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高度近视病因学现状及矫治进展

-

2022年4月21日发(作者:合肥远大医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论著 

Treatis 

10・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高度近视病因学现状及矫治进展 

司俊峰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汾阳032200 

【摘要】 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导致高度近视在我国的发病率持续升高,而且近几年的发病率持续低龄 

化,因此如何矫治高度近视成为了当前所有国家的重要课题之一。只有认识了高度近视的病因学,从其源头出发并研发出适合的治疗方案 

成为了首选。本文从病因学角度出发搜集了现有的各种矫治手段,并对其做了详细总结对比。 

【关键词】 高度近视;病因学现状;矫治进展 

【中图分类号】R778.1+1 

引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2)08—0010—03 

遗传基因改变而使得近视发展。而高度近视形成的外因主 

要取决于环境。爱斯基摩人首次暴露与强制性教育环境中 

近视眼是我国青少年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眼病,患病率 

约15%,其中高度近视(high myopia)占近视人的5%。 

使近视患病率大大升高,诱发近视的环境因素有近距离工 

作,过度调节、阅读习惯、管用灯光、形觉剥夺、像质改 高度近视又称病理性近视、恶性近视或先天性近视,近视 

度数等于或者超过一6.00D,眼轴进行性延长,除视功能严 

重受损外,常伴有眼底退行性改变,可能造成视网膜脱离, 

并发症较多,致盲率亦较高…。在发达国家的难治性眼病 

中,高度近视是第4位严重致盲性眼病 j。因此,对高度 

近视病理原因研究现状以及矫治的研究进展已引起了眼科 

学界的重视。 

变、微量元素缺乏等 。但目前的资料显示,环境因素对 

近视的影响并非具有决定性 J。而且高度近视在不同文化 

程度、不同职业人中发生基本相同,这与中低度近视明 

显不同,因此认为,环境因素可能只是参与了高度近视的 

发生,对它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并非主要作用。 

2高度近视的矫正治疗方法 

高度近视是屈光不正中对视觉功能影响最为严重的常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高度近视的遗传病理学方 

面已有明显进展,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对高度近视的病因及 

发病机制的研究在后期的矫正治疗中并未得到重视。因此, 

见眼病之一,余荣志通过对临床视力矫正程度总结出了屈 

光度增加及病理性退化病变的关系。通过对140例眼科门 

诊高度近视患者的检测发现,高度近视眼的矫正视力随屈 

本文先从高度近视的病因学研究现状人手,对现有的矫治 

手段并针对不同的发病机制做一综述。 

1高度近视的病因学研究现状 

光度的增加而下降,屈光度愈增高严重时,矫正视力愈加 

困难。高度近视眼底后极部病变(一系列的病理性退化病 

变)越广泛严重,视力受损越严重。因此,高度近视已超 

高度近视的病因相当复杂,但经过全球科学家多年不 

懈的努力,对于高度近视的遗传学方面已取得了一个统一 

的认识:遗传和环境因素参与了近视的发生,高度近视具 

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自1992年Olmedo和Pirtado揭示高 

度近视与低度近视的遗传差异,到2003年Guggenheim对近 

出一般的屈光不正范畴,应说它是一种综合性眼病,不仅 

要用光学镜片矫正,而且应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 ]。 

2.1 角膜屈光手术治疗法(准分子激光矫治) 

