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因网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

最全的精神疾病问答题

-

2022年4月24日发(作者:汽车仪表盘图标大全)

一、简述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

答:大脑是一切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所有的精神

活动均由大脑调控。正常的大脑功能产生正常的精神

活动,异常的大脑功能与结构可能导致精神活动的异

构成行为和精神活动的结构基础,脑通过不同环路处理

信息,并对所处理的信息进行整合,并结合与之有关

的触觉、听觉体验,既往的经历、记忆等,形成一个

完整的知觉体验。神经递质在这整个过程中起到了中

然后通过第二、第三信使系统调节其效应的时程和强

度。体内有多种神经递质和受体,脑的不同部位有不

同的神经递质和受体分布,参与不同的精神活动。大脑

还具有可塑性,从宏观和微观上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和

变化之中,从而影响整个精神活动,并能在一定程度

上受到精神活动的影响。

二、如何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理解精神疾病?

生物学易感性是必要因素,但不能足以说明疾病的发

碍或知觉障碍。感知综合障碍是指患者对客观事物能

正确感知,如知道是某个人或某种动物等,但对该客

体的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颜、形状、距离、位置

等,却产生错误的感知。

三、如何理解内感性不适、幻触与内脏性幻觉?

答:内感性不适属于感觉障碍,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

种不舒服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蚁爬感、游走感、

挤压牵拉感,常部位不明确,性质模糊甚至多变,多见

幻触,又称皮肤与粘膜幻觉,患者可清晰感到皮肤或粘

膜上有某种异样感觉,如虫爬感、针刺感,也可有性

器官接触感,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或器质性精神障碍。

内脏性幻觉属于知觉障碍,是指患者感到躯体内部某

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异常体验,如肠扭转、肺扇动、

肝破裂等,部位及性质比较明确,常与疑病妄想、虚无

妄想及被害妄想等伴随出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及抑

郁症。

四、何谓幻觉?常见的幻听分为哪几类?

常。大脑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形成了神经环路,

介作用,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产生生物效应,于各类神经症、躯体化障碍、抑郁状态及精神分裂症。

答:精神障碍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生与发展的全部过程;心理、社会因素可能是必要因素,答:幻觉是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

但也不足以解释全部的病因。由于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精神

心理的、社会文化的东西通过记忆、学习等会使大脑的

结构、化学和神经活动不断发生变化。应激性生活事

件、情绪状态、人格特征、性别、父母的养育方式、社

会阶层、社会经济状况、种族、文化宗教背景、人际

关系等均构成影响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社会

因素既可以作为原因因素在精神障碍的发病中起重要

作用;也可以作为相关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

展;还可以在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如

导致心身疾病。

一、如何判定某一精神活动是否异常?

答:需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①纵向比较,与其过去的

一贯表现相比较,精神状态是否有明显改变;②横向

比较,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是否有

显著性,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一定限度;③应注意结合

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所处的具体环境进行具体分析和

判断,避免主观片面。

二、如何理解感觉、知觉及感知综合障碍?

答:感觉是指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

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颜、形状等,是知觉的基础。

知觉是某一事物的不同属性在脑中进行综合,并结合以

往经验,所形成的总的整体印象。如果感觉或知觉体

验与外界客观事物或事实不相符,则分别称为感觉障

病性症状之一。幻听既有言语性幻听,也有非言语性幻

听,临床上常见的是言语性幻听,具有诊断意义。

依据幻听内容,常可分为评论性幻听、议论性幻听及命

令性幻听。幻听常可影响患者的思维、情感及行为。

五、简述真性幻觉及假性幻觉的鉴别要点。

答:按幻觉体验的来源可分为真性幻觉及假性幻觉。真

性幻觉的幻觉形象鲜明生动,存在于外部客观空间,

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病人常叙述是亲眼所见或亲耳

听见的,因而常常坚信不疑,并对幻觉作出相应的情

感与行为反应。假性幻觉的形象不够鲜明生动,且存在

于主观空间,如脑内或体内,不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

的,假性幻觉更具有诊断价值。

六、简述机能性幻觉与反射性幻觉的鉴别要点。

答:机能性幻觉是一种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

即当某种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涉及

该器官的幻觉,正常知觉与幻觉并存,如患者在听见

闹钟声音的同时听见有人议论自己,常见的是机能性

幻听。反射性幻觉是指当某一感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

时,出现涉及另一感官的幻觉,如听见广播声音的同

时看到播音员站在自己面前。

七、正常人思维具有哪些特征?

