方采用免煎剂灌肠,能迅速降低血清 

胆红素水平,又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既有使用方便、 

注:与对照组比较,**P<O.Ol。 疗效稳定的特点,又解决了喂药困难、苦寒伤胃之难 

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参考文献 

义[J3.中国儿童杂志,2004,12(1):82—83. 

E2]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EM].第7版.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2:438—443. 

3体会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属于中医学“胎黄”范畴, 

- 

临床辨证湿热熏蒸型为多。因于孕母内蕴湿热,传于胎 

儿,以致胎儿出生后受湿热熏蒸,肝胆疏泄失常,胆汁 

外泄,浸面目肌肤而致。正如《诸病源候论》说: 

[1]潘红芬.行为测定在评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中的意 

“A,JL在胎,其母脏气有热,熏蒸于胎,至生下d,JL体 

皆黄。”《幼科铁镜》云:“胎黄妊母感受湿热,传于儿, 

故儿生下面目通身皆黄如金,壮热便秘,溺赤者是 

也。”茵陈退黄汤由茵陈蒿汤之茵陈、大黄、山栀加矮 

E3]汪受传主编.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51—52. 

[4]罗泽明,欧明才,沈蓉文.单纯光疗与配合利胆中药治疗新生 

儿黄疸的疗效比较I-J-1.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1):40-41. 

地茶、虎杖、白茅根、茯苓而成。茵陈蒿汤源于《伤寒 

论》,为治黄疸之要方。其中茵陈清热利湿、退黄,除 

能显著增加胆汁分泌和利胆外,还能拮抗溶血,改善丙 

[5]沈映君主编.中药药理学I-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46】一462. 

收稿日期 2012—12—24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