1939年,日本佐藤教授最先发明了治疗近视的手术。 

当时的手术方法是把角膜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同时切开,但 

没过多久,很多患者就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1987年,我 

视遗传度的计算结果的证明无疑是高度近视的遗传病因学 

上的里程碑,这一结果指示了遗传基因在高度近视的发病 

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l7_。体和家系调查显示,高度近视具 

有多种遗传方式,包括常染体隐形或显性遗传,)(2性连 

锁遗传,且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 J。其中,常染体遗 

传是最常见的遗传方式 ,最少见的是X2性连锁遗 

传… 。随着基因定位克隆技术的日益发展成熟,使得定位 

高度近视的基因成为可能。迄今为止已发现4个相关基因 

国著名眼视光学专家褚仁远教授专程前往苏联,将放射状 

角膜切开术(RK手术)改良引进国内,经过几年的术后 

观察,褚仁远教授逐渐发现了RK手术在技术方面的四大 

缺陷:首先,手术预测性比较差,实际的效果却不能达到 

医生术前预测降低度数。第二,术后极易产生散光。由于 

手术切削的厚度不好掌握,很可能将散光带一部分进去。 

定位于18p,12q,7q,17q ,均为常染体遗传方式, 

第三,眼睛经不起一般的暴力冲击。由于角膜在进行多条 

放射状切削后,角膜受力的稳定性会降低。正常的眼角膜 但以其他方式遗传的高度近视相关基因定位还未见报道。 

除上述已经定位的相关基因外,人们从高度近视的病理表 

现得到启发,建立了胶原相关基因学说,通过对Kuschol及 

受到外伤后损害程度不会太大,但做过手术的眼睛被撞后 

就会出现角膜裂伤,原来被切开的地方就会发生整体开裂, 

恢复后也会形成瘢痕,这会严重影响视力。第四,需要医 

生精湛的切削技术。由于角膜中央部位总共才0.5~0.6毫 

米的厚度,如果医生手术时用刀稍有不甚,就会出现切多 

或切少的问题,如果切的深度达不到85%以上,那么效果 

较差,近视还会反弹。因此,这种屈光手术逐渐被准分子 

Gottlieb等的研究推测高度近视患者与自身免疫疾病相 

关 J。王荣芳与李寿玲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高度近视与 

自身免疫基因HIA具有相关性 ],即高度近视患者对胶 

原产生的自身免疫反应与循环免疫复合物的聚集造成巩膜 

损伤,切断了巩膜分子间与分子内的联系,引起胶原免疫 

论著 

Treatis 

中国民族民J'al医药 

Chinese joum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激光手术替代了。 

1983年,准分子激光手术(LASIK)在美国首创并于 

对远期手术并发症及时治疗。 

3结论与展望 

1997年用于全国性临床试验,同时意大利眼科医生于1997 

年发明了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Epi— 

LASIK),两者原理相同,但是方法上有很大的差异。 

LASIK是医生利用准分子激光能够准确切削组织的特性, 

用准分子激光束重塑角膜的曲率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而 

Epi—LASIK是把前面130—160微米厚度的角膜瓣掀开,然 

后用激动对下面角膜基质做精准的切割,最后再将角膜瓣 

对于高度近视患者来说,光学镜片矫正仍是首选的、 

安全性最高的矫正方法,但由于屈光度增高,矫正视力越 

来越困难,那么辅助的手术治疗成为了解决高度近视困扰 

的必要手段。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种类繁多的矫治手术 

又各有优缺,存在一定的限制条件。 

准分子激光治疗临床应用以来,被认为是最为稳定、术 

后恢复效果最好的矫治方法,其主要针对屈光度小于一 

还原。 

目前国内的准分子激光手术主要就是以上三种,迄今 

为止适用范围最广且最为安全有效的也是LASIK,但是陈 

静等探讨微型角膜刀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 

—LASI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高 

度近视的疗效做了对比 ,研究了62例(123眼)高度近 

视患者,由患者自行决定采用何种术式,对于角膜较薄和 

从事职业存在角膜瓣风险者由医生推荐Epi—LASIK手术, 

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医生完成,术后以UCVA/BCVA/屈光状 

态及总的高阶波前像差RMS值为指标。结果显示:Epi— 

LASIK术后UCVA恢复较LASIK慢,术后一个月Epi— 

LASIK与LASIK效果等同;两者的BCVA术后无差异; 