答:思维是指人们将感知所获得的材料经过大脑的分

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而形成概念,然后在概

念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整个心理过程。正常人

思维具有目的性、连贯性、逻辑性及实践性。

答:思维迟缓是指联想抑制和困难,联想的速度减慢及

记忆力及注意力减退,客观上表现为言语缓慢、语量减

少、声音低微、行为动作反应迟缓,常见于抑郁症。

思维贫乏是指联想数量减少,概念和词汇的贫乏,患者

自感脑子空洞无物,没什么东西可想,患者常沉默少

语,谈话内容空洞单调,回答问题简单,甚至对一切

问题都回答不知道,常伴有情感及意志行为的变化,多

思维中断是指联想过程的中断,患者在说话时突然停

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

九、如何理解妄想?

答: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

断。妄想具有以下特征:①病理性信念的内容与事实

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疑;②妄想内

容以患者为中心,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患者的个人

利害有关;③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④妄想内容因文化

十、简述妄想的分类及其临床特点。

答:妄想按其起源及与其他心理活动的关系可分为原

发性妄想及继发性妄想。原发性妄想常突然发生,内

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及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来源

于其他异常心理活动的病态信念,包括突发性妄想、

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妄想气氛,原发性妄想是精神分

裂症的特征性症状,常在疾病的早期出现,结构不太

系统,逻辑性差,对诊断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价值。继

发性妄想是发生在其他病理心理基础上的妄想,或是

在某些妄想基础上产生的另一种妄想,一般较原发性

妄想系统,有一定逻辑性,可见于多种精神疾病。按

妄想的结构可分为系统性妄想和非系统性妄想。系统性

妄想是指妄想内容前后相互联系、结构严密、逻辑性

较强的妄想;反之则称为非系统性妄想。临床上通常

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罪恶妄想,疑病妄想,钟

情妄想及嫉妒妄想等。

十一、试述妄想与超价观念的鉴别要点。

答: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

判断,虽然病理性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

现实基础,但患者仍坚信不疑,并影响患者的情感及行

为,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等疾病,解释不能使患者改变

想法,常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超价观念是在意识

强烈的情感彩,明显影响患者的行为及其他心理活

辑推理错误,解释、环境的变化或时间的变化可以使

患者改变想法,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障碍。

十二、试述常见原发性妄想的分类及其临床表现

答:原发性妄想不是建立在感知觉障碍基础上,也不是

认识和领悟能力障碍,而是一种直接的、突然的、无

想心境、妄想知觉、妄想表象及突发性妄想等。妄想

些变化,这些变化与他有关,患者因此出现焦虑紧张、

惶恐不安;妄想知觉是指患者对正常出现的知觉体验

突然赋予妄想性意义,正常知觉与妄想性意义之间无法

联系,且无法理解;妄想表象是指患者突然产生一种

记忆表象,接着对之赋予一定的妄想性意义;突发性

妄想是突然产生的一种妄想,令人无法理解。原发性

妄想体验仅见于妄想开始形成之时,妄想一旦形成,经

过推理演绎可派生成若干继发性妄想,原发性妄想体

症,也可见于癫痫性精神障碍及中毒性精神障碍。

十三、如何理解注意及注意障碍。

答:注意是指个体的精神活动集中地指向于一定对象

的过程。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

性和保持性特点;注意的集中性使注意的对象鲜明而

清晰。注意可分为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主动注意又

称随意注意,指对现实目标的主动指向及集中的精神活

动,与个人的思想、情感、兴趣及既往体验有关。被

动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由于外界或内在的刺激而

引起的被动的指向及集中,没有自觉的目标,不需任何

努力就能实现。注意障碍可分为:①注意强度方面的

障碍:注意增强及注意减弱;②注意范围方面的障碍:

注意狭窄及随境转移;③注意稳定性方面的障碍:注意

涣散及注意固定。

十四、简述遗忘的常见分型及其临床表现。

答:遗忘是指部分或全部地不能回忆以往的经历,常可

分为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及界限性遗忘。顺行性

遗忘是指紧接着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的经历不能回

八、简述思维迟缓、思维贫乏及思维中断的鉴别要点。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这种观念片面而偏激,带有