RMS比值有差异,指示Epi—LASIK组对高阶像差的影响小 

于LASIK组。因此,与LASIK相比,Epi—LASIK虽然术后 

恢复较慢,用药时间较长,但是从术后长期效果较好,同 

时可避免Epi—LASIK酒精毒性以及LASIK角膜瓣引起的各 

种并发症。 

2.2眼内屈光手术矫正治疗法 

近年来,随着显微手术的飞速发展,眼内手术技术得 

到了普遍提高。目前,临床可选用的眼内屈光手术包括透 

明晶状体摘除术、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晶 

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等。 

自18世纪初期Boerhaave提出采用摘除透明晶状体的 

方法矫治高度近视的设想,历经数百年,该方法仍是眼科 

临床争论的焦点问题。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 

部分眼科医生采用超声化透明晶状体吸除联合后房型人 

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 

果.29]。但是透明晶状体摘除术后术眼为无晶状体眼,易出 

现一系列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后发性 

白内障,且术眼正常的调节功能丧失 ,该手术的预测 

性强,术后视力恢复快、屈光状态较稳定、发生不规则散 

光的可能性小。因此,对该手术的术后患者应进行长期和 

连续的随访,及时观察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情况。 

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虽然保留了术眼 

的正常调节功能,但由于人工晶状体紧贴虹膜和晶状体, 

易引发瞳孔相对性阻滞和白内障;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还 

是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它操作过程简单,术前预测 

性强,术后恢复快,具有可逆性;在术眼术后裸眼视力大 

幅度改善并且保留原有的调节功能;但是PACLs与虹膜粘 

连问题尚未解决并且因为房角和虹膜人工晶状体向后的压 

力,容易发生椭圆形瞳孔,因此,在术后要增加随访频率, 

12.00D的高度近视患者,其中LASIK应用最广,但不适用 

于高强度运动以及体力劳动、高亮度工作环境和用眼时间较 

长的专业型人,因为LASIK术后导致眼睛抗击性降低,因 

此其使用范围较窄,相比之下,Epi—LASIK更适用于角膜 

较薄和从事职业存在角膜瓣风险的高近视患者,但是其恢复 

较LASIK要慢,用药时间也相对较长,因此对患者术后用药 

的严格控制也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超过一12.00D屈光度的 

患者,由于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不推荐使用准分子 

激光治疗,而眼内屈光手术则可以解决高度数近视患者的困 

境,但是由于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几种人工晶体植入术以及透 

明晶体摘除术目前都存在较大的争议,手术中的一些粘连及 

并发问题并未解决,所以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在矫治时要 

慎选,尤其是要严格遵医嘱用药,降低术后风险。 

参考文献 

[1]张清炯,黎仕强,肖学珊,初歌今,郭向明,张丰生,郭莉,贾小云, 

2001.90例高度近视先证者中核心蛋白聚糖基因突变筛查.中华医学遗传学 

杂志,18(4),327—328. 

[2]胡诞宁.几种主要眼遗传病在我国的发病情况与遗传规律.遗传学报, 

1988,15:231—235. 

[3]Fruett RC.Pathologic myopia In:Albeit DM,Jakobiec FA.Ed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Ophthalmology:Clinical Practice.Ist ed.Philadelphia:Sannders, 

1994.878—882. 

[4]贾丁,瞿佳,2003.高度近视的病因学研究进展.眼视光学杂志,5 

(2),123—125. 

[5]Cm'tin BJ.The myopias:basic science and clinical management[M] 

.Philadelphia:Harper&Row,1985.12. 

[6]Olmedo MV,Munoz JI,Carracedo A,et a1.Myopia:a new genetic ap- 

proach.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1992,33:712. 

[7]Guggenheim JA,Kirov G,Hodson SA.The hefitability of hish myopia:a re— 

naalysis of Goldschmidt.S data.J Med Genet,2000,37(3):227—231. 

[8]Gree FM,Feinberg EB.X21inked pathologic myopia Ann Ophthalmol,1992, 

24:310—312. 

[9]楮仁远,倪鹏生,倪敏建,等.病理性近视眼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中 

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0,17:178—180. 

[10]Edwards M,Lewis WH.Autosomal recessive inheritance of myopia in Hong 

Kong Chinese infants.Ophthalmi Physic,]Opt,1991,11:227—231. 

[11]Barstocas CS,Kastrantas AD.X2|inkedform ofmyopiaHumHcred,1981, 

31:199—200. 

[12]Young TL,Ronan SM,Alvear AB,et a1.A second locus for familial high 

myopia maps to chromosome 12q.Am J Hum Genet,1998,63:1419—1424. 

[13]YoungTL,Atwood LD,Ronan SM,eta1.Further refinement oftheMYP2 

locus for autosomal dominant high myopia by linkage disequilibrium analy- 

sis.Ophthalmic Genet,2001,22(2):69—75. 

(下转第2O页)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论著 

Treatis 

20・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eine and ethnopharmacy 

竞争,也存在中国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问的竞争。据统计, 

1999年的药品消费结构比例约为:国产药约占42.22%, 

能渐入佳境,因此,中医只能用来治一些不死的疾病。在 

国内的中医药行业内,亦存在着中医被西化的倾向性。而 

与之相反,中医在西方世界方兴未艾。长此以往,也许未 合资药约占45.6%,进口药约占11.96%。 

改革开放的国内环境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给中国药 来中国真的要到西方去取中医药的真经,这绝不是哗众取 

宠、危言耸听。这正是中国的中医药之痛,痛在还没有发 

展好、创新好原本拥有的“国粹”,痛在广大的中国人和中 

业带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好机遇。如今,l3亿人民的生 

活不断改善,对医药和品的需求快速增长。化学药品 

的不良反应,使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回归自然”,乐于使 

用天然药物的强烈愿望。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已肯定了中 

医人士,尤其是民间中医人士的心上。 

我作为一个民间草医草药人,倍感百感交集。因为, 

近30年间,我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自修中医药学知识, 

利用祖国的中草药,在治疗疑难杂症和癌症方面取得了较 

为明显的成效,从而更加深切认识到,祖国传统中医药学 

的存在和发展,关乎着中国今后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 

人类的命运和前途。 

国传统医药的科学价值。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医药有 

了新的认识,逐步放开了进口限制。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和 

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已承认了中医药的合法地位。外国人 

学中医,用中药为本国人民服务的现象逐渐增多。中国实 

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更有利于促进中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 

产品优势,刺激中医药的快速增长,不少省、区、市甚至 

县(市),都已把发展中医药列入重要的支柱产业,这将使 

中医药行业逐步与国际接轨,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有鉴于此,笔者企求从中医药的形成初始,简要地回 