数量减少,患者自感思考费力,反应慢,脑子不灵了,动,它的形成有一定的性格基础及现实基础,而没有逻

见于慢性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疾病及精神发育迟滞。中生有的、十分明显的、坚信不疑的妄想体验。包括妄

顿,片刻后又重新说话,但所说内容不是原来的话题,心境是指患者突然产生一种情绪,感到周围发生了某

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常有浓厚的时代彩。验也即消失。原发性妄想体验常见于急性精神分裂

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归类,常见的有被害妄想,关系妄想,

忆,常常是由于意识障碍而导致识记障碍,不能感知

外界事物和经历所致,如脑震荡及脑挫伤患者。逆行性

遗忘是指不能回忆紧接着疾病发生前一段时间的经

历,也常见于脑外伤及急性脑血管疾病。上述两种

遗忘阶段的长短及预后与外伤的严重程度及意识障碍

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界限性遗忘,又称为心因性遗

忘,是指把生活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遗

忘的发生常与强烈的精神刺激及情绪的波动有关,遗

忘的内容具有高度选择性,常与强烈的恐惧、愤怒及羞

十五、试述错构及虚构的鉴别要点。

答:错构是记忆的错误,将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在发生

时间、地点或人物上出现错误记忆,并自以为是,信

并伴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常见于脑外伤、慢性酒精中

毒性精神障碍、动脉硬化症等。虚构是指以想象的未曾

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来填补记忆缺损,常在严重记忆障

因而内容是多变的,并且易受环境及交谈者影响,可以

利用交谈者提供的各种素材,结合记忆的残余构成虚

幻的故事,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痴呆,是器质性精

神障碍的特征性症状之一。

十六、何谓遗忘综合征?

syndrome),它的特点是近记忆障碍(识记)、顺行

性遗忘或逆行性遗忘、虚构或错构、定向(尤其时间

定向)障碍。没有明显的意识障碍或严重智能障碍。常

见于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病、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

及其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十七、试述智能障碍的分型及其临床表现。

精神发育迟滞是指先天性或围生期或在生长发育成熟

以前(18岁以前),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如遗传、感

染、头部外伤、内分泌异常、中毒或缺氧等因素,使

大脑正常发育受阻或发育不良,智能发育停留在一定阶

段,随年龄增长其智能明显低于正常的同龄人,并伴

有明显的社会适应障碍。痴呆是一组综合征,是后天

获得的智能、记忆及人格的全面受损,通常发生于大脑

发育成熟以后(18岁以后),其发生具有脑器质性

病变基础,临床主要表现为创造性思维受损,抽象、理

解、判断、推理能力下降,记忆力及计算力下降,后天

获得的知识丧失,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或丧失,甚至

生活不能自理,并伴有行为症状及精神症状,根据病变

的性质及所涉及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面性痴呆及部

分性痴呆。

十八、何谓假性痴呆?常见的假性痴呆有哪些?

答:假性痴呆是指在某种特殊的心理背景下出现的一

种类似痴呆的表现,而无明显脑器质性损害的证据。

常见于癔症及反应性精神病,一般预后较好。常见类型

有:①刚塞综合征:又称心因性假性痴呆,即对简单

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答,给人以故意做作或开玩

杂问题反能正确解决;②童样痴呆:以行为幼稚、模

仿幼儿的言行为特征,如表现出儿童稚气的样子,

学着幼童讲话的语态声调,逢人就称阿姨、叔叔;③

抑郁性假性痴呆:指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在精神运动性抑

期症状,如计算能力、记忆力、理解判断能力下降、缺

乏主动性,但患者有明显抑郁体验可予以鉴别,抑郁

缓解后智能可完全恢复。

十九、如何理解定向力?

答:定向力是指一个人对时间、地点及人物,以及对自

身状态的认识能力,前者称为周围环境的定向力,后

者称为自我定向力。时间定向包括对当时所处时间的认

识及年、月、日的认识;地点定向是指对所处地点的

认识,包括街道、楼层及毗邻关系等;人物定向是指辨

向包括对自己姓名、性别、年龄及职业等状况的认识。

定向障碍多见于症状性精神病或脑器质性精神病有意

识障碍或严重痴呆时。此外,精神病人尚可出现双重

定向,即对周围环境的时间、地点、人物出现双重体验,

其中一种体验是正确的,而另外一种体验与妄想有关,

是妄想性判断或解释。

(affect)及情绪(emotion)在精神医学中常作为同义

词,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因之而产生的相应

的内心体验,情感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由原始的、低

级的情感逐渐发展成为复杂、高级的情感,原始情感

常与本能欲望有关,而高级情感是人类特有的。激情

是指突然产生的、猛烈而爆发的情感,如愤怒、狂喜、

绝望等。心境(mood)是指一种较弱而持续的情绪状

态,它是一段时间内精神活动的基本背景。通常所说

的情感障碍就是指心境障碍。

二十一、试述焦虑与恐惧的异同点。

答:焦虑(anxiety)是指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或其他

辱的情景及场面有关,多见于癔症及反应性精神病。笑的感觉,也可出现一些愚蠢幼稚行为,但对某些复

以为真,患者对于张冠李戴的事情常有生动的描述,制的情况下,出现认知功能降低,表现出类似痴呆早

碍的基础上产生,患者也常常不能记住虚构的内容,

答:遗忘综合征又称为科萨科夫综合征(Korsakov’s别周围环境中人物的身份及其与患者的关系;自我定

答:智能障碍可分为精神发育迟滞及痴呆两大类型。二十、如何理解情绪、情感、激情及心境?答:情感

不良后果的心境,在缺乏相应客观因素或充分证据的

情况下,患者感到顾虑重重,紧张不安,来回走动,搓

手顿脚,似有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伴有心悸、

出汗、手抖、尿频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严重的急性焦

虑发作可出现濒死感、失控感、呼吸困难等,常见于

焦虑症、恐惧症及更年期精神障碍等疾病。恐惧

(phobia)是指面临不利的或危险处境时出现的情绪反

应,病态的恐惧是一类不以人意志愿望为转移的恐惧

情绪,病人会对一些本身不具有威胁性的物品、环境

或活动产生一种极度紧张恐惧的心情,虽然患者能意

识到这种恐惧感是没有必要的,但无法摆脱,并出现明

显的回避行为,常见于恐惧症,也可见于儿童情绪障

碍及其他精神疾病。恐惧症患者常有明显的焦虑,且

二十二、简述情感低落与情感淡漠的鉴别要点。

答:情感低落与情感淡漠的患者均可表现为言语动作的

减少、兴趣减退、意志减退及人际关系的疏远,但两

者的本质不同。情感低落是负性情感增强的表现,患者

外部表情愁苦,双眉紧锁,忧心忡忡,唉声叹气,内

心深感痛苦,悲观绝望,觉得一无是处,甚至反复出现

想死的念头,常伴有明显的思维迟缓,言语动作的减

少,以及食欲减退、早醒等生物学症状,常见于抑郁

症,也可见于反应性抑郁及更年期抑郁。情感淡漠是

情感反应的减弱或缺乏,患者外部表情冷淡呆板,内

心对任何刺激均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自身前途及

周围发生的事情均漠不关心,熟视无睹,与周围环境失

去情感上的联系,它是精神分裂症晚期常见的症状,

也可见于痴呆病人。

动作增多,思维敏捷,这种情感的高涨有时不稳定而表

现为易激惹性,并且患者的乐观情绪具有感染性,可

引起周围人的共鸣,常见于躁狂症。欣快的表现有时与

上述类似,但欣快一般是脑器质性疾病出现的快乐心

情,患者常有一定的智能障碍,因而患者的外部表情

常给人一种呆傻、愚蠢的感觉,表现比较单调刻板,并

不能引起周围人的共鸣。

二十五、如何理解意志的概念?常见的意志障碍有哪

些?