顾并综述了几千年来它生生不息的发展历程,试图阐明: 

中医中药独特而系统的科学理论和诊疗方法,是几千年的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中医中药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 

挑战。首先,中国药材的出口,受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 

国家的竞争,药材质量还不够稳定,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超 

文化积淀和知识积累,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才能, 

是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永远不可分割的重要成份,也是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强劲发展的特和优势。具有鲜明的中 

标,将影响出口和经济效益。笔者认为,虽然中药的主要 

市场在国内,但是,中医事业和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发展, 

所面临的必须是全人类。其次,现在仍有许多国人认为: 

中医治本,西医治标。总觉得西医可以立竿见影,中医只 

国特的中华医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理应得到更广 

泛、更深刻的抢救性挖掘,使其发扬光大,造福于子孙万 

代,造福于全人类的健康事业。 

(收稿日期:2012.02.04) 

(上接第11页) 

[14]Naiglin L,Gezagne C,Dallongevi ̄e F,et a1.A genome wide scan for famil- 

ial high myopia suggests a novel locus on chromosome 7q36.J Med Genet,2002, 

39:118—124. 

rivation myopi&Curt Eye Res,1990,9:1157—1165. 

[24]WangR F,Chu R Y,Guo B K.HLA 2A,B antigensandthe relation be- 

weetn high myopia and hi myopia with slaueom ̄Chin Med J,1986,99:775 

—.[15]Paluru P,Ronan SM,Heon E,eta1.Newlcusfoor autseomal dominant hi 

myopia maps to the long arnl of chromosome 17.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3, 

778. 

[25]李寿玲,季碧霞,楮仁远,等.病理性近视与人类白细胞抗原2DQB1 

基因的关联性研究.中华眼科杂志,2001,37(4):263—265. 

[26]Whitmore WG.Congenitla nd adevelopmentla myopia.Eye,1992,6:361— 

365. 

44(5):l830—1836 

[16]Arheden K,Mandahl N,Heim S,et aL In situ hybridization lcaloizes the 

human type?alpha 1 collagen gene(CO L2AI)to 12q13.Hereditas,1989,1 10 

(2):165—167. [27]余荣志.高度近视眼视力矫正不良与屈光度及眼底蜕变的关系.国际 

眼科杂志,2003,3(4):38—40. [t7]Brunner HG,Van Bee ̄uro SE,Warman ML,et a1.A Stickler syndrome 

gene is linked to chromosome 6 near the CO LIIA2 gene.Hum Mol Genet,1994, 

3:1561—1564 

[28]陈静,韩苏宁,吴昕,龚小雪,吴军丽,唐谋玉,易魁先,等.Epi— 

LASIK和LASIK矫治高度近视的疗效比较.眼科,2007,16(5):336—339. 

[29]王军,施玉英.超声化透明晶状体吸除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研究. 

中华眼科杂志,2001,37(5):350—354. 

[30]Goldberg MF.Clear leas extraction for axila myopia:an appraisa1.Ophthalmolo- 

gY,1987,94:571—582. 

[18]Lee B,GodfreyM,Vitale E,eta1.Linkage ofMarfan syndrome and a phe— 

notypieally related diorsder to two diferent ifbril lin genes.Nature,1991,352:330 

—334. 

[19]Stone EM,Fingert JH,AlwardWL,et aLIdentiifcati on of a genethat Call- 

ses primary openansle Sh ̄oma-Science,1997,275:668-670. [31]Javitt JC.Clear lens extraction for hi【出myopia:is this an idea whose time 

has come?Arch Ophthalmol,1994,112:321—323. [20]Glass IA,Good P,Coleman MP,et a1.Genetic mapping of a cone and rod 

dysfunction(Aland ̄land eye disease)to the proximal sham arm of he human X t

chromosome.J Med Gene t。1993,30:1044—1050. 

[32]郑一仁,刘乔.高度近视透明晶体摘除术后视网膜脱离.实用眼科杂 

志,1995,13:158—159. 

[21]Senie A L,Quimby M,MoreiraES,et 1.A agenewhich causes severe cn—o 

hr laterations and occipital encephalceloe(Knoblch so yndreme) is mapped to 

21q22.3.Hum Mol enet,1996,5:843—847.G 

[33]Trindade F,Pe ̄iar Cataract formation after posterior chamber phakic in. 

traoculrlaens implntaation.J Cataract Refactr Surg,1998,24:1661—1663. 

[34]姚克,徐雯,于建春,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 

近视的临床研究.中华眼科杂志,2003,39(6):339—343. 

(收稿日期:2012.03 13) 

[22]王富彬,吴国新,丛明字.形觉剥夺对近视眼形成的影响实验研究.中 

华眼科杂志,1996,32(1):60—62. 

[23]Gotlfieb MD,Joshi HB,Nickla DL Scleral changes in chicks wiht orfm dep-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