答: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克服困难用自己

的行动去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与认识活动、情

感活动及行为紧密相连而又相互影响,认识活动是意志

意志具有指向性,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的内在原因,

是推动意志行为的力量;意志具有目的性,有明确的

目的,意志行为的毅力才愈坚定;意志具有自觉性,

为实现现实目标,必须果断地付诸行动,具备了这三个

特征的意志活动才具有现实意义。常见意志障碍可分

为:①从量的方面分:意志增强及意志减弱。意志

增强是指意志活动增多,通常是在病态情感或妄想支

配下,患者可持续坚持某些行为,表现出极大的顽固性,

常称作病理性意志增强;意志减弱是指意志活动减

少,患者表现出动机不足,缺乏主动性及进取心,对

周围一切事物无兴趣以致意志消沉、不愿活动,严重时

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常与情感淡漠或情感低落有关,

常见于抑郁症及慢性精神分裂症。②从质的方面分:意

志缺乏、犹豫不决及意志倒错。意志缺乏是指意志活

动的缺乏,表现为对任何活动缺乏动机、要求,生活处

于被动状态,处处需要别人的督促和管理,严重时本

焦虑程度较重,脱离恐惧对象后,焦虑情绪会减轻。的基础,情感活动可能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或阻力。

二十三、如何理解情感不稳、易激惹性及情感倒错?能要求也缺乏,行为孤僻退缩,常伴有情感淡漠及思维

答:情感不稳是指情感反应(如喜、怒、哀、乐、惊、贫乏,多见于慢性精神分裂症及痴呆;犹豫不决是指遇

恐、悲等)极易变化,常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事缺乏果断,反复考虑仍不知如何是好,有时甚至对

显得喜怒无常,变幻莫测,与外界环境有关的轻度情感

不稳可以是性格的表现,与外界环境无相应关系的情

感不稳则是精神疾病的表现,常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

碍。易激惹性是指极易因小事而引起较强烈的情感反

应,持续时间一般较短暂,常见于疲劳状态、心境

障碍、人格障碍及精神分裂症等。情感倒错又称情感不

协调,是指情感反应的性质及强度与其内心体验或所

处环境不相协调,甚至恰恰相反,如听到高兴的事反而

二十四、如何理解情感高涨与欣快?

答:情感高涨是正性情感增强的表现,表现不同程度的

病态喜悦,心情特别愉快,自我感觉极其良好,言语

同一事物同时表现出两种完全相反的意向和情感

二十六、何为精神运动性兴奋?常见有哪些类型?

答:精神运动性兴奋是指思维、情感及行为的多种形式

的兴奋,通常可分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及非协调

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可见于各种类型的精神障碍。可

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躁狂性兴奋:指行为动作的增加

与思维、情感活动协调一致,并且与环境密切联系,

动是协调一致的,给人以感染力,多见于躁狂症。②

青春性兴奋:指行为动作与其他精神活动之间的同一性

和完整性遭到破坏,行为动作无明显目的及指向性,

以致杂乱无章,不可理解,本能意向可能增强,严重

感到悲伤,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行为具有目的性、可理解性,可引起共鸣,整个精神活

时出现意向倒错,整个行为动作显得愚蠢幼稚、荒谬离

奇,不能引起共鸣,属于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常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③紧张性兴奋:常与紧张性

木僵交替出现,兴奋常突然发作,强烈而粗暴,具有

冲动性,往往无端攻击他人或毁物,既无明确原因,

也无明确的目的和指向,使人无法捉摸,难以预防,一

般持续时间较短,属于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常

带有冲动性,甚至可出现攻击性行为,日常活动常常

缺乏目的性,这类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思维

活动迟缓,情感脆弱不稳,易激惹,可出现欣快,也属

于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常见于脑器质性疾病患

者。

二十七、何为木僵状态?常见有哪些类型?

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姿势。严重的木僵称为僵住,患

者不言、不动、不食、面部表情固定,大小便潴留,对

刺激缺乏反应,如不予治疗,可维持很长时间。轻度

木僵称为亚木僵状态,表现为问之不答、唤之不动、表

情呆滞,但在无人时能自动进食,能自解大小便。木

僵状态可分为以下几类:①紧张性木僵:是紧张综合征

中最常见的一类运动性抑制表现,木僵程度不一,轻

时言语、动作及行为的显著减少,呈亚木僵状态,严重

时运动完全抑制,呈典型木僵状态,僵住不动。在木

僵基础上,有些患者肢体可任人摆布,即使一个极不舒

如将患者头部抬高似枕着枕头姿势,患者也可维持很

长时间不动,称为空气枕头。患者意识一般清晰,对外

界仍能感知,事后能回忆发作过程。常见于精神分裂

症紧张型。②心因性木僵:是在急剧而强烈的精神创伤

作用下出现的普遍抑制状态,病人的活动显著减少,

呆滞、缄默、拒食,甚至呈现僵住状态,躯体方面可

出汗及瞳孔的变化,可有轻度意识障碍,一般当环境

改变或外因消除后,木僵症状就可消失,事后患者常

不能完全回忆。③抑郁性木僵:常由急性严重抑郁引

且缄默不语,在反复劝导或追问下,有时对外界刺激尚

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如点头或摇头,在木僵之前、之

病人的表情或姿势与其内心体验是一致的,常见于抑

郁症。④器质性木僵:常见于脑炎、脑肿瘤、癫痫、脑

外伤或中毒的患者,病人可呈木僵或亚木僵表现,此

外,患者尚有相应的器质性疾病的病史或体征。

二十八、试述意识障碍的临床特点?

答:意识是患者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况的认识和反应

能力,大脑皮质及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兴奋性对维持

意识起重要作用。意识障碍的主要表现为:①感知觉清

晰度下降、迟钝,感觉阈值升高;②注意难以集中,

记忆减退,出现遗忘或部分遗忘;③思维迟钝、不连贯;

④理解困难,判断能力减低;⑤情感反应迟钝、茫然;

对时间、地点及人物不能辨别,严重时自我定向如姓名、

年龄、职业也不能辨认,定向力障碍是意识障碍的重

要标志。意识障碍包括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及自我

意识障碍。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可分为以意识清晰

度降低为主的意识障碍、以意识范围改变为主的意识

障碍及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自我意识障碍

可分为人格解体、交替人格、双重人格及人格转换。

二十九、何为意识混浊、朦胧状态、谵妄状态及梦样状

态?

答:意识混浊属于以意识清晰度下降为主的意识障碍,

又称反应迟钝状态,患者对外界刺激的阈值明显增高,

病人多处于半睡状态,表情呆板、反应迟钝、思维缓慢,

注意、记忆、理解均有困难,除强烈刺激外,很难引

起反应,能回答简单问题,对复杂问题有些茫然不知所

措。此时吞咽、角膜、对光反射尚存在,也可出现原始

动作如唇、伸舌、强握、吸吮及病理反射。多见于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朦胧状态属于以意识范围改

有意识清晰度的下降,意识活动集中于较狭窄而孤立

的范围以内。患者在狭窄的意识范围内,可有相对正

常的感知觉,以及复杂连贯的复杂行为,但对此范围

以外的事物却不能进行正确的感知和判断。表现为联

想困难,表情呆板或迷惘,也可表现为焦虑或欣快,有

定向障碍,片段的幻觉、错觉、妄想以及相应的行为。

数小时,事后遗忘或部分遗忘。多见于癫痫性精神障

碍、脑外伤、脑缺氧及癔症。谵妄状态属于以意识内

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在意识清晰度下降的同时,

错觉的内容多为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性情境,如昆虫、

猛兽等。有的内容具有恐怖性,患者常产生紧张、恐

理解困难,有时出现片段妄想。患者定向力全部或部分

丧失,多数患者自我定向力完整而周围环境定向力丧

失。谵妄状态往往呈昼轻夜重。持续时间从数小时至数

日,意识清晰后可有部分遗忘或全部遗忘。以躯体疾

病所致精神障碍以及中毒所致精神障碍多见。梦样状

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④器质性兴奋:行为动作杂乱,⑥动作行为迟钝,缺乏目的性和指向性;⑦定向障碍,

答:木僵是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

服的姿势也可保持很久不动,这种现象称为腊样屈曲。变为主的意识障碍,指患者的意识范围狭窄,同时伴

伴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如心悸、面潮红或苍白、常突然发生,突然终止,反复发作,每次持续数分钟至

起的,患者反应极端迟钝,经常呆坐不动或卧床不起,出现大量的错觉、幻觉,以幻视多见。视幻觉及视

中及之后尚有抑郁情绪表现,有时有消极观念或行为,惧情绪,出现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思维不连贯,

态是指在意识清晰度下降的同时伴有梦样体验,患者

完全沉溺于梦境与幻想中,与外界失去联系,这种

梦境内容多反映现实生活的某些片段,并与富于情感

彩的幻想交织在一起,患者往往成为梦幻事件的实

际参与者,有时也可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常有假性幻

视和幻听,可持续数周或数月,事后可有部分回忆。

常见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及癫痫性精神障碍。梦

样状态与谵妄状态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以假性幻视为

主,其内容以想象性、神话性题材的场面和既往生活

的某些场面为多,其所体验的事件多相互衔接而形成连

续性情节,并且病人往往以幻想事件的参与者身份出

现;后者则以真性幻觉为主,其内容多为动物、昆虫

三十、如何理解自知力?

答: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

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力。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态并愿

意接受治疗称为“有自知力”;否认自己的病态并拒

绝接受治疗称为“无自知力”;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

“有部分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全”。重性精神病患

者一般有不同程度的自知力缺失,他们常常否认有病

并拒绝治疗,随着精神症状的消失,患者的自知力会

逐渐恢复,自知力完整是精神病病情痊愈的重要指标之

一。神经症患者常有自知力并主动求治。

三十一、试述康-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答:康-克

(Kandinsky-Clerambault)综合征,曾称精神自动症,

包括感知觉、思维、情感及意志等多种病理现象。在

强制性思维、思维鸣响以及系统性被害妄想、被洞悉

感、影响妄想等相互联系的症状组合。异己体验是反复

出现而持久的,形式多种多样,思想、情感和肢体活动

的异己体验均常见,患者会感到其精神活动脱离了自己

意识和意志的控制,受外力作用的影响,认为某些精

神现象与行动的出现是外界强加的,与自己人格不相

缓解不完全。

三十二、试述急性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答:急性脑病综合征多继发于急性脑器质性疾病或急

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急性全面性认知功能障碍,可从

轻度感知迟钝和理解困难,经过错乱谵妄,到严重昏

迷。可伴有急性精神病表现,如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

奋或抑制、紧张综合征、类躁狂或抑郁状态、恐怖性

错觉或幻觉、片段妄想、攻击行为或逃避行为等,一

般持续数天。

三十三、试述慢性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答:慢性脑病综合症主要由慢性器质性疾病引起,也可

由急性脑病综合征迁延而来,主要表现为痴呆,全面

的精神功能障碍,记忆、思维及智能的减退,明显的人

格改变。可伴有精神病症状,如抑郁状态、类躁狂状

态及类精神分裂症样表现,病程缓慢进展,后期可有高

级皮质功能的一些障碍,如失语、失用、失认、计算

及构图困难等,预后较差。

三十四、试述脑衰弱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病时的类似神经衰弱情况。患者主观感受到头晕、头

痛、乏力、失眠、以前额为主的头胀、注意力不集中、

健忘、对声光敏感、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易疲劳、精

神萎靡、焦虑及多梦等,并有多汗、心悸等植物神经功

能失调等症状,情绪不稳或失禁,上述症状具有波动

性,衰弱以下午或晚上明显,经适当休息后可减轻,

多见于躯体疾病初期,恢复期或慢性躯体疾病的过程

中。

三十五、试述紧张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答:紧张综合征是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的一组常见症状,

它包括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两种状态,前者常有

违拗症、刻板言语及动作、模仿言语及动作、腊样屈曲

等症状,紧张性木僵可持续时间较长,无原因地转入

紧张性兴奋。紧张性兴奋持续较短暂,往往是突然爆发

紧张综合征多发生在意识清晰基础上,少数在梦样意

识障碍背景上产生。

一.简述精神检查(晤谈)的一般步骤。

答:1.一般谈:5-10分钟。医生自我介绍,寒

暄,了解患者个人和家庭一般情况,鼓励患者放松并

交谈时的态度、患者最先说出的问题。医生由此确定

如何与患者交谈,最先谈什么。2.深入谈:是精

神检查的中心内容,约30—45分钟,目标是发现和确

定精神症状。首先应采取开放式交谈,然后引导性提

前启后的总结,为以后的接触打下基础。

二.精神科诊断过程的特殊性及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

面?

答:精神科诊断过程的特殊性及复杂性体现在以下几个

或战争等个别场面,病人仅仅以旁观身份参与其中。答:脑衰弱综合征是指发生于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疾

意识清晰状态下产生的一组症状,包括大量假性幻觉、的兴奋激动和暴烈行为,然后进入木僵状态或缓解。

符。常为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的一种表现形式,病程长,自由地交谈。此阶段的目标是:了解患者的合作程度和

性应激状态,是综合医院最为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问,最后才是封闭式询问。3.结束谈:目标是承

方面:1.实验室证据的缺乏:大多精神疾病至今病因

除一小部分器质性精神障碍外,多数病人躯体及神经系

不同的精神疾病可表现相同的精神症状,相同的精神疾

病可以表现不同的精神症状,而没有那一个精神症状

对某一个疾病具有绝对的特异性。4.病程特征、症状

表现的复杂性:同一类疾病可以表现不同的起病形式和

转归特征,慢性起病者的早期表现多变,不典型病例

的比例较以往增加,两种以上疾病的共同存在,给早期

识别、确诊及鉴别诊断工作增加了难度。5.诊断者自

身的素质差异:作为诊断者的临床医生,对疾病概念的

认识、对症状学知识的把握程度、对精神病理现象的

认识角度、临床经验及诊断思路的切入点等方面的不

同,会造成诊断的不一致。有时,诊断者不良情感的

文化因素: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人的疾病

表现不尽相同;不同国家的诊断标准不尽相同;不同

学派观点及诊断命名的分歧等影响诊断的稳定性。

7.病人本人及家属的原因:部分患者由于丧失自知力,

就诊过程是非情愿的、被迫的,表现出明显敌对态度

或害怕恐惧情绪,对检查和治疗不合作。而家属对精

神疾病所存在的复杂心理(恐惧、担心、耻辱感等)

有可能使他们隐瞒某些真实的病情。

三.试述精神科诊断过程。

答:精神科诊断的基本步骤和其他临床学科没有本质区

别,包含病史采集、检查、资料分析等基本步骤。特

殊的是检查中的精神检查是重点,躯体检查也很重要,

但阳性发现很少,实验室检查多是常规项目。诊断分

析时,必须首先确立症状学诊断,然后确立疾病分类学

诊断。有学者总结为“分两步走,纵横十字交叉的”

诊断步骤。症状学诊断是“横向诊断”,确立患者目

前处于什么临床相或有什么精神障碍综合征,比如“幻

觉妄想状态”,或“躁狂状态”。这两种临床相在多

种精神障碍中都可能出现,通过纵向地分析起病形式

和病程、人格特点、既往病史及成瘾物质使用史、家

族史等等,逐渐排除假设诊断,最终确立无法排除的诊

断。精神障碍的诊断应遵循“等级诊断”的原则。首

先考虑(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然后考虑“功

能性精神障碍”。功能性精神障碍中首先考虑(排除)

“精神病性障碍”;再考虑“非精神病性障碍”(如

神经症)。精神科诊断过程强调“选言推理”的思维

方法,即强调应用“排除法”进行诊断。可供作出诊

断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很少,正确的逻辑思维显得尤其重

要。

答:病人可能由于过度兴奋、过度抑制(如缄默或木僵)

下几方面细心的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推论。1.

一般外貌可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仪表、接触情况、

合作程度、饮食、睡眠及生活自理状况。2.言语有

无自发言语,是否完全处于缄默;有无模仿言语、持续

言语。缄默患者能否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3.面部

表情有无呆板、欣快、愉快、忧愁、焦虑等,有无凝

视、倾听、闭目、恐惧表情。对医务人员、亲友的态

度和反应。4.动作行为有无特殊姿势,动作增多还

是减少;有无刻板动作、模仿动作;动作有无目的

性;有无违拗、被动服从;有无冲动、伤人、自伤等

行为。对有攻击行为的病人,应避免与患者发生正面冲

未明,缺乏特异性的生物学指标。2.阳性体征的缺乏:四.对不合作的病人如何进行精神状况检查?

统检查无特异性的阳性体征。3.特异性症状的缺乏:或敌意而不配合医生的精神检查。医生只有通过对以

介入可能影响对症状的认证和疾病的诊断。6.社会、突,必要时可以对病人适当约束,这样会帮助病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